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区域水资源调控和配置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的计划调控与市场配置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二是实现两者协调的最佳化。运用系统动态相关的原则,通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多目标分析理论,提出区域水资源调控方案。利用系统模拟和优势技术,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在模拟水资源市场配置条件下的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最终提出一种较为实用的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四川水利着力加快构建完善区域现代化水网体系,强化区域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在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四川片区水资源状况、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构建完善建管运长效机制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四川水资源相对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人口、经济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水资源污染和生态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张形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提出实施节水战略和水资源保护战略,以对付水资源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巴州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巴州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只有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节水服务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的自然格局及开发利用格局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流域基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旱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旱区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它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定理战略及相庆的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系统是一个涉及水文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巨系统,尽管我们可以针对具本的农业水资源问题制定一些相应的战略,但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分配和高效利用,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来考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应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7.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干旱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区域之一,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干旱区振兴流域经济的重要保证.也是促使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基本特征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得出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强化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栾巍  唐德善 《治淮》2005,(1):7-9
一、研究背景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水资源相对集中开发利用的地区,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复杂、最激烈的地区,城市水资源是区域水资源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需水量的逐渐增加,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激烈,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城市水资源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且这种趋势将随着人类活动加强愈演愈烈。面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把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改变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有目的地调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设水资源循环经济型节约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系统的健康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In this study, analytical and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derived to delineate capture zone of a pumping well near a stream where a leaky layer exists between the aquifer and the stream. A groundwater regional flow is considered in the aquifer and allowed to have different angles with respect to the stream axis. Three critical pumping rates are introduced. At the first pumping rate, capture zone boundary tangent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quifer and the leaky layer; called the in-homogeneity boundary. At the second pumping rate, capture zone boundary tangents the stream boundary and if the rate is increased, a part of pumped water would be withdrawn from the stream. The third pumping rate, which may be smaller or larger than the other two,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t which stream water begins to enter the leaky layer; it may or may not be captured by the pumping well. Four different capture zone configurations (cases) a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pumping rates, groundwater flow directions, and leaky layer’s thickness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first three cases analyze hydraulic situations whereby capture zone does not reach the stream, and hence, no pumped water is withdrawn from the stream. With the lowest pumping rate in the first case, no stream water enters the leaky layer. It enters the leaky layer but not the aquifer in the second, and enters the leaky layer and the aquifer in the third case. In the fourth case, where capture zone boundary intersects the stream, the fraction of pumped stream water to total pumped water is delineated.  相似文献   

15.
16.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stream” and “river” is imprecise and vague despite the popular usage of the terms across disciplines for describing flowing waterbodie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named flowing waterbodies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we suggest a bank-to-bank channel width of 15 m as a working threshold in defining smaller “streams” from larger “rivers.”  相似文献   

17.
18.
台阶形陆架上孤立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孤立波在带有陡升台地的陆架上的传播,用MAC方法求解了二维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本文在以下几点,改进了东京大学提出的修正的网格标记法:1.给出交错网格的新的标号系统;2.推导出自由表面上非规则星的新的压力迭代公式;3.对流函数、压力和速度使用了三值悬旗;4.把一维Burgers方程的部分守恒形式扩展用于二维N-S方程。这些使得程序更简单和精确。计算结果证卖,物理上很好地解释了孤立波的传播,入射波分成了反射波和透射波,然后开始分裂、破碎。 本文计算结果与线性波理论的结果很一致,但后者不能给出波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