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可能挖潜剩余油方法与分层注聚做对比,研究认为钻补充井、补孔及注表活剂相结合能最大程度提高试验区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油是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之一,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卫95—18块的地层特点。经过交联聚合物体系配方优化、性能指标评价等实验,选出了具有良好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岩心模拟驱替实验中,平均提高采收率10.3—15.8%,残余阻力系数14.0。在此基础上制定了W95—18块的交联聚合物驱油方案。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志虎  寇磊  姬洪明 《辽宁化工》2010,39(9):945-947
聚合物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综述了聚合物驱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了聚合物驱的驱油机理。介绍了常见的聚合物驱并提出了发展聚合物驱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油是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之一 ,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卫 95 -1 8块的地层特点。经过交联聚合物体系配方优化、性能指标评价等实验 ,选出了具有良好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岩心模拟驱替实验中 ,平均提高采收率 1 0 .3~1 5 .8% ,残余阻力系数 1 4.0。在此基础上制定了 W95 -1 8块的交联聚合物驱油方案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粘度,并且降低水相渗透率,改善水油流度比,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进从而提高原油的宏观采收率。聚合物驱油机理是提高采收率方法中较简单的一种,它通过降低水相流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来提高波及系数。一般来说,当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大和水驱流度比较高时,聚合物驱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聚合物具有粘弹性,驱替残余油的力与牛顿流体水的不尽相同,不仅有垂直于油水界面克服残余油的毛管力,而且还有较强的平行于油水界面驱动残余油的拖动力,因而也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本文通过聚合物驱调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处于聚驱开发后期的某区块利余油分布特点和存在主要矛盾,通过注采井综合调整挖潜,促使该区块在注聚后期取得了较好的开发调整效果,并初步形成了注聚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调整技术,这对于其它三次采油区块的注聚后期开发调整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聚合物驱后含油饱和度低、剩余油更加分散的问题,开展注高浓度聚合物水溶液提高采收率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由1000mg/L增加到2000mg/L,粘度增加96m Pa·s;而聚合物质量浓度由3000mg/L增加到4000mg/L时,粘度增加170m Pa·s,浓度增加与溶液粘度的增加幅度是不成正比的,即粘浓比是逐渐递增的。聚合物浓度越高,溶液粘度越大、粘浓比越大。实验条件下,聚驱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6-9%,相同用药剂量条件下,高浓度小段塞提高采收率幅度好于低浓度大段塞。  相似文献   

8.
作为三次采油的一种方式,聚合物驱具有调剖的作用,然而,;由于地层存在着大孔道,导致后续入注的水会随着聚合物一同从地层大孔道流出,这就使得聚合物驱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聚合物驱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得聚合物驱后原油仍有大约50%的储量被留在地下,这就意味着聚合物驱并不是采油开发的最后工序。结合大港油田进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单元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应用动态分析、油藏工程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厚油层顶部和压力平衡滞留区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聚合物驱后变形井网方式开采研究、水平井与直井组合井网方式开采研究,以期得到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改善后续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思路,为今后三采产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田在实施了聚合物驱油之后,在水驱阶段的采收率会下降,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促进采收率的提升。本文主要对聚合物在驱油之后的采收率提高优化技术和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层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动用不均匀,剩余油挖潜进一步加大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聚驱后泡沫驱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区块实际情况,通过评价泡沫高度、泡沫的半衰期和泡沫综合值方法,对泡沫驱起泡剂种类、起泡剂浓度和稳泡剂浓度进行了优选,考察了不同渗透率岩心、不同气液比和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泡沫的封堵能力,确定了泡沫驱的气液比和注入速度,进行了聚驱后泡沫驱的驱油实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聚驱达到含水98%后注入0.4PV泡沫驱能够在聚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左右。  相似文献   

12.
刘杰  刘影  赵田红 《化工时刊》2006,20(5):71-73
化学驱3次采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介绍了3次采油用水溶性聚合物的性能以及发展趋势,表明开发出更适用于3次采油用水溶性聚合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渤海海上油田二元复合驱驱油的设计与开发方案,以新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MES-14、TX-100)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为主。二元复合驱驱油体系主要需要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四酸乙二酯双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DMES-14),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以及取自海上油田平台的回注水。该体系同时对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不要求浓度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2.48×10~(-3) m N/m,在油藏中粘度可达到55 m Pa;随后的岩心驱替试验表明,在水驱含水75%的状况下进行二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可提高至38.6%以上。总之,该实验研究提供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驱油体系的实用信息以及可以在渤海海上油田进行大规模应用HAPAM。  相似文献   

14.
雒贵明  林瑞森 《化学世界》2004,45(8):413-415,399
采用胶束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PL-2,室内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疏水单体、阴离子单体含量以及在盐水中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了合成聚合物的抗剪切性与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疏水单体与阴离子单体含量分别在0.6%与10%时,该聚合物驱油剂PL-2具有很好的增粘效果,且抗剪切及热稳定性能优良,其性能可以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聚合物驱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磺酸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本文从石油磺酸盐的组成、结构和当量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石油磺酸盐的分析进展,并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王迪  杨海玉 《当代化工》2016,(6):1225-1229
为研究聚合物驱后开发指标变化规律,通过流动实验测得了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通过注入能力评价实验得到了合理注入速度。利用相对分子量为2 500万的高分子高浓度聚合物在用模拟的方式实现了各种井网类别的前提下,在仿真的特定物理模型之上开展了驱油的相关实验,其研究的数据结果清晰地表明了井网重构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普通聚驱剩余油饱和度,且井网重构后还能缓解注入压力的持续上升;随高浓聚合物驱阶段浓度增加,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均有提高;井网重构后,使得原井网油井周围和其处在中间和低水平层次的渗透层中的剩余油获得了相应地使用,且这些剩余油处在分流线部位的,其驱油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optimizing polymer compositions. The relevant multicriterion problem with fragmentary data is solved by fuzzy-set techniques. Unimodal functions are tested as membership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ification parameters and industrial pneumatic extrusion spinning on the electret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fibres. In a strong enough corona discharge field, many factors can cause the formation of an electret, manifested as both injection and dipole polarization.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process and polarization conditions and repeated processing of the material can potentiate the charge state of the fibres.  相似文献   

19.
为摆脱聚合物复合改性过程中依赖经验的“试错法”,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在Microsoft Visual C#平台上开发出聚合物配比优化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材料性能预测模块和材料性能优化模块.在该系统的指导下,用较少的实验获得较为理想的性能预测模型,得到了性能优化值及其配比.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