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精度屏算子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波场延拓的非稳态相移公式出发,基于反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摄动理论,利用单平方根算子的渐进展开,推导出了波动方程广义屏叠前深度偏移算子方程的高阶形式;针对散射波场计算项对于横向变速介质的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了有效提高稳定性的策略并应用到波场递归外推过程中,从而得到一种稳定的高精度屏算子地震偏移成像方法。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对宽角度信息成像更好,是对传统广义屏算子的有效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束域波场分解和传播在空间和方向上的双重局域性,将小波束域波场依据相应的外推公式进行延拓,最终应用成像条件求取成像值。在地质目标处选取多个成像点,可以得到面向目标的控制照明偏移成像,在多个层位上选取多个成像点进行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可以得到整块区域的成像。 针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小波束偏移的有效性及其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的巨大优势。通过照明,选择面向目标的有效照明小波束,进行部分小波束偏移,可以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VSP-CDP成像是常用的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方法,因其成像不能使绕射波收敛,降低了资料的横向分辨率,所以,提出了对反射波进行两步成像的POSTMAP偏移成像:首先利用改进的VSP-CDP成像方法得到CDP道集,再将VSP-CDP成像后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偏移。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使绕射波得到很好的收敛,有助于提高井间地震资料成像的横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VSP-CDP成像是常用的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方法,因其成像不能使绕射波很好收敛,降低了资料的横向分辨率。为此,我们提出了对反射波进行两步成像的策略——POSTMAP偏移成像。其先利用改进的VSP-CDP成像方法得到CDP道集,再将VSP-CDP成像后的数据作为输入并提取偏移算子进行偏移。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能使绕射波很好收敛,可提高井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井间地震野外资料的叠前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得到较好的井间资料偏移剖面,本文对井间野外资料做了一系列处理。首先根据资料的走时,频谱分析和测井资料等确定了纵、横波初至,并分别用不同的频带对资料作了滤波处理及纵、横波初至能量切除,得到了加强了反射波的纵、横波资料。  相似文献   

6.
7.
井间地震资料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炜  王守东  王尚旭 《石油物探》2004,43(6):523-527
针对井间反射波资料的特点,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进行井间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讨论了对井间上、下行波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难点,以及井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中涉及的层析成像速度反演、波场分离等技术,并分析了井间反射波偏移成像的有效范围。最后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8.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象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那样的复杂地质构造,常规地震处理不能正确地成像,断裂引起的横向变化使得下伏构造也不能完全成像,而对于这种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却是一种正确的成像方法,但是,它需要非常精确的速度场信息。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偏移是较快的方法,不过它们的假设前提通常有问题。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识别何种情况使用较简单的方法,以及确定各类偏移方法所需的速度模型。依据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Oliver测线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震偏移成像是在一定的数学物理模型(声介质、弹性介质等)基础上,应用相应的地球物理理论,将地面观测到的多次覆盖数据反传,消除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并得到地下介质模型图像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对地震偏移进行了简单评述,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如今广泛应用的几类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分析了计算效率和成像精度、保幅性、起伏地表以及介质复杂性对偏移成像适用性的制约,指出选取偏移成像方法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方法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最后通过总结近年来SEG/EAGE会议及出版物中有关地震偏移成像的讨论专题,展望了地震偏移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①叠前深度偏移已经成为地震偏移的研究主流;②逆时偏移逐步由理论研究步入工业化应用;③地震偏移成功地从二维走向三维;④起伏地表偏移受到广泛关注;⑤TI、VTI和TTI介质偏移成为研究热点;⑥反演偏移已经作为偏移领域的新宠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1.
地震技术的一个崭新领域--浅论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并行超级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有关该项技术处理方法的讨论颇多,但对其资料的解释和应用却论及少。该文初步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和解释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重点发展的解释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Helmholtz方程出发,推导了适用于Walkaway VSP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Fourier有限差分算子,并建立Walkaway VSP波动方程外推的流程。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Walkaway VSP深度域叠前偏移成像方法既能适应速度场的剧烈变化,又可以保证对陡倾地层的成像效果,对复杂构造成像精确。  相似文献   

13.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叠前深度偏移是一项能有效解决我国东部深层和西部山前等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一直是近10多年来全球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热点。本文在简要回顾该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应用此项技术的现状、影响叠前深度成像的关键因素及适用条件。分析认为,影响叠前深度成像的关键因素有静校正技术、低信噪比处理技术和速度建模技术。我国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条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指表层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仅深层构造复杂的地区,如我国东部地区、西部的准噶尔盆地腹部和四川盆地;第二类指表层速度横向变化较为剧烈,地下构造复杂,但地震资料品质较好的地区,如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库车拗陷及四川盆地东部;第三类指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极差地区,如祁连山山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库车拗陷西秋地区。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类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条件比较成熟;第二类地区基本具备应用此项技术的条件;第三类地区是应用此项技术的试验区,还有待此项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进行了分类和阐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单平方根方程偏移,在偏移过程中,上、下行波分别向下延拓,并通过互相关成像条件来提取成像值;另一类是基于“沉降观测”概念的双平方根偏移,在偏移过程中,炮点和检波点同时向下外推,当两者重合时(零偏移距),零时间的波场值就作为该空间点的成像值。对共炮真振幅偏移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也可以在角度域道集实现该算法。理论模型的处理效果证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是解决强横向变速情况下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在CUDA平台上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GPU(图形处理芯片)拥有强大的通用计算能力,在地球物理领域进行GPU计算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基于CUDA软件开发环境,根据裂步法叠前深度偏移的算法特点,将偏移程序的波场延拓核心部分移植到GPU上进行并行计算,其余辅助计算在CPU上完成,实现了二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GPU计算。在NVIDIA Tesla C870上的Marmousi模型测试结果表明,GPU处理速度是CPU(单核)的10倍左右。由于所用GPU仅支持单精度浮点运算,GPU和CPU计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偏移剖面上未产生视觉上可以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文生 《石油物探》2003,42(2):149-153
研究了基于Hartley变换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根据Fourier变换与Hartley变换的内在关系 ,具体推导了裂步Hartley变换 (SSH)的叠前深度偏移公式。对Marmousi复杂构造模型和某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计算 ,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表明了本方法及相应算法的正确性 ,它是一种高精度的偏移方法 ,可以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起伏地表下基于高阶广义屏算子的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是解决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动方程的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横向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于复杂构造的偏移成像。高阶广义屏算子随其阶数的增多,其精度也将越高。基于高阶广义屏算子,应用直接下延法,实现了起伏地表条件下的高阶广义屏算子深度偏移。在具体的计算中,采用一系列的近似以避开奇值点,保证算法的稳定性。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简要介绍了叠前深度偏移 (PSDM)的方法技术 ,主要包括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旅行时计算和速度模型建立3个部分。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于 3个有代表性的复杂构造地区 ,其结果在断层显示的清晰度、断块识别的准确度以及高速盐体的边界成像精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可为复杂地区的高精度构造解释和地质解释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三维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文生 《石油物探》2003,42(4):448-451
对国际上标准的SEG/EAEG模型进行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研究。与三维单炮叠前深度偏移不同 ,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有一个叠前数据的合成过程 ,由于合成后数据量大大减少 ,所以合成炮偏移的计算量要比单炮偏移小得多。阐述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实现过程 ,给出了相应公式。对SEG/EAEG盐丘模型的一个数据集进行了MPI并行计算 ,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所作的较多计算表明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这为野外实际数据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东濮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前,解决构造复杂与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区地震偏移正确成像的最佳方法就是叠前深度偏移,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建立准确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和选择深度偏移方法两大部分。层速度模型的建立分为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和修正速度模型。阐述了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模型修正和优化的过程及原则,分析了东濮凹陷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