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传统形式、仿古建筑、民族形式与传统样式等语言概念进行归纳概括,在对比分析中赋予仿古建筑形式科学的语言概念;通过仿古建筑形式兴盛发展成因的分析,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仿古建筑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仿古建筑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社会定位;通过研究探讨以期产生对仿古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国传统建筑,蕴藏着浓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曲线优美的屋顶、造型简洁的梁柱结构、雕刻精致的木雕和彩绘、五彩缤纷的内部装饰、端庄坚实的基座,构成了完美的形式,是千百年来雅俗共赏的。这个东方建筑体系不但国人喜欢,外国人见之也无不叹为观止。 因为这样的原因,同时也因为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我们在城市建筑当中,适当地搞一点仿古建筑,肯定是可以让人理解、接受的。那么,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现代,我们应如何在继承其精华的前提下,使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求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呢?笔者认为,将仿古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凝结着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仿古建筑是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建造而成,在"预制与现浇结合"宗旨下,通过设计创新,为构件的工厂化制造提供了条件,经过施工技术研发创新,实现产业化生产,达到绿色环保节能之功效,并结合BIM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营造技术得到传承与普及,为仿古建筑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开忠 《四川建筑》2002,22(3):77-77
本文着重阐述仿古建筑在设计使用中,后期如何进行加固与改造,可供其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春 《中外建筑》2006,(4):121-122
本文结合长沙市开福寺大悲殿的结构设计,探讨了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杜伟 《建设监理》2007,(4):100-101,106
文章结合我国仿古建筑的特点,阐述了在施工前期如何选定施工单位,确定承包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又抓住了仿古建筑的特点针对不同部位开展监理的具体做法.可为从事仿古建筑监理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许晶菁 《城市建筑》2014,(32):66-66
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更好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很多公园、商业街、古村落改造等均采用了仿古建筑。结构方面则利用现代的材料、先进的结构体系、巧妙地设计,真实地模拟了传统古建筑,使这门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中国古建筑,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仿古建筑通过运用现代结构和材料技术再现古代建筑式样,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介绍了在仿古建筑营造过程中,通过设计创新、施工创新,实现产业化生产,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功效,并结合BIM技术的应用,使传统营造技术得到传承与普及,为仿古建筑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给仿古建筑以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几乎无法回避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只要不妄图以假乱真,不搞拆真建假,不搞"修旧如新",就不宜斥之为"假古董"。何况"假古董"也未可小看。洛阳唐三彩是光明正大的假古董,有艺术价值,人们乐于欣赏、收藏;有时甚至具考古价值、科学价值,学者们明知其假,也不吝费神以之作为研究对象。任何一位通达的古董鉴赏家,对假古董也不敢忌慢──不是行家里手,休想造出假古董。半瓢水的古董鉴赏家难保不在假古董面前败下阵来。说不定假古董还真促进古董研究水平。假古董不是伪钞,假古董制造者不能与计算机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筑的发展来探索建筑与人的心理关系及建筑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它从心理·建筑的地方性、心理·建筑的时代性、心理·建筑的互补性、适应性等三个方面来阐明建筑都应符合使用者的心理要求;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认识建筑,设计建筑。  相似文献   

12.
赵源 《华中建筑》2005,23(Z1):63-64
该文就如何处理好现代建筑与古城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实例,提出了保护古城风貌、发展现代建筑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建筑脊饰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慧  刘智魁 《华中建筑》2011,29(11):152-156
中国古建筑脊饰题材丰富,雕琢精美,具有独特的美学趣味。它们在功能与材料、封建等级与传统美学鉴赏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各个不同的朝代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它在世界建筑装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和封建礼制思想。该文从礼制、美学、寓意、功能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古建筑脊饰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和保护古建筑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利用假日和工作之便,对陕西省多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建筑与古文字符号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上千年的宝贵历史遗产。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该文首先根据建筑与古文字的同源-图像记忆和近似的话语结构特点,对建筑的“象”与“形”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作者充分举例说明了古建筑与古文字符号在形式上呈现统一性的关系。最后,文章阐述了建筑不仅与古文字符号,与其他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上也是一致的,并认为建筑与文字符号强烈地辩证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欧阳虹彬  张卫 《华中建筑》2005,23(Z1):100-102
"有机"的洪江古镇建筑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该文从其建筑的外在形态着手,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对当地的文化含义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希望对于积累当地建筑的资料、加深人们对于当地建筑的理解、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邵利达 《城市建筑》2014,(11):279-279
古建筑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是现代建筑的灵魂先驱,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本文重点探讨了古建筑维修施工技术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施工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西递古民居的建筑特色,着重介绍了徽州地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认为研究和挖掘徽派建筑的特色对于我们设计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古城墙为例,分析古建筑基础的形式和特征;对南京古城墙的破坏进行形式分类和机理分析;分析在靠近或者穿越古建筑区的现代城市建设,如地下工程施工、基坑开挖和打桩等,对古建筑物的影响;提出对古建筑物的保护对策和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0.
常延聚  戴秋思  程艳 《新建筑》2013,(6):144-147
建筑与文学的关系是建筑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其研究成果做出总结是重要且必要的。通过阐述两次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并重点综述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审美境界上相通相融、历史脉络上相辅相成、创作思想及手法上互借互鉴三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出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美学层面相关性研究的成果相对丰硕,历史层面进行的对比研究尚缺乏系统性,跨学科的理论引入为研究拓展了思路。综述结论希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