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Schema的数据管理框架。该框架利用分层式的体系结构和全局视图(GAV)的集成方法,对分布式的异构数据源XML和RDF进行语集成。讨论了分层式体系结构的组成、映射过程和查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XML Schema规范,提出了一种等价于XML Schema的数据模型是New_Schema,并实现了从New_Schema到关系模式的映射算法。实验证明,在XML文档的模式信息比较稳定的情况下,New_Schema映射方法在数据转储过程中的信息保持、映射后的查询更新操作要优于文本、Xparent和DTD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XML应用的不断扩展,XML数据容量越来越庞大.为了更加快捷有效地在大容量XML数据上进行查询,很多研究工作集中在XQuery的查询代价评估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 Schema的XML概要树,(XML Schema based XML synopsis tree, XSS).XSS基于XML Schema生成,保存有XML文档的结构信息和节点数目统计信息.基于XSS可以高效地进行XQuery的查询代价评估,进而为XML查询优化服务.相关实验验证了在XSS上进行XQuery查询代价评估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XML Schema的XML数据关系化存储策略,给出了一种基于Schema从XML到关系数据库的模式映射方法.以XML Schema文档作为输入,通过分析将它转换为一个包含XML Schema中组件信息的语义图;然后把XML Schema图内联;最后由内联图生成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5.
XML作为一种数据交换的国际标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何准确地实现XML与关系数据库的转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XML Schema到关系模式的映射方法,通过对XML Schema的结构和语法进行分析,提取元素的语义信息,找到真正的复杂类型的元素,将XML Schema转换为E_Schema,E_Schema表达方式简单且信息完整,结合基于查询代价的思想对E_Schema进行处理,得到最优模式,再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式,而且能保持原有的层次关系,从而实现了一个更为简单、完善的映射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应用本体解决XML信息集成中语义异构的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本体(Ontology)的XML信息集成框架。同时介绍了一种本体表示方法,并通过本体到XML Schema的映射算法,实现了对XML信息源语义层次上的有效性验证。最后阐述了XML信息查询算法,使用户可以通过本体方便地对异构XML信息源进行查询。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W3C最新提出的XML Schema规范,提出了一种等价于XML Schema的数据模型S_Schema.并实现了S_Schema到关系模式的生成算法和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加裁算法。实验证明,S_Schema方法在数据转储过程中的信息保持、映射后的查询更新操作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要优于文本、Xparent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则路径查询的重写是实现XML查询重写优化的基础。通过比较正则路径视图和正则路径查询的结构信息,分析了两者之间进行映射应满足的条件,描述了正则路径视图到正则路径查询的映射和基于有穷自动机的映射过滤算法,并从理论上阐明了两个算法的重写等价性。借助于此两个算法,能够极大地减少需要求解的映射数目和提高正则路径查询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XML数据安全性考虑,在已经使用XQuery作为查询语言的前提下,为增强XQuery对XML文档查询能力,创造了类似关系数据库视图的XQuery视图机制,使得不同用户对XML文档具有不同的查看能力,保证查询安全可靠.XQuery视图由查询来定义其内容,分为实视图和虚视图两种.虚视图根据需要计算视图定义的查询,而实视图不管以后是否需要,只要一创建就计算其视图定义,类似关系数据库视图,实视图和虚视图对于数据查询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聂玲  刘波 《计算机应用》2010,30(11):2941-2944
根据XML Schema中组件的定义及组件之间的嵌套关系,建立一系列从XML Schema转换成关系模式的结构映射规则和语义映射规则。基于这些规则实现一种转换算法,从Schema中提取出关系模式,并且证明映射得到的关系模式满足4NF。结果表明得到的关系模式不仅包含了XML Schema中所有的结构和内容信息,还能保留大部分语义约束信息,减少存储冗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