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S3C2410和DSP专业运动控制芯片MCX314As构成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它可广泛的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工业控制领域。该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低价位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型工业运动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本课题在于设计一个基于运动控制器的二坐标联动的开放式数控工作台。设计包括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电器部分的设计和检测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数字运动控制结构及SERCOS接口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当前数控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比传统控制结构与SERCOS接口控制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SERCOS接口对控制结构带来的重大变化及对开放式体系结构的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SERCOS接口的一般工作原理、SERCOS协议,SERCOS接口的特性和能力;提出了基于SoftSERCANS的PC型运动控制器的体系结构,此体系结构具有高开放性、高性能的特点,同时可以大大简化运动控制应用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DSP内核的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运动控制器是步进电机的下位控制单元,它与PC机构成主从式控制结构,之间通过USB总线进行连接。PC机负责人机交互界面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等方面工作,运动控制器完成运动控制的所有细节。 相似文献
7.
8.
俞宽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22(2):173-174
为了解决传统的数控实验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开放式运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开发一种高效的开放式运动控制系统机械装置。基于PC平台,PMAC运动控制卡为核心,BP网络的PID调节,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有关功能和操作。实验表明,运动速度和位置误差小,可以实现人机接口的定制和实时控制部件的参数化,而且轨迹行程精确、响应速度快、定位准确度高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对弯管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传统人工形式的弯管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弯管自动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对弯管机控制系统的调查研究,首先介绍分析了常见的以单片机、PLC数控系统等为核心实现的自动弯管机,然后提出将运动控制器用于弯管机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基于多半径和自动化弯管的目标对原控制系统的硬件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征和种类,介绍了GT运动控制卡的性能,对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实例应用——基于“PC+GT- 400- SV运动控制卡”的数控雕刻机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在采用DMC1832控制器的基础上,对数控车床系统硬件进行改进,同时在VB6.0开发环境下实现软件设计,用PC机作为运功控制器的核心处理部分,运动控制器负责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的细节部分,PC机通过控制卡驱动伺服电机控制车床本体加工的整个过程,将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的半开环车床,给出了改造的总体框架。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螺旋弹簧的超细长变径细长轴的加工。此外,该系统可以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单片机的脉冲式运动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控制器作为机电一体化的核心,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市场需求决定了高性能、低成本的运动控制器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分析数控系统组成的基础上,以具有DSP功能的16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核心处理器,以松下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及配套驱动器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款经济实用的脉冲式多轴运动控制器。结合单片机外围定时计数器,通过脉冲方式对电机进行控制,可同时对四轴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电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价比高,可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导航小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DSP作为机器人控制器的主处理器,设计出一套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单片机带来的各种问题该控制器采用位置反馈的方式,同时通过总线接口与主控计算机实时交互信息。所设计的控制器原理明确,结构清晰,是对机器人控制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ARM和SM5004的运动控制芯片构成的硬件平台为基础,分别从底层和上位机两个方面进行软件上的设计的方法,底层引入了实时操作系统Ⅱ,使得该系统能进行多任务处理,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上位机使用VC 实现用户的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放式系统的设计理念,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总线与专用运动控制芯片的多轴运动控制器。控制器采用PC/104主板+MCX314As的硬件架构,以PC/104总线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在深入研究了MCX314As工作流程与指令系统的基础上,编写了各种插补模式下的驱动程序,并通过下接伺服驱动器及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