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重汽车大梁用热轧双相钢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多光  施荣华 《钢铁》1994,29(6):48-52
本文叙述了在热连轧机直接生产Si-Mn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工艺,并生产出σb≥650MPa,σ0.2/σb≤0.60,δ5≥21%的热轧双相钢板,同时还探讨了双相钢的加工硬化特性、时效性和典型热轧双相钢金相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2.
3.
控制冷却对热轧双相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HERMCMASTOR-Z型热加工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参数对Si-Mn-Cr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在带钢热连轧机上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获得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组织的最佳生产工艺。生产的双相钢板、其成形性、烘烤硬化性及疲劳性能优良,冲压的汽车零件已装车使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热轧双相钢高速变形抗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守印  张久信 《钢铁》1991,26(3):33-37
  相似文献   

8.
640MPa级直接热轧双相钢SX65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合理化的合金成分设计,使钢具有特殊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在鞍钢半连轧机组上,钢在奥氏体区终轧后在>500℃时卷取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含有8~20%岛状马氏体及75~85%多边形铁素体的640MPa级热轧双相钢.该钢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加工硬化性强、强塑性配合良好等特点,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冲压用热轧汽车钢板。  相似文献   

9.
热镀锌双相钢热轧工艺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占英  朱敏 《宝钢技术》2009,(4):35-37,44
研究了热轧工艺对热镀锌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热轧工艺,可以得到强韧性能配合较好的组织均匀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的升高,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延伸率有所上升。高温卷取易导致热轧基板晶粒粗大并出现带状组织,通过降低卷取温度可有效提高热轧基板组织的均匀性,使热轧基板的晶粒细腻均匀,从而改善热轧带状组织。  相似文献   

10.
11.
12.
DP600级热轧双相钢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双相钢的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介绍本钢DP600级热轧双相钢的开发,具体阐述了工艺条件对C-Si-Mn-Cr-Mo系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热轧双相钢的合金设计问题,研究了热轧双相钢的成分、生产工艺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锰-硅-铬是热轧双相钢的基本合金系,为进一步改善生产工艺性,可添加少量的钼或微量硼、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汽车制造轻量化的行业需求,针对微合金化作用及控轧控冷工艺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成功开发抗拉强度600 MPa级的热轧双相钢。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低C-Mn钢添加微合金元素Nb、Ti、Cr的成分优化设计,并结合控轧控冷工艺,所生产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具有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组织结构,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汽车用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热轧态双相钢压缩形变后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硅及形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明显地延迟试验钢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经30%形变的试验钢的回复与再结晶过程,迟于经90%的同样过程.由硬度(HRC)测定结果,计算了试验钢再结晶过程的激活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640MPa级直接热轧以相钢SX65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合理化的合金成分设计,使钢具有特殊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在鞍钢半连轧机组上,钢在奥氏体区终轧后在>500℃时卷取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含在8-20%岛状马氏体及75-85%多边形铁素体的640MPa级热轧双机钢。该钢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加工硬化性强,强塑性配合良好等特点,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冲压用热轧汽车钢板。  相似文献   

20.
宋义全  阎振Qi 《钢铁》1995,30(12):51-54
锰和铬含量分别达1.53%和0.6%的Si-Mn-Cr型钢获得了Si-Mn-Cr-Mo型热轧双相钢的相变动力学,即在CCT曲线上出现温度间隔为100℃的奥氏体亚稳X,又发现随着冷速的降低,连续冷却转变后的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且冷速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中出现针状马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