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薇  谭成翔  汪海航 《信息技术》2006,30(11):139-141
提出一种基于Libpcap,oSIP函数调用实现SIP数据包采集与解析的设计思想,并分别对Libpcap,oSIP的工作原理和SIP协议作简要说明,最后在此基础上简述SIP数据包采集与解析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一种优化的SIP信令网过载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信令交互进行研究,重点对引起性能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对每个报文随机决定接收还是拒绝的SIP信令过载控制算法的优化方案。利用仿真对优化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抑制吞吐量抖动,降低服务拒绝率,减小缓存队列的长度,缩短呼叫建立时延,能更好地适应高负载下对SIP信令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SIP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的相关知识,在其基础上探讨了SIP协议性能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中提出了基于基本呼叫流程的测试方案.并对方案中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问题作了深入分析,用这种测试方法能够支持大量的流媒体并发的测试,突破了对流媒体编译码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谭觅  王文胜 《通信技术》2012,(9):115-117
SIP信令安全机制的研究是整个SIP应用安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改进机制来保证SIP信令的安全性。该机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建立UAC与注册服务器间的TLS通道,结合HTTP摘要认证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双向认证,然后在SIP代理服务器之间实现IPSec加密,并利用之前建立的TLS通道,实现了会话建立阶段的全程加密。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谭洪川  孙建华 《通信技术》2012,45(8):56-58,61
在VoIP网络中,H.323协议在SIP协议出现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要实现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互通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简要介绍这两种协议的体系结构,进一步分析互通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H.323与SIP互通的网络结构模型,同时对互通所必须的信令网关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解决了两种协议之间的地址转换与映射、消息转换与映射、媒体能力协商等。经实践证明,该互通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公网地址短缺是网络通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结合SIP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采用特定域IP(RSIP)协议技术实现私网穿越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RSIP工作机制及对应用层SIP消息中路由地址和IP层报头地址翻译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初始会话协议(SIP),设计和实现了基于SIP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视频服务器和客户端。着重阐述了SIP模块的开发测试、实现过程,以及信令交互和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8.
SIP穿越NAT     
陆雪中  王闵 《电子科技》2004,(12):11-14
众多私有网络和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存在,给使用会话初始协议(SIP)实现端到端的通信造成了困难.文中对NAT技术和SIP技术、SIP信令及媒体流穿越NAT的技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1 IntroductionSincethefirstinvolvementin 1 995byVocal Tel,theInternetTelephoneor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 (VoIP)hasfoundworldwideusage ,bothcommerciallyandnon commercially ,whichismain lybasedonitscompetitiveadvantages:1 )deathofdistance (distancebecomeslesssign…  相似文献   

10.
NAT使得SIP端到端的通信变得非常困难,文章分析了几种SIP穿越NAT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NAT穿越方法SPNT(Shortest Path for NAT Traversal).其基本思想是根据SIP终端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判断终端所在网络的NAT类型,代理服务器对不同的NAT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SIP信令穿越,而媒体流的穿越则通过终端进行媒体地址的连通性检测,使终端之间能够动态的建立最短的媒体数据连接.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NAT的情况下,在应用层实现了对所有NAT的有效穿越,避免了单独使用某一方法而带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杜襄南  傅华明 《信息技术》2008,32(3):75-78,82
SIP协议是一个用于建立,更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它是IETF多媒体数据和控制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并借鉴了许多已有的Internet协议,具有简单,便于扩展和扩充等特点.主要讲述了SIP消息、SIP体系结构和呼叫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2.
廖明  胡灵光 《中国新通信》2008,10(21):17-21
SIP协议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支持移动性管理,包括终端、会话、个人和服务移动性功能。GSM网络的终端移动性存在与SIP协议描述的功能具有相似处,结合GSM的网络元素,本文最后提出在GSM网络中融进SIP网络元素。并在最后描述了简单的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从传输角度论述基于SIP的即时通信综合应用,以作者开发的下一代即时通信软件——COOLSIP为实例,分别从即时通信的声、文、图、形、数传输功能的5个方面,介绍了SIP协议实现即时通信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基于SIP协议的短波接入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电信网需要研究将包括短波通信系统在内的现有各种通信系统融合到统一的核心分组网中的方法,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论文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短波接入系统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和参考设计,可以为下一代网络融合短波通信系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是当今网络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MANET的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MAC)、路由等方面,对在MANET中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的研究较少。为了利用MANET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服务,需要将现有通信架构进行改造,使之适合MANET环境。因此需要利用会话发起协议(SIP)在MANET中构建一个应用层对等网络(P2P),实现多媒体通信。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MANET的P2P组网模型——MAP,并在MAP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的SIP组网架构——MASIP。MASIP可以兼容现有的SIP设施,可以同时提供传统SIP和MASIP的P2P服务,充分考虑了MANET的自身特点,避免了直接采用SIP或其他P2P架构的缺陷,可以提供灵活、随时随地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6.
VoIP系统凭借其低廉的话费和较好的语音质量,已经成为重要的电信业务,并有取代传统长途业务的趋势.许多组织研究并制定了IP网络上呼叫的协议标准,但有两种IP电话信令和控制标准最具有影响力.一种是ITU推荐的H.323协议,另一种是IETF的SIP.这两种协议代表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H.323是信令基于ISDN Q.931和早期推荐的H系列协议的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方法,而SIP是一种支持基于HTTP的IP网络的超轻量协议标准.本文,我们主要针对SIP和H.323的体系结构,可靠性,复杂性,可扩展性,可伸缩性以及支持业务类型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IMS对SIP协议的要求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张顺颐 《电信快报》2005,(10):44-48
IP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比较受认同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发起协议(SIP)是IMS的基本控制协议,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固网和移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文章就SIP在IMS中的基本应用、扩展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IMS中SIP信令典型流程阐述了SIP在IM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VOIP技术的蓬勃发展、IP电话应用的普及使SIP协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详细比较了目前广为流传的H.323协议与SIP协议,指出了SIP协议的优越性;介绍了SIP事物操作的详细过程;指出了SIP与软交换互通的方式。针对SIP在3G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给出了SIP作为IMS控制层的基本协议与RTP/RTCP,SDP,RTSP,DNS等协议配合共同完成IMS中会话的建立及媒体协商的详细过程。进一步论证了SIP协议在未来网络中的主宰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SIP的VOIP系统合法侦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SIP的VOIP属于分布式结构。在提出的模型中,侦听数据的获取涉及到SIP代理服务器和网关。在SIP代理服务器上获取信令数据,从网关上得到通信内容。所以,基于SIP的VOIP系统侦听的实现还涉及到代理服务器和网关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20.
针对SIP音视频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与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出了NAT穿越机制.现有的NAT穿透方案或者扩展性不好,或者未采用标准的协议栈,或者对移动性支持较差.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SIP协议穿越NAT机制(NATUT),采用使客户端主动修改SIP协议域值为NAT映射后的公网地址的方式,实现了SIP协议的通畅穿越NAT设备.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较好地解决了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