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铝盐混凝沉淀除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凌波 《水处理技术》1990,16(6):418-421
  相似文献   

2.
沛县地表水厂原水氟化物常年临近限值,为降低出厂水超标风险,基于水厂工况,采用多种铝盐[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作混凝剂,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和中试研究,对比分析了原水含氟量在1.0~1.5 mg/L时,不同混凝剂种类在投加量(以Al_2O_3计)为3.0~14.0 mg/L时的除氟效果。结果表明:水厂现用混凝剂PAC除氟能力有限,除氟率不高于12%,其除氟率与投加量对应关系不明显;AlCl_3和Al_2(SO_4)_3除氟能力相似,除氟率可达45%,且随着投加量增加而增大。更换混凝剂强化混凝的方案为水厂在应急除氟时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3.
硫酸铝混凝处理磷肥厂高氟废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探索某企业转炉煤气洗涤含氟废水化学沉淀、混凝沉淀及氯化钙、PAC联合处理最佳工艺及相应最佳药剂投加条件。以氯化钙、PAC及两段处理各药剂投加量为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工艺及投加条件对出水含氟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AC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该企业含氟74mg/L洗涤废水,出水氟浓度可稳定在10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部队勤务特点,以除氟为对象,设计并运行了电凝聚一膜滤组合工艺除氟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出水F~-质量浓度越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出水F~-质量浓度、电极组电阻和出水pH逐渐增大,跨膜压力达到临界值所经历的时间逐渐缩短.当原水F~-质量浓度为5 mg·L~(-1),HRT为10min,电流密度为51.02 A·m~(-2)时,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出水F~-质量浓度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利用pH为12的NaOH溶液浸泡受污染的膜组件,膜的运行周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硫酸铝混凝处理磷肥厂高氟废水时,硫酸铝耗量与水中F-浓度,pH值和废水体积三个因素密切相关,本建立了同时包含这三个变量的数学模型。Y1=V(C-10)×10^-3/-62.514+17.4089pH;Y2=V(C-10)×10^-3/172.548-16.0195pH。  相似文献   

7.
硫酸锌溶液中混凝沉淀降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挺  梅晶 《广州化工》2013,(24):84-85,117
利用硫酸铝对硫酸锌电解液进行除氟实验研究。探讨了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铝加入量和硫酸铝的投加方式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反应时间20min,硫酸铝加人量至少为3g/L和硫酸铝的投加方式为先加硫酸铝再加氧化锌调pH时,氟的浓度可降至29.79mg/L,达到锌冶炼企业对电解液中氟含量要小于50mg/L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膜淤塞对微滤的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微滤分离乳化含油废水的研究,利用微滤过程中膜淤塞的特点,显著地提高了油水的分离效率,同时维持较高的水透过率。文章讨论了油水分离的机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流体中适当的油粒粒径分布,是获得较好分离效果的重要条件。本研究表明了在一定下,可以用水透过率较高、操作成本降低的微滤取代超滤。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聚硅硫酸铝铁混凝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混凝剂聚硅硫酸铝铁(PSF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混凝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原水pH、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等因素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Al2(SO4)3混凝除磷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SFA可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TP含量,当投加量为36mg·L-1时,可以使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从1.51mg·L-1下降到0.32mg·L-1,出水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2009规定的TP排放一级标准;PSFA混凝除磷适宜pH为6~10;PAM可以有效提高PSFA混凝除浊和除磷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PSFA比PAC、PFS、Al2(SO4)3具有更好的混凝除磷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过程中出现的极板钝化以及滤膜污染问题,以除氟为对象,研究了超声电凝聚工艺除氟和超声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探讨了超声波对于除氟效果、极板钝化和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超声波能延缓极板钝化,提高除氟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功率越大,效果越好;而不适宜的超声条件对于延缓膜污染,增大产水量,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铝去除给水中腐植酸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勤  肖锦  朱云 《工业水处理》2000,20(5):18-20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硫酸铝对给水腐植酸的不同混凝处理作用,探讨了pH值、投药量影响混凝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硫酸铝生产食品级硫酸铝铵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朝晖  张景香 《无机盐工业》2001,33(4):25-25,44
介绍了用一种可拆卸式结晶桶、省去传统工艺中离心及分离工序,生产食品级硫酸铝铵的新工艺。其优点是一次性设备投资少,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铝絮凝黄腐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黄腐酸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值及絮凝剂用量等因素对絮凝效果影响的研究,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最终得到一个有较好絮凝效果的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介绍膜法脱硝技术在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循环经济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该技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连续微滤膜技术深度处理炼化废水效果的几个因素,如操作压力、进水温度、进水流速等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了连续微滤膜污染的清洗效果.将传统工艺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连续微滤深度处理,可使连续微滤出水的SDI15<3.0,浊度<0.5 NTU,CODCr<55 mg/L,该水可以作为工艺用水回用,同时可作为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用反渗透做进一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淄博东岳氯源有限公司28万t/a离子膜法烧碱装置膜法除硝系统运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聚合硫酸铁铝的制备及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开仕  曾凤春 《无机盐工业》2005,37(10):44-46,55
以废铁屑、废硫酸和铝质易拉罐废料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硫酸铁铝(PFAS),研究了投加量和pH对PFAS混凝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制备条件为:硫酸业铁与硫酸的相对用量55:5(质量比)、硝酸铝用量2.8%(质量分数)、硫酸铝用量4.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50-60min、搅拌速率250-300r/min、操作压力0.1 MPa时,得到的PFAS具有最好的性能,用其处理高浊度工业废水明显优于市售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预处理+微滤工艺处理电厂的洗煤废水,研究了混凝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絮凝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AFC的投加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废水中COD、悬浮固体、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98%、95%。PAFC混凝处理将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降低了39.2%,其中滤饼层阻力降低了68.7%,膜孔阻塞阻力降低了59.1%,但是浓差极化阻力升高了138.4%。PAFC混凝处理减轻了膜孔阻塞和滤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19.
硫酸铝对黄腐酸絮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励军  张辉 《化学工程师》2004,18(11):63-64
本文通过对标准黄腐酸主要官能团的分析测定及标准黄腐酸硫酸铝絮凝物中铝离子含量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絮凝过程中Al^3 与黄腐酸的交联型式可以近似得认为是1:1型式;铝离子与黄腐酸的主要官能团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化学计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膜法除硝生产运行情况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  徐勇 《中国氯碱》2011,(2):19-21
介绍了膜法除硝装置的生产工艺运行情况及对运行中出现问题的改进措施.运行情况表明,膜法除硝是清洁工艺且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