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论叙欧洲油画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沦叙欧洲油画的发展及传授技术的方法。只有采用“拿来主义”全盘学习西方油画的绘画技法,深入进行科学钻研,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纯正油画语言,才能使中国的本土.油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2.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冲击,在不断弱化的传统绘画语言中,中国油画如何走出困境.确立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渊远流长,日本艺术与中国艺术血脉相融,日本早在奈良时代就出现了深受中国唐代绘画影响的“唐绘”。此后,两国的文化使者及艺术家频繁交流、相互学习。明治维新以后,西方绘画大规模涌入日本,使日本艺术家的在发掘本民族传统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吸纳融合中国和西方艺术的意韵内含与技术形式,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日本绘画。  相似文献   

4.
“画境”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审美形式,这种形式曾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最高的审美标准与主要艺术特点。在西方的油画风景画中,画境的表现同样得到画家的高度重视。尤其随着东西方绘画的交流与融合,画境更加为众多国内外画家青昧,成为他们作品中最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发这种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5.
马杰 《饰》2009,(3):78-82
戴士和油画是将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写生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笔挥洒自如的表现相结合,将二维平面表现方法引入到油画写生创作之中,形成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借西方绘画中的“写生”和中国画的“写意”长处,将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移植到“写生”中,把原来的艺术创作的自然状态提升到心灵的“境界’,把西方绘画中的“写生”观念引用到“在场”的体验中。但由于其作品中仍有传统油画写生的痕迹,在构图,造型,表现等方面都留有一些“小尾巴”,使他的油画艺术仍有很浓的“写生”味,没有达到至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些年来,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使中国的写实油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描述了写实油画在中国的植根与发展,详细分析了写实油画能在中国不断壮大的缘由,呼吁社会各界为写实油画的发展加油助威。文章最后指出新世纪中国的写实油画必将受到中国油画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必将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是最早将西方绘画艺术介绍到我国的先行者之一。从关良留下的作品看,他酷爱传统戏剧,对戏剧表现语言深有体味。他不仅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也在油画中表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画的元素,在他的灵魂里,东西方艺术已经融为一体。重新审视其独特艺术语言,希望能为当代画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的景观始于西方,并有不断向全球扩张影响的趋势,中国现代艺术受西方艺术影响极深,但从西方的艺术中亦可寻觅到中国传统艺术的踪迹.通过分析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经验策略来审视中外现代景观关系,以期求得一种趋同化趋势下的比较理性的借鉴方法.从文化意识、学习目的、扬弃取舍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在西方现代景观的冲击下建设本土现代景观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作为一个世纪的终结,这一时期中国油画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概括一百年来中国油画的基本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画家结构层的变化、各类油画展事的频频亮相、艺术市场对油画的影响以及油画风格的多元化等方面可以获得90年代中国油画的基本印象。进入21世纪后,中国油画从艺术精神上明显呈现出向本土文化回归的色彩。如何确立传统文化在油画创造中地们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价值判断也许是当代中国油画家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追寻油画艺术空间探索的历程 ,阐明油画艺术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和自由性。揭示油画艺术的生命在于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宪政实践的失败是移植于西方的政治体制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碰撞冲突的必然结果。它启示我们,在宪政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培育相应的政治文化,并正视宪政建设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2.
湘西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但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在湘西大开发中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主要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认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同时应遵循一定的导入原则,通过教材内容、考核内容的改变及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等途径导入和渗透中国文化,从而建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文化无孔不入的今天 ,学科技术与物质文明虽然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但 ,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环境、文化等不利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对现代设计的本土化问题进行探讨及从现实的角度对中庸思想进行全新的解释 ,值得设计界认真去研究和探讨。“中庸之道”的思想为我们在学科技术的发展中 ,提供了适合解决自身存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如何用浅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方式在《西方文化概论》教学中让英语专业学生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兴趣、喜爱文化学习并进而引发他们主动思考。教师通过运用文化对比教学理论,将中国历史文化和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相应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积极思考的能力并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对比教学理论适合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课程教学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寻找求证迷失--解析《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身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保尔的小说《河湾》以主人公萨林姆的文化身份追寻历程为主线,展现前殖民地边缘人的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前殖民地人民的心灵迷失,并以此警示人们:放弃本位文化,以西方文化作为价值取向会给人带来身份定位的困惑和错乱,导致自我身份的丢失。在备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今世界,《河湾》对于探讨如何抵制外来文化的支配有着普遍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化相互交叉的错综复杂的过程,并造成了当代化传播的逆差。在当代化传播逆差中,西方化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化占据着霸权地位,而中国化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这些化传播逆差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市场发动的资本优势、高新科技的垄断优势和政府支持的战略优势。化传播逆差构成了独立国家的政权危机、化反弹的恐惧心理,也使华夏化倍受冲击。面对“化帝国主义”,我们在重塑本土化理性自尊的同时,也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位维新派作家,林纾多次提到“中学”以及奉“中学”为立国之本的传统中国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可贵的民族自省精神。但是林纾又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所揭示的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因而是不能随意否定的。林纾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欧风美雨激荡下出现的某种“世风日下”现象促使他不能听任“中学”的沦落。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服饰西式化走向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民国服饰变革原因着手,讨论了这次变革对中国服装走向西式化的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服装的等级制度彻底消亡;中国服装在中西服饰文化交融中得到了发展,诸如造型款式上从平面走向立体,服装材料从单纯走向丰富,穿着方式从纯中式走向中西结合;而且开创了我国时装表演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西风东渐是传统本帮裁缝转型为红帮裁缝的根本原因,具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过程中,先驱者对西方服饰的倡导;二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为西方服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树立了里程碑;三是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促使西方服饰观念的进一步在国人心中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