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文光 《中国生漆》2009,28(2):40-42
髹漆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漆艺为中国传统技艺瑰宝,漆艺髹饰文化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徐再城 《发现》2011,(9):63-63
“支持”本来是一个很常见的词,然而,倘若用在不合适的地方,却有颠覆常理之感。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北京市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通篇不足30页。却一气连用了55个“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漆》2013,(3):35-35
<正>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长北(张燕)教授编著的《髹饰录与东亚漆艺》,40余万字,1000余幅图,上、下两册计五卷,正在出版流程之中,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对学科发展有前瞻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氟资讯》2007,(9):39-42
买卖讲求物有所值,买方和卖方的认知价值偏差导致产品错误定位,借助价值分布图认清企业的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能有效地指导营销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漆》2015,(1):1-7
礼乐文化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构成了古代文化的核心。将乐的精神与乐器的艺术功能相结合,造就了音乐的灵魂,相辅相承。人们通过演奏乐器,乐心道志,借以表达、交流人的思想情感。先秦时期出土的髹漆乐器实物主要有琴、瑟、笙、鼓、编钟、磬鼓架等。乐器髹漆,形与声有机结合,使漆艺文化与音乐之声交相辉映,悦人耳目,共同演绎了中国人心灵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失传已久的《髹饰录》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从日本回传其抄本的复本以来,成为了中外学界研究中国传统漆艺绕不开的一部知识宝典。《髹饰录》的巨大影响不但关涉古代漆艺,而且对今天探讨传统漆艺如何更新发展带来了有益的灵感。特别是上世纪末形成有关“漆艺髹饰学”的讨论,便随着《髹饰录》的研究进步而得到了凸显。“漆艺髹饰学”的提出与《髹饰录》研究密切相关,二者皆以“髹饰”的概念为核心,既清晰又强烈地突出了对中国传统漆艺特色的承袭和发扬,为当前的中国漆艺理论以及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每天上班,我都从一家化工企业的楼前路过。记得在一个多月以前,这家企业的楼外墙面上一块800×800cm的瓷砖与墙面脱开了约100cm的口子,企业负责人发现后,立即安排人在瓷砖上面贴上了安全提示,“行人注意、墙面脱落、小心伤人。”  相似文献   

8.
赖高山是台湾现代漆艺的创立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其漆艺技法与观念受日本影响甚深,在较深入了解日本历史与文化之后,他选择回到台湾奉献自己所学,希望能将所学技艺与台湾文化相结合,让漆艺台湾化,台湾本土能拥有自己不同于日本的漆艺术。赖高山的这种强烈的本土意识与文化取向,在其漆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其创作多元丰富,立足中华文化传统与本土历史人文,是台湾近百年漆艺的见证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说到文人,人们便自然地与琴棋书画联系在一起,的确,文人与琴棋书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同样渊源深远,可以说,文人在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漆》2015,(4):36-3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其工艺精湛令人惊叹,但在我国现代时尚设计中漆艺元素未被广泛使用。本文浅梳以漆艺独特的中国元素,结合现代多种时尚设计的审美性、商业性需求,回归生活进行创作,将传统的中国元素——漆工艺精髓进行提取重建,借助现代设计的方式和手段,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漆艺,为漆艺注入新的活力,更新人们对传统漆艺的印象,使之融入我们的现代"桼"彩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漆艺在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过程中与当代社会产生很大程度的脱节,在漆文化教育、漆艺产业以及漆艺创作等方面呈现低迷状态,本文试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论述,阐释漆文化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代漆艺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