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工科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工科高校大学精神的历史、现状和新时期的要求,工科大学应准确诠释大学精神的内涵,通过健全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化、挖掘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凸显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进而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藉以振奋和凝聚人心,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促进了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基建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前许多高校面临着扩大、调整、改建和新建的任务.笔者对校园建设规划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校园规划的模式、原则、理念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指出,经济的腾飞与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校园总体规划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育理念的更新又对高校校园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总体规划应体现新型大学的理念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塑造大学精神、铸造大学特色是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明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精神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理清了该类高校大学精神凝练与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可循规律,探求新时期培养与塑造大学精神的可行路径。研究认为,将大学精神融入全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强化大学师生的主体素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大学对社会的辐射度与贡献率是应用型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名片,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提,制度文化是大学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精神文化则为大学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学要求生存,求发展,就要有文化自觉并增强文化意识,以此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校地融合式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性指标的手段,也是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和区域政企院所在新工科建设中的角色扮演与改革掣肘,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出发,以淮阴工学院为例,阐述地方高校通过校地融合发展新工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始建于1998年的财经类高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也先后设置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针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类型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于办学背景的不同,各个高校制订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明显差异。如何体现工科院校办学背景,彰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特色,是值得工科院校财务教育专家深入研究的。本文在分析工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科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路与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合并高校的特殊性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融合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具有更高层次的、体现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其前身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0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转制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1年11月与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同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四十五年来,紧密服务于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上海中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学校主体搬迁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金桥教育园区,真正实现了社区、校区与工业园区的三区联动,成为上海新世纪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的发展要求高校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新布局。河南工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优化调整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顶层设计,学校提出建设"主干的工科、精干的管理学科、其他学科与工科交叉融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发展规划。各院系结合学校实际,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优势和特色突出的专业和专业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建设发展目前仍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如办学思想固化、培养目标陈旧、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够契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等。地方高校要破解上述瓶颈问题,只有找准办学定位、围绕产业发展重构专业体系、对接社会需求探索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共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等,才能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来讲,对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从工作实践层面对机电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机电类大学生“1545”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具体内容,分析提炼了经验做法,以期为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从高校发展进程及内、外部发展环境来理解用大学精神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激发高校活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思想,为学校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提出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只靠高校自身或某一部门很难完成,必须通过政府统筹,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工程训练中心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主动适应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索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构建以OBE理念为导向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开放式工程实践教学平台,产学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融合式实践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平台,助力学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工科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工科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工科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重点阐述了提升工科高等院校中人文精神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育载体等方式提升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因而挖掘并弘扬重庆人文精神对于重庆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根据重庆人文精神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探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在重庆人文精神传播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友资源是高校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校友资源与高校发展的关系,并针对高校校友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展高校的路径:重视高校校友工作,努力培育“三个意识”;积极响应校友诉求,深度开发校友资源;大力宣传校友事迹,发挥校友榜样作用;以校友带动校企合作,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具备优良品质,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能力的人才。而学术期刊数字化,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无限空间。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化如何作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如何更好地助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行为特征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学生干部群体是高校内数量最为庞大的正式群体,对学校的整体校风、学风建设有重大影响。分析了影响这一群体的行为特征的环境因素,揭示了学生干部群体的行为特征,并对学生干部群体的管理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