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防汛抗旱:2018年,松辽流域北涝南旱、旱涝并存,请您谈谈2018年松辽流域的汛情、旱情、灾情及主要特点。宁方贵:2018年,松辽流域北涝南旱、旱涝并存,防汛抗旱形势复杂多变,春夏季发生了严重干旱,汛期受台风影响,局地降雨强度大,部分干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引发局地洪涝灾害。流域汛情、旱情主要呈现6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5年6~7月,安徽省先是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之后淮河干流和部分主要支流又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呈现先旱后涝、南旱北涝、旱涝急转的严重局面.本文对2005年旱涝急转下的防洪抗旱调度进行了总结,认为调度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主动防控的思想,实践了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新理念,并提出进一步开展优化调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利民  王奇 《吉林水利》2002,(10):15-16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建国后发生的特大旱涝事件,概述了干旱、洪涝灾害的成因,并选择了特大旱、涝典型年.对高空500百帕这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度层次大气环流进行特性分析,得出大气环流异常是大旱大涝的直接成因。  相似文献   

4.
兴化市位于江淮之间的里下河腹部,平均地面高程2.4米,素有“锅底洼”之称。历史上洪、涝、旱、卤、蝗等各种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尤以洪涝灾害为最。 建国后,兴化人民按照“主攻涝渍,涝渍旱碱综合治理”的要求,开展了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设施,抗灾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仍很薄弱。1991年的大水暴露了已建水利工程设施在抗御特大洪  相似文献   

5.
“先旱后涝,涝了又旱”是山东的老规律。今年的整个春季和夏初,都处在一个长期的干旱时期,一年的雨量必将更加集中在夏季,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更加提高警惕,做好与可能发生特大洪水做斗争的一切准备。目前,有些地区重视了抗旱斗争,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绝不能因为抓抗旱,而失去防汛的警惕,放松了防汛的准备。已有的经验证明,水旱灾害往往是交替发生的,应该一面抗旱,一面做好防汛的准备。对此,最近召开的全省抗旱防汛工作会议,确定了在汛期“以防汛为主,抗旱  相似文献   

6.
1998年是宝泉岭垦区极不平凡的一年,旱、涝、雹、霜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局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在抗御今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特大洪涝灾害中,宝泉岭分局境内的水利工程设施再次发挥巨大减灾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局的防洪工程减少...  相似文献   

7.
张智吾 《中国水利》2007,(24):42-44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这一基本待征决定了我国防汛抗旱任务艰巨而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重视,近年,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科学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我国水旱灾害都较为严重,水旱灾害总体呈现先旱后涝、北旱南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格局。  相似文献   

8.
旱和洪涝都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如何划分旱、涝等级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方法,有的以总降水量(汛期、年、季、月等),有的用年最大流量或汛期最大流量,有的也用年或汛期的平均流量,还有的用年最高水位,汛期最高水位等等。单用一种方法来划分,往往不能反映旱、涝实际情况。如用总降水量,但若分配不均匀,总量若大,河流的最大流量可能很大,如分配均匀,总量大,河流出现的流量也可能不会很大;反之,若总量较小,降雨集中,也会出现最高水位或最大流量,发生严重洪涝。为此,本文考虑到江西的气候特点,将  相似文献   

9.
1自然状况周口市多年平均降水量778.0mm,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中又以7月份最大,降水量189.6mm,占年均值的24.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周口市旱涝频繁,常有旱涝交错,先旱后涝,涝后又旱的自然特征。2洪涝灾害成因2.1气象因素周口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年际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如1966年降水量在339.1(扶沟)~453.6mm(项城)之间,而1984年降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8000多万人口,7000多万在农村。农村不稳,整个河南就不稳:农业上不去,河南经济就发展不起来。而要稳定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是把水利建设搞上去。这是河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的现状所决定的。河南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和山区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两个过渡地带,决定了河南旱涝灾害频繁,往往发生北旱南涝、此早彼涝、旱涝交错的复杂局面,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西依太行、北靠燕山,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道坡陡流急,水库众多,洪水组合复杂多样,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我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区域性水资源短缺矛盾也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治水兴冀,战胜了一次次洪魔旱魇,实现了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来时力保丰收。历史上燕赵大地涝则汪洋一片、旱则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12.
刘立新 《治淮》2009,(5):17-18
一、基本情况 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826.6毫米,年内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40立方米,仅占全省人均数的1/3,属水资源严重贫乏地区。历史上易涝易旱,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从1949年至2008年59年间,全县共发生旱涝灾害46次,大面积洪涝灾害年份30年,大面积旱灾年份14年。  相似文献   

13.
周口地区位于豫东平原东南部,面积11,638平方公里,耕地1,200多万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00~850毫米,分配极不均匀。境内有沙颍河、涡河两大水系,均属淮河流域,由于受降水不均影响,河水猛涨急落,以致灾害频繁,经常是常旱骤涝,此旱彼涝,先旱后涝,涝后又旱,旱涝交错。如解放后从1950年到1969年的19年中,计  相似文献   

14.
一、以暴雨径流为观测核心的群众性水利观测研究工作开展情况解放以来,河南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驯服了主要河流的洪水灾害。也兴修了一些大型工程,起到了减灾兴利的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几千年来的反动统治,使山区林木遭到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平原水利不修,没有保水排水能力,虽然解放后国家兴办了不少水利工程,但广大地面上仍然免不了内涝积水,或是干旱灾歉,时常先旱后涝或涝了又旱,成为农业丰  相似文献   

15.
微山县的发展史,是一部微山人民同洪涝灾害作斗争的治水史。历史上的微山县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也成灾”。建国以来,微山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建设了一大批旱能浇涝能排  相似文献   

16.
一、重视水利是自然条件所决定,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很不均匀。在时间上: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降水60%~70%,甚至多达80%集中于5~8月份的汛期,全年形成先旱后涝,涝后又旱;年际之间降水量变化也很大,往往形成连续多水年段和  相似文献   

17.
李崇虎 《山东水利》2009,(6):51-53,56
山东省地处我国的东部。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十年九旱、旱中有涝、涝中有旱”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多年来.山东省按照国家防总的安排和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科学减灾理念.加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积极组织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为构建和谐山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15/2016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广西水文气象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历史厄尔尼诺事件与广西水文气象的相关关系,总结其统计规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及次年后汛期均存在转旱的可能性,当年汛后可能出现异常偏丰或偏枯,次年西江易发生流域性洪水,柳江及其支流出现大洪水可能性较大,厄尔尼诺次年雨水情、台风影响均相对严重。地域上,桂东发生偏涝可能性大,桂西发生偏旱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EOF法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6月-8月)降水场进行分解,得到三种主要的降水空间分布型,即"总体一致型"、"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以及"南涝(旱)北旱(涝)型"。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功率谱对时间系数做进一步处理,分析各空间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第一、第二时间系数均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一次突变,时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之前的"南旱北涝型"转变为"南涝北旱型";第一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二时间系数存在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主周期和2~3年左右的次周期。对季风指数和时间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第二时间系数与东亚、南海季风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揭示了季风强弱对夏季主要降水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旱涝特性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春夏秋季连旱出现年数最多,春旱夏秋涝为其次,年年自春至夏秋季有旱涝,并有连涝连旱交替的规律。春季旱多于涝,夏秋季旱涝出现的机会均等,生长季则涝多于旱,早涝年均占总年数的85%以上。黑龙江省采用减产量等于某年粮食总产量减去标准年粮食总产量公式来估算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全省旱涝灾害有随时间推移而增多的趋势,70年代后更为明显。旱涝灾害的加剧,自然因素是第一位的原因,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的人为因素。据研究,近百年来,全省气候发生了变化,年均气温上升0.6℃~0.9℃,冬季增温高于夏季,五个积温带分别向北移动0.5~0.2个纬度。到2030年,全省年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1℃,年降水量减少10%~15%,温度上升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减少可能会导致旱涝出现频率加大,不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