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浪淀水库水量平衡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浪淀水库为河北省第一座平原水库,分析了水库的来水量以及供水量、耗水量以及渗漏量,通过分析得出了水库水量平衡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水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浪淀水库2017年水质监测资料,对水库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对可能造成大浪淀水库水体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和防治大浪淀水库水体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浪淀水库于1996年修复蓄水,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技术在大浪淀水库中的应用,为平原水库防渗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浪淀水库于1996年修复蓄水,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技术在大浪淀水库中的应用,为平原水库防渗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是解决我国京、津、冀、豫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战略性工程。总干渠进入河北省境内,冀西有11座水库距总干渠较近,可供调蓄。选择黄壁庄、西大洋、大浪淀三座水库调蓄工程进行经济比较,以江水可利用库容和可调蓄江水量的两种情况计算的单位调蓄库容投资、成本和单位调蓄投资、成本4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西水库单位调蓄库容投资均优于大浪淀水库,其成本也低于大浪淀水库,且调节性能好,可减少弃水、节省投资,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浪淀水库建成投入运营后,因营养物质过剩,1997年发生水华,水体失去饮用功能。经过生物调控技术的实施,使水体得到恢复。同时,对大浪淀水库营养物质的来源,变化特征及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浪淀水库建成投入运营后,因营养物质过剩,1997年发生水华,水体失去饮用功能。经过生物调控技术的实施,使水体得到恢复。同时,对大浪淀水库营养物质的来源,变化特征及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近年来大浪淀水库旱情发展趋势,采用典型年法、生活用水总量法、取水口设施高程分析法等确定了一系列有分析价值的水位,按照资料年限统计了各种水位的出现频次和重现期,结合现有资料绘制了理论频率曲线,与本文所计算的重现期进行对比,确定最为接近的水位作为大浪淀水库旱限水位。可为其他水库旱限水位的初步确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10多年来大浪淀水库大坝渗漏监测资料,以2010年为代表年,分析了渗漏水对周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及水盐运动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周边农田次生盐渍化和科学调控利用水库渗漏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是近期沧州市承担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对我市工农业生产,尤其是沧州市的工业用水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大浪淀水库的兴建,我县原来的用排水规划被打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重新调整,以满足我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要求和排水需要。本文就新的规划思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努尔加水库库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描述,重点从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水库浸没、淹没,水库淤积和水库诱发地震这5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最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小浪底水库首次人工塑造异重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台树辉 《水力发电》2006,32(2):61-62
为了有效控制水库泥沙淤积的数量,改善库区泥沙淤积的形态,从而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小浪底水库于2004年首次进行了人工扰动塑造异重流试验。结果表明:异重流冲沙前后库尾泥沙淤积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明显,认为利用人工塑造异重流进行水库冲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桃汛洪水降低潼关高程原型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6年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降低潼关高程原型试验的过程,指出其试验效果主要有:①使潼关高程冲刷下降0.2m;②减少了万家寨水库的淤积,改善了水库的淤积形态;③实现了天桥水库的冲刷;④基本实现了小北干流河段全程冲刷;⑤改善了三门峡水库淤积部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专门论述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控制,它是解决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关键之一,首先介绍了根据多年研究,提出的利用水库长期使用方法,控制库容淤积,从而能保证绝大部分防洪库容和调节库容。其次提出按照水库积和回水的相互作用,利用防洪限制水位控制库尾回水抬高、筘辊重庆市洪水位抬高,以尽可能减少中、后期淹没,第三、着重阐述了在三峡水库泥沙研究中为了增加水库航深,首次提出航运控制调度的概念,以限制枯水期水位消落,增加其航深,在此基础上从水库淤积控制角度论述了三峡水库运用水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漫湾水库拦沙对大朝山水库淤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徐晓鹏  丁兵 《人民长江》2007,38(2):106-108
水库泥沙淤积预测是水库调度运行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大量的实测数据资料,才能进行准确的水库淤积预测.利用韩其为[1]水流挟沙力公式以及戛旧站多年径流、泥沙资料,进行了漫湾水库的拦沙预测分析.对漫湾大坝下游宽级配基岩河床冲刷作了阐述.进行了上游有无漫湾水库蓄水拦沙时,大朝山水库淤积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漫湾水库对大朝山水库的拦沙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刘家峡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刘家峡水库运行初期、低水位运行期和高水位运行期以及1968—2005年洮河库段、黄3—黄9-1库段及坝前黄0—黄3库段的淤积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洮河库区淤积的主要因素是汛期水位的高低,与来沙量的关系不大,控制汛期水位是减少该库段淤积和降低沙坎淤积高程的关键;②黄3—黄9-1库段淤积形态也受汛期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较大影响,与洮河来沙量的关系不大;③坝前库段泥沙的冲淤主要取决于水库异重流排沙的效果,解决坝前库段泥沙淤积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异重流排沙。  相似文献   

17.
黄河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与下游河道冲淤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2000-2006年)期间水库淤积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水库运用对下游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下游河道冲刷及其特点、水库与河道泥沙冲淤的关系等等,并与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运用期间下游河道的变化进行了对比,据此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及调水调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王家山水库的泥沙淤积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年限的水库淤积情况和水库的使用年限,为水库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Construction of dams causes reduced flow velocities, inducing gradual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carried by the inflowing stream, and resulting in sedimentation and ultimately diminishing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 This study focuses on sedimentation of Hirakud Reservoir in Odisha, India, using availabl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data. Reduced trap efficiency, observed and projected capacity curves, rising reservoir bed level and the capacities of the different storage zones for various projected years are analysed. The area‐reduction method indicates the loss in the live, gross and dead storage will be 58%, 63% and 100%, respectively, of their original capacities by 2057, which represents 100 years of impounding of water in the reservoir. If the present sediment inflow rate continues without regular flushing of the deposited sediment, it is predicted the reservoir bed level will rise to the full reservoir level of 192.02 m by the year 2110. Brune's trap efficiency and step method indicate the gross storage zone of Hirakud Reservoir will be completely depleted by the end of 2110, with the trap efficiency reduced to zero. The empirical area‐reduction method is found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storage capacities of Hirakud Reservoir in the absence of sedimentation survey data. A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solve the combined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s numerically to predi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Hirakud Reservoir. The finite‐element code TELEMAC‐2D and finite‐volume code for SISYPHE, respectively, were applied to solve the above set of equations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bed profiles at different reservoir cross sections for the period of 1958–2008. Analysis of the simulated results demonstrates that, considering the model inputs, the model performs well in simulating the morphology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eservoir. Projecti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s a complete loss of reservoir operational life due to sedimentation by around 2150.  相似文献   

20.
万家寨水库具有库区比降大、库尾以上河道比降平缓的特点,控制水库泥沙淤积末端在库尾拐上断面以下尤为重要,为此,水库泥沙设计进行了两个数模的计算和四个河工模型试验,其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还简要介绍了自蓄水到2002年的水库泥沙冲淤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