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亚临界水挤出法应力诱导废轮胎胶粉解交联反应,研究挤出条件对废轮胎胶粉脱硫共混物[脱硫废轮胎胶粉(DGTR)/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凝胶含量和熔体流动速率以及脱硫共混物/HDPE/三元乙丙橡胶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亚临界水挤出法应力诱导废轮胎胶粉脱硫,随着螺杆转速增大,挤出反应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下降和熔体流动速率上升,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拉伸强度提高;在正丁胺作脱硫促进剂、挤出反应温度为220℃、挤出反应压力为2.4 MPa、螺杆转速为1 000 r·min~(-1)的优化条件下,亚临界水挤出法制得的脱硫共混物/HDPE/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分别达到12.8 MPa和615%。  相似文献   

2.
在亚临界水挤出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亚临界水温度、压力及脱硫促进剂种类对丁苯橡胶(SBR)基轮胎脱硫胶(DGTR)/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机螺杆的高剪切应力解交联作用与亚临界水分解、降解的解交联作用能产生协同解交联反应,提高脱硫反应效果;正丁胺具有明显促进脱硫反应和保护产物分子双键的功能;在正丁胺作为脱硫促进剂的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亚临界水温220℃,螺杆转速1000r/min,水压2.4MPa)下,亚临界水挤出法所得脱硫共混物制备的DGTR/PE-HD/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2.8MPa和614.6%。  相似文献   

3.
王小军  张玲  张云灿 《橡胶工业》2015,62(11):679-685
将丁苯橡胶(SBR)基轮胎胶粉(GTR)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通过亚临界流体与高剪切应力相结合复合诱导SBR基GTR脱硫,研究亚临界流体品种、螺杆转速、促进剂450以及挤出反应温度对脱硫共混物[脱硫GTR(DGTR)/EPDM]凝胶质量分数、门尼粘度、溶胶红外光谱以及SBR/DGTR/EPDM再硫化材料拉伸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水、乙醇和丙醇均能很好地促进脱硫反应,提高交联键断裂的选择性,降低DGTR/EPDM的凝胶质量分数和凝胶颗粒尺寸,明显提高SBR/DGTR/EPDM再硫化材料的拉伸性能,其中亚临界乙醇的作用最显著;添加促进剂450能促进脱硫反应;200 ℃时亚临界丙醇脱硫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临界流体挤出法对天然橡胶基轮胎胶粉(GTR)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熔融共混脱硫,得到脱硫轮胎胶粉(DGTR)/EPDM共混物,然后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制备了再硫化材料,考察了亚临界流体品种和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挤出温度对GTR脱硫效果与再硫化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脱硫共混物和再硫化材料。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条件下,采用亚临界水挤出制得的DGTR/EPDM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和门尼黏度较采用其他亚临界流体挤出共混物低;在3种亚临界醇状态下,采用亚临界甲醇挤出DGTR/EPDM共混物的凝胶含量较低,门尼黏度最高;采用亚临界醇所得DGTR/EPDM/SBR再硫化材料的拉伸性能均明显优于采用亚临界水所得的再硫化材料,其中,采用亚临界乙醇且在挤出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500 r/min、反应压力为2.0 MPa的条件下,所制得DGTR/EPDM/SBR再硫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分别达到19.4 MPa和456%;采用不同亚临界流体脱硫后制得再硫化材料中未熔融凝胶粒子尺寸大小不等,其中采用亚临界水时最小,小于1μm,分别采用亚临界甲醇、乙醇时较小,约为1μm,而采用亚临界丙醇时较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或螺杆转速的增加,再硫化材料中凝胶粒子的数目及尺寸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在SBR基轮胎胶(GTR)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合物的熔融挤出过程中,采用改变亚临界流体品种和提高螺杆转速的方法,研究了亚临界流体(水,乙醇,丙醇)、螺杆转速、烷基酚多硫化物促进剂(450)以及温度对脱硫共混物(DGTR/EPDM)凝胶含量、门尼粘度、溶胶红外光谱及脱硫共混物共混丁苯橡胶(SBR)再硫化材料(SBR/(DGTR/EPDM))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再硫化材料的试样断面形貌也进行了SEM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水,乙醇,丙醇)作为一种溶胀剂和反应性介质能够很好地促进脱硫反应,提高交联键断裂的选择性,降低脱硫产物的凝胶含量和凝胶颗粒尺寸并明显提高脱硫共混物共混丁苯橡胶再硫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亚临界乙醇的作用最显著。当450作为一种脱硫促进剂,在最优亚临界乙醇挤出反应条件(200℃,1.6 MPa,600 rpm)下,脱硫共混物共混丁苯橡胶分别达到丁苯生胶混炼硫化材料拉伸强度(24.0MPa)和断裂伸长率(356%)的99.6%和209%。  相似文献   

6.
以橡胶粉类型(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掺量等因素为变量,分析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力学指标、存储稳定性等性能特征以及改性机理.结果 表明: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对掺量有较强的敏感性,在1.5% SBS和橡胶粉复合改性时,SBS对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影响程度较脱硫胶粉而言更为显著;在20%掺量下硫化橡胶粉对沥青的破坏能量提升更明显,且SBS在硫化橡胶粉沥青内部分散效果更好,对其破坏能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改性沥青都会存在离析现象,相对而言脱硫橡胶粉沥青的离析更为显著,且SBS能更明显改善脱硫橡胶粉沥青的稳定性,在道路工程中推荐使用硫化橡胶粉和SBS复合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7.
王元荪 《橡胶工业》2005,52(3):172-172
由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申请的专利(专利号01132968.8,公开日期2002-05-01)“橡胶脱硫方法”,是在脱硫反应之前或期间,选用溶剂使硫化橡胶溶胀成悬浮碎粒,再向悬浮物中加入一种碱金属(例如钠),断开硫化橡胶中的单硫、双硫和多硫交联键,得到的脱硫橡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上与硫化前橡胶相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亚临界水以其绿色、无毒、方便、高效等特点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水在100~374℃之间仍然可以保持液体状态,这种水即为亚临界水。本文对亚临界水的特性及优势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亚临界水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合成反应与降解反应,以及亚临界水对发生于其中的反应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作为反应媒介、充当反应物或酸碱催化剂等;并简要介绍了两种亚临界水反应的装置。同时对于亚临界水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亚临界水进行降解自然界中的大分子物质和进行合成反应,并对其今后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亚临界水现阶段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继续进行探索以期将亚临界水的应用推向更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超(亚)临界水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超(亚)临界水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超(亚)临界水为介质或反应物的超(亚)临界水中有机化学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不同于常态水的特殊性质,可使有机反应在均相条件下进行,且支持离子、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以及自由基反应。重点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和超临界水解反应中水的作用,水既作为反应介质,又以不同方式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0.
赖南君  李玺  傅波  徐俊芳  王思遥 《精细化工》2014,(8):1015-1019,1033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体膨型堵水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AA与AM质量比4∶1,反应温度60℃,AMPS用量7%(以反应物总质量为基准),DAC用量4%(以反应物总质量为基准),引发剂用量0.5%(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交联剂用量0.05%(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合成的堵水剂具有较好的抗盐能力,且在煤油中几乎不膨胀,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堵水剂的封堵能力和耐冲刷性能,该堵水剂封堵率能达到86.1%,经过25倍孔隙体积的后续水冲刷,注入压力仅下降0.13 MPa,该堵水剂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环己酮与1,2-丙二醇为原料,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Ce(Ⅳ)为催化剂,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在n(酮):n(醇)=1: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7%、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30%、反应时间1 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可达84.28%.  相似文献   

12.
以环己酮与1,2-丙二醇为原料,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IV)为催化剂,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在n(酮)n∶(醇)=1 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7%、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30%、反应时间1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可达84.28%。  相似文献   

13.
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了钢渣再生脱硫反应,结果表明,钢渣脱硫反应为流体和固体相间进行的多相反应,亚临界条件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率.上述多相反应的阻力来自于传质阻力和界面化学反应阻力,主要阻力形式取决于反应温度,当温度超过473 K,由界面化学反应阻力转变为传质阻力.在373~473 K温度范围,脱硫率随温度变化很大,由小于10%增加到45%.在高温区,改善反应动力学条件成为提高钢渣再生脱硫率的关键.亚临界水过处理会使CaO过氧化,造成一定的回硫.  相似文献   

14.
周琴  凌勇  姚成 《化学世界》2007,48(2):107-109
研究了以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为原料,二甲胺乙醇溶液为催化剂,DMF为溶剂,合成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方法。考察了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2.20∶4.2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4.79%,回流反应8 h时,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收率达到90%。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在再生橡胶行业,传统的废旧硫化胶再生设备一般采用动态脱硫罐,将废旧硫化橡胶粉、水、油和活化剂等物料按比例投入罐内,在罐内保持一定压力,通油或通电加热及在搅拌桨进行搅拌的条件下,实现硫化橡胶粉脱硫再生。这种脱硫设备加热效率低、罐内压力高、有大量废水废气排放,且无法连续生产,不利于生产的自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木粉的熔融挤出共混过程中,通过引入湿态挤出和亚临界水挤出的方法,研究了挤出温度和添加助剂品种对ABS/木粉复合材料的丙酮抽提物红外光谱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试样断面形貌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ABS与木粉的湿态挤出或亚临界水挤出条件下,水或高压水的溶胀作用促进了界面处木纤维与ABS或马来酸酐接枝ABS(ABS-g-MAH)的反应,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从而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提升;在亚临界水的最佳挤出工艺配方条件下(200 ℃挤出,含ABS-g-MAH 5份),ABS/木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及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45.3 MPa、72.4 MPa、1.5 kJ/m2和6.5 kJ/m2。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对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氧化脱硫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温度、甲酸用量和过氧化氢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同时对最佳反应体系进行短暂寿命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 ℃,甲酸用量为甲酸与过氧化氢总质量的1.0%,过氧化氢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此条件下连续反应12 h,催化体系可以保证产品硫含量低于50 ng·μL-1。  相似文献   

18.
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甲苯和DMF混合溶液作溶剂,对甲基苯磺酸和硫酸铜为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合成了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以及混合溶剂配比等因素对合成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顺丁烯二酸酐):n(对硝基苯胺)为1.2:1,V(甲苯):V(DMF)为10:1;胺化反应温度为20~30℃,环化反应温度为140~150℃,环化反应时间为6 h以上;对甲基苯磺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2%;硫酸铜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1%~0.5%;对苯二酚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1%.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达到85%以上,纯度达到98.1%.  相似文献   

19.
由云南阿斯泰克科工贸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1073919,公开日期2007年11月21日)“预硫化橡胶衬里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一种预硫化橡胶衬里制造方法。具体工艺如下。(1)用挤出机挤出所需厚度的胶片;(2)在挤出的胶片表面涂布粘合剂,并晾干;(3)将涂有粘合剂的胶片用硫化机进行硫化处理,得预硫化橡胶衬里。将经过硫化处理的预硫化橡胶衬里直接粘贴于金属或管道表面,无需再进行硫化处理,即制得橡胶衬里。  相似文献   

20.
肉桂酸乙酯是一种香料,存在于天然苏合香中有水果花香香气。肉桂酸乙酯用于调制日用香精、食用香精等,它的作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关于肉桂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曾有过多篇相关的报道。本篇研究的是用磷钨酸作催化剂采用脱水法来合成肉桂酸乙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3∶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7%,吸水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7%,反应时间为3 h时酯的收率最高达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