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断口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常温力学性能检验、显微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法,对某电厂奥氏体不锈钢屏式过热器管爆管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管泄漏的屏式过热器管内壁存在原始缺陷,在机组运行中,该缺陷扩展最终导致爆管.  相似文献   

2.
蒋涛 《铸造技术》2022,(3):224-228
某600 MW发电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发生漏泄,造成机组非正常停机。通过现场检查、宏观、微观、测厚及化学成分分析,结合金相组织以及硬度分析,综合判断了管材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最内圈弯管不合理的结构及长周期的交变载荷作用,使弯管外壁内弧面产生横向疲劳裂纹,并向内壁扩展。高温高压蒸汽在该位置发生初始泄漏,连锁吹损其它管段,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内壁表面加工划痕沟槽等原始缺陷是过热器弯管中性面的裂纹源,在爆裂及蒸汽泄漏过程的影响下向外壁扩展,形成贯穿性裂口。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在检修、监督、设计及制造等方面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电厂超超临界锅炉Super304H过热器发生泄漏,采用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强度校核等方法对泄漏管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屏过热器水平管段内部介质流动不畅,介质的冷却作用降低,管壁直接被外部烟气加热,超过了材料许用温度,当管内最大应力达到该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时发生短时过热爆管。。  相似文献   

4.
刘江卫 《热处理》2014,(4):71-73
<正>河南神火某电厂600 MW机组在安装过程中,经UT检验发现,屏式过热器至高温过热器连接管道4#口焊缝根部未融合。该焊缝材质为P91高合金耐热钢,且缺陷很深,因此成立了焊接小组,对此缺陷制定了合理的修复方案,完成了缺陷焊缝的返修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屏式过热器管进行了宏观检查、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以及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屏式过热器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长时超温与短时超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某燃煤火电厂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金相显微镜对腐蚀产物的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硫酸盐对管壁的热腐蚀,造成管壁减薄严重,与屏式过热器管子内部存在的异物共同导致过热爆管.  相似文献   

7.
通过裂纹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等分析,研究了1021 t/h锅炉用TP304H屏式过热器夹持管弯头高温运行62000 h泄漏原因.结果表明,在高温运行敏化温度下,冷加工成型TP304H弯管腐蚀敏感性增强,弯管内外部存在腐蚀介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运行管内蒸汽应力、热应力以及管排振动、锅炉启停等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蒸汽侧应力腐蚀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某电厂2#炉低温过热器爆管进行了现场调查取样,进行割管金相试验和管内沉积物成分分析,认为管内壁氧化腐蚀严重,氧化皮剥落堵管是造成低温过热器爆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622MW亚临界W火焰锅炉高温过热器管的泄漏原因,对其进行了宏观形貌、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检测。结果表明,高温过热器管材化学成分达到标准要求,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合格,管壁环向裂纹为初始泄漏源,其产生原因为加工缺陷。在毁损管屏经维修更换后,机组顺利完成了试运行。  相似文献   

10.
对安装调试打压时泄漏的热交换器用不锈钢U型管进行了宏观分析,并进行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三氯化铁腐蚀等试验,最终找出点腐蚀是其泄漏原因.  相似文献   

11.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and mechanism of superpur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00Cr25Ni22Mo2N in urea processing environment was studied using metallography,SEM,TEM,SIMS and AES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extraction tube made ofnon-sensitized 00Cr25Ni22Mo2N steel suffere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Corrosive mediapenetrated not only into the tube wall through grain boundaries but also expanded from theboundary towards the interior of the grain.Neither depletion of Cr nor precipitates were foundat the grain boundaries.However,P(and Si)was segregated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to a greatextent.Semi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 content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isabout 25 wt-%,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within the grain.Sugges-tion is made that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ain and its boundary due to the segre-gation results in the observe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铜合金管材在淡水中的腐蚀行为。合金存在大量粒径小于5µm的晶粒,且大小晶粒差别显著,表现为不完全再结晶的组织结构。大量细小晶粒的存在增加了铜合金在淡水中的腐蚀敏感性,主要表现为表面膜层不稳定、膜层鼓泡脱落、出现微裂纹和沿晶腐蚀。不完全再结晶的组织可以形成腐蚀通道,使合金的腐蚀迅速向纵深发展。这种组织来源于热加工中的动态再结晶过程,因某种原因保留到了冷加工及其热处理过程之后。  相似文献   

13.
运用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超纯奥氏体不锈钢00Cr25Ni22Mo2N制造的汽提管在尿素生产环境下的腐蚀形态和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种在生产条件下产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其特征是腐蚀介质不仅沿晶界向钢的内部渗入,而且同时向晶界的两侧扩展;晶界区磷的含量(约25%)比晶内高约三个数量级,由此造成的晶界与晶内在腐蚀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是导致该钢种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国产B10铜镍合金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B10铜镍合金(CDA706)国产管材,板材长期实海暴露腐蚀规律研究,并用金相,扫描电镜(SEM)等物理测试方法,分析观察该合金在海水中腐蚀敏感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经过4年实海全浸暴露,强度较低的B10铜管在厦门站和舟山站腐蚀速度最高,表现为击腐蚀和沿晶慢形貌,而强度较高的B10板材,其年均腐蚀速度表现出很大的温度敏感性,在榆林站暴露的两种材料局部腐蚀均明显偏高,通过腐蚀形貌观察及腐蚀产  相似文献   

15.
Cu含量对一种新型Al-Mg-Si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Cu含量变化和热处理条件对一种新型舰载飞机用Al-Mg-S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后,实验合金的 腐蚀方式由点蚀转变为晶间腐蚀,且腐蚀程度随Cu含量的增加而严重;与欠时效和过时效状态相比,T6态对晶间腐蚀较敏感,与晶界析出相的连续分布有关.电化学实验表明,所有实验合金均较快进入钝态;随Cu含量的增加,实验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向正向变化,腐蚀电流密度增加;随时效时间的延长,点蚀电位、晶间腐蚀的临界点位和自腐蚀电位逐渐向负向变化.而点蚀电位和自腐蚀电位随时效时间呈抛物线变化,晶间腐蚀的临界电位则呈直线变化.  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全浸腐蚀实验,采用XRD,OM,SEM和EDS研究了Hastelloy C276和Hastelloy N合金在80%CaCl_2+20%CaF_2(质量分数)熔盐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astelloy C276和Hastelloy N合金均发生晶间腐蚀,其具体形式为Cr和Mo元素沿晶界发生选择性脱溶腐蚀.由于腐蚀层和腐蚀产物对元素扩散的阻碍作用,Hastelloy C276和Hastelloy N合金在熔盐中的腐蚀速率均逐渐减缓,其腐蚀失重C与腐蚀时间t符合C=Kt~n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敏化态304L不锈钢在0.5mol/LH2SO4+10(-3)mol/LCH3CSNH2溶液中晶间腐蚀存在两个敏感电位区间,一个是活化-钝化过渡电位区,另一个敏感电位区间的晶间腐蚀的临界电位值是1040mV(SCE),高于这个电位值,材料对晶间腐蚀敏感.用恒电位法可以评价材料晶间腐蚀的倾向,恒电位实验法测量的电流和电流-时间曲线的斜率越大,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8.
将电场处理技术应用于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3044,研究了电场对合金组织及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处理后合金耐晶间腐蚀能力得到提高,随电场处理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减小。在800℃、 6.4 kV/cm条件下,电场处理10 h后合金腐蚀速率为2.06 mm/a,与未经电场处理状态相比,降低幅度达37.33%。电场处理过程中合金晶内大量退火孪晶的产生,使原始大角度晶界与退火孪晶相交处原子重新排列,随电场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量的原始大角度晶界被取代,呈连续分布的合金元素贫化网络被隔断,导致腐蚀沟前进受到阻碍,从而改善合金晶界的腐蚀行为,提高合金耐晶间腐蚀能力。同时,电场处理促进合金中原子扩散,使普通大角度晶界两侧Cr、Mo等合金元素的贫化趋势降低,也是合金耐腐蚀性能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铝-锂合金腐蚀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铝-锂合金孔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SCC)及剥蚀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加工状态、热处理、显徽组织及腐蚀介质对一些铝-锂合金孔蚀及晶间腐蚀行为与SCC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同时报道了一些研究铝-锂合金剥蚀的新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氮对高纯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电化学、化学浸渍、俄歇电子能谱分析、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氮对高纯奥氏体不锈钢000Cr19Ni14耐敏化态晶间腐蚀和非敏化态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高纯奥氏体不锈钢加氮合金化(≤0.20%)基本上消除敏化态晶间腐蚀,敏化处理不会引起晶界贫铬;当氮含量不超过0.087%时,对非敏化态晶间腐蚀影响很小,而超过0.087%时,由于在晶界氮元素的偏聚以及氮化铬的析出加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