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使用PICC和PIV各60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记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置管所致并发症.结果 PICC置管成功率为95.0%,PIV组为98.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PIV组为31.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63±12)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6±3)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置管安全,可长期保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痊愈,观察组患者并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住院时间(25±8)天,对照组(33±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达到了9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值得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发生脱落1例,对照组3例.结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在肿瘤PICC置管的患者中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方法 将317例深静脉置管患者,按是否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留置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对置管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患者对置管的依从性,保证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送管新方法,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共1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为其留置静脉针时采用单手送管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手配合送管方法.结果 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单手送管方法优于双手送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出院后电话健康指导对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电话健康指导.观察出院后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IPSS评分、QoL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后电话健康指导,能有效减少留置双"J"管患者的并发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决长期卧床患者因不配合或不能吞咽,以及因舌后坠所致插胃管难以成功的新方法,使患者及时得到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将66例需插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插胃管,试验组采用活检钳做导丝的方法来插胃管,就两组插管的成功率、插管的时间、插管前后病人脉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插管的成功率、插管的时间、插管前后病人脉搏的变化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新方法操作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病人痛苦少,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也能得到实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34例需置入鼻胃管但置管难度较困难的患者,先用常规的方法置胃管,2次置管失败后,休息5分钟,再在活检钳导丝引导下置入胃管.将活检钳置入胃管内,导丝前段不超出胃管内,由活检钳引导置胃管,其它操作同传统胃管置入法.34例患者留置胃管共68次(长期鼻饲患者每7天更换1根胃管,平均住院时间约2周),一次成功率100%.认为为疑难病例留置胃管用活检钳引导,一次性插菅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精神疾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2个月后,IPR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进胃管注药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云南白药交替经胃管注入止血,协同新凝灵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先抽出胃液后再行胃管注药止血治疗.比较2种止血方法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1h内显效率19%,24h内显效率46%,观察组1h内显效率94%,24h内显效率99%.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先抽出胃液后再注药止血,对及时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有积极作用和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和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和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之间我院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48小时给予留置鼻胃管,推注鼻饲液,鼻饲液的量及配置根据病情逐步调整,由少到多、由稠到稀逐渐过渡.对照组于术后48小时给予肠外营养,至肠鸣音出现后改为肠内营养.并给予留置胃管护理.于术后28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实施早期胃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同时还应加强留置胃管的护理,进一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头皮式留置针在产房应用的优势.方法 2010年1月至6月,本院产房建立静脉通道742例,采用住院号的单双号分组方法将需建立静脉通道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371例.一组应用直式留置针置管,另一组应用头皮式留置针置管.比较直式留置针与头皮式留置针在建立静脉通道过程中发生针刺伤、血液污染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头皮式留置针组无发生针刺伤和血液污染,一次穿刺成功366例(98.6%);直式留置针组发生针刺伤9例(2.4%),血液污染22例(5.9%),一次穿刺成功342例(92.1%).结论 应用头皮式留置针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职业暴露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法对新生儿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足月新生儿9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母乳喂养方法,观察组对母乳喂养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的喂养质量.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内分泌状况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身高、体重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与甘露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1例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38例,2组患者均用温盐水电动洗胃机彻底洗胃,接受相同治疗,应用阿托品和胆碱脂酶复能剂,呼吸不好者给予气管插管后放置胃管洗胃;观察组洗胃后从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30g、20%甘露醇250ml,并夹闭胃管4h,4h后接胃肠减压管12~24h.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89.3%,死亡率10.7%,平均治疗时间8.3天,并发症发生率24.5%.观察组治愈率97.6%,死亡率2.4%,平均治疗时间5.1天,并发症的发生率10.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治疗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洗胃后经胃管内一次性注入活性碳、甘露醇、碘解磷,能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抢救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绷带挂耳法)差异,选择既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病人意外脱管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管处皮肤的刺激,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和病人痛苦.方法 分析比较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对照组,60例)与新固定方法(实验组,60例)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病人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及拔管时间.结果 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病人的心理负担状况2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患者留置尿管刺激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58例,观察组:术前30min由责任护士在病房留置尿管;表面麻醉组:手术室中,在全麻前经尿道注入2%的盐酸利多卡因后留置尿管;全麻组:在全身麻醉后为患者留置尿管.结果:观察组在置管时患者痛感较强,而苏醒期和拔管时患者的反应相对于其他两组则要缓和一些;全麻组在置管时患者无任何反应,而在苏醒期和拔管时的反应较大;表面麻醉组各项指标均居中.结论:应选择在全身麻醉前置导尿管,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使用,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930例,分成观察组(470例,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460例,一般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穿刺方法 、采集血标本、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诊抢救中留置针建立的静脉通道,能保证及时给药,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能同时采集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排尿困难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提高,留置导尿比率降低.结论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的自行排尿,是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碘伏用于减轻留置导尿患者拔导尿管过程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留置导尿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经尿管注入碘伏后拔导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导尿管.拔管后应用疼痛分级标准对拔管过程患者尿道刺激程度进行分级,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拔管过程尿道刺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伏应用于拔导尿管可减轻拔管过程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进浅静脉穿刺留置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行浅静脉留置输液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及实验组(86例).实验组采用改进的浅静脉穿刺、固定、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留置穿刺护理方法.比较2纽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患者对静脉留置接受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穿刺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15),且实验组患者对留置针接受程度更高(p=0.03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通过改进浅静脉穿刺置管护理方法,降低了穿刺留置时的疼痛感,降低了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浅静脉留置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