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对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特性进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制定了适用于类型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研究过程中发现对双组分复合纤维而言开纤工艺是影响其风格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粗纱工序影响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发现影响粗纱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主要有锭翼速度、前区隔距、主牵伸区隔距、后区隔距、后区牵伸倍数、上下销钳口隔距和捻系数等.针对这些工艺参数在粗纱机上进行正交试验,纺制普梳纯棉18.2 tex纱线,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优选出能够获得最佳粗纱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对得到的工艺参数上机试验并纺制成细纱测试其质量,其成纱质量数值在乌斯特2007年公报5%水平以内,说明优选的工艺参数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对生产企业探索其他品种的工艺参数配置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产生富氏烯材料的碳弧法,在基本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通入不同的惰性气氛(氦、氖、氩),比较其生成物,发现氦气的作用特殊,其生成物含有富氏烯;而氖、氩气下的生成物含有石墨结构成份的巴基管和其它无定形碳结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生产涤/维通丝的必要性和制作涤/维通丝的原理,根据涤纶和维纶纤维的特点,通过试验论证的方法,确定了涤/维通丝中合适的维纶含量,并进行了涤/维通丝纱线的结构设计,探讨了研制涤/维通丝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5.
介绍开发涤/丙混纺纱线的过程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调整方法,研究了工艺特性,产品特征和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及其解决方法,纺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纱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目前链条厂家使用的孔心距量规在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在线生产时,如何用链板量规进行工艺能力(主要是链板孔心距的误差分布中心、工艺过程精度及废品率)的诊断,可为机床安装、刀夹具调整及工艺过程的改进提供重要的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高模低缩(HMLS)涤纶工业丝及其浸胶帘子布的特性,高模低缩涤浸胶帘子布的制造工艺(捻织、浸胶工艺)和在子午胎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提高涤/氨纶弹力深色织物色牢度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涤/氨弹力深色织物染色工艺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汽巴WW分散染料,设计合理的还原清洗条件,可提高涤/氨弹力织物耐洗色牢度,能够克服涤/氨弹力布深色色牢度差和成衣拼白效果不良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对涤/氨弹力深色织物染色工艺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汽巴WW分散染料,设计合理的还原清洗条件,可提高涤/氨弹力织物耐洗色牢度,能够克服涤/氨弹力布深色色牢度差和成衣拼白效果不良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制订了竹/涤70/30 13tex+44dtex氨纶包芯纱纺纱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通过对纤维性能和纺纱特点的分析,对纺纱的各工序制定了有效的技术措施,纺制出了合格的竹/涤70/30 13tex+44dtex氨纶包芯纱.  相似文献   

11.
以高含涤涤棉混纺纱为例,就原料性能、前纺工艺和细纱工艺等因素对纱线毛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探讨了降低高含涤涤棉纱毛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芦荟纤维是芦荟在纺织品应用领域的一种尝试,将芦荟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可实现性能优势互补。本文通过实践研究确定了一种芦荟纤维混纺纱的最佳纺纱工艺,实现莫代尔/芦荟、麻赛尔/芦荟混纺纱的可纺性。经检测成纱性能优异,达到纱线标准一等品指标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和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混纺纱的强伸性和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混纺纱的强度与混纺比间关系总体趋势与简化模型不一致,随着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强度和弹性逐渐增加,达一定程度后,混纺纱弹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将其以不同捻系数纯纺及与天丝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并探讨了纯纺纱捻系数、混纺纱的混纺比与纱线强度和伸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混纺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汉姆伯格简化力学模型。确定了聚乳酸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时的最佳混纺比及聚乳酸纤维纯纺和混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405.9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天然绿棉/白棉混纺纱线的混纺比测定方法.用氨水对不同绿棉含量的绿棉/白棉混纺纱进行化学预处理,将处理后的纱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绿棉和白棉纤维根数,测量两种纤维的直径和密度,计算绿棉混纺比.利用回归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天然绿棉/棉混纺纱混纺比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的强伸性、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分布及混纺纱的抗弯刚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的优化混纺比,优化结果表明,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中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质量分数达到40%左右时,即为最优混纺比,该混纺比可以保证混纺纱线性能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7.
蚕丝和木棉纤维都属天然纤维,其与棉纤维进行混纺的产品越来越多。木棉纤维为高度中空结构,在混纺中很容易被压扁;蚕丝是天然纤维,生丝的线密度参差不齐。因此,要想知道木棉和蚕丝在棉混纺纱中的分布,传统方法已不适用。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像素法测量混纺纱横截面中各种纤维的面积,使计算木棉和蚕丝纤维的转移指数成为可能。该法还有可能用于快速测试分析木棉/棉混纺比或棉/粘等目前难以测试的混纺比。测试发现:(1)在与棉及棉型粘胶纤维混纺时,木棉纤维向纱表层转移的趋势明显。木棉纤维的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在20%左右,纱表层木棉纤维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纱线混纺比,这是木棉纤维偏短、表面光滑、柔软等性能联合作用的结果;(2)在木棉/粘胶/棉混纺纱中,粘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最强;(3)混纺纱中,木棉纤维有成束现象,纱表层的木棉纤维保持较高的中空度,木棉自身具有回复中空的“潜能”;(4)在棉丝混纺纱中,蚕丝纤维向外转移的趋势明显,纱表层的蚕丝纤维百分率大于纱线混纺比。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这种新型的纺织原料混纺比的测试方法,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采用密度梯度法对大豆/涤纶(65/35)混纺纱混纺比进行了测试和计算,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混纺比均值,而且可以得到混纺比标准差,粗纱和细纱混纺比均值的控制范围分别为(63.64%,65.32%)和(64.16%,66.17%),粗纱和细纱混纺比标准差的控制限分别为2.89%和3.56%,同期细纱用溶解法实验结果为64.5%,2种方法误差为1.1%。  相似文献   

19.
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决策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兔/棉混比的气流纱织成的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将不同兔/棉混比纱织成的织物优劣排序并分类,据此结合经济效益和加工工艺,得到比较合理的气流纺兔/棉混纺比。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木棉/棉环锭纺混纺工艺,成功纺制出了混纺比达50%的木棉/棉混纺纱线并对纱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了不同的混纺比对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以及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