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为加深对玻璃钢化过程的认识,提高工艺参数调控的合理性,建立了钢化炉加热段中玻璃板加热升温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分析.玻璃厚度、表面辐射率、加热方式对玻璃板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计算得到的不同厚度的玻璃板加热到既定温度所需时间与工厂生产实践的数据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加热Low-E玻璃宜采用对流辐射加热模式,对流传热系数应控制在50W/(m2·℃)左右.加热初期,玻璃板内的温差可达82℃(对6mm厚玻璃),采用双室式加热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了TiNx/Ag/TiNx低辐射膜,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低辐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低辐射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Nx薄膜可对膜系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当膜系的TiNx保护层厚度为32nm、内层TiNx膜厚为16nm(氮气流量为55sccm)、Ag层厚度为16nm时,制备的低辐射膜系具有优良的透过率、低辐射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汽车后挡玻璃银加热线的耐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i2O3-B2O3-SiO2系和PbO-B2O3-SiO2系材料制备出不同软化温度(Tg)的玻璃料,利用各种玻璃料配制汽车加热线银浆料,研究了玻璃料Tg、玻璃料含量、氧化物掺杂等对银加热线耐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料Tg和玻璃料含量是影响银加热线耐酸性的主要因素;不同材料体系的玻璃料,若Tg相同,则银加热线耐酸性差别不大.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烧成后银膜的表面结构发现,银加热线的致密性是影响银加热线耐酸性的关键因素,而玻璃料的含量和Tg直接影响银加热线膜的附着力和致密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TO(SnO2:F)低辐射镀膜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柱状晶体结构的TiO2薄膜,获得双层结构FTO/TiO2镀膜玻璃样品.研究了TiO2薄膜厚度对FTO/TiO2镀膜玻璃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低辐射性能以及透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TO/TiO2镀膜玻璃样品光催化活性随着TiO2薄膜厚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在TiO2薄膜厚度为300 nm时光催化活性最佳;低辐射性能随着TiO2薄膜厚度的增加而下降,但TiO2薄膜厚度为300 nm时仍然具备一定的低辐射性能;透光性能与TiO2薄膜膜厚的关系不大,可见光透射比保持在72%左右;表面平均粗糙度约为1 nm,表面光滑,不易沾染油污灰尘.该镀膜玻璃在保证低辐射建筑节能和透光的前提下,兼具光催化自清洁功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的隔热功能、隔热原理、结构特征和测试方法以及各种制备方法 ,讨论了低辐射镀膜玻璃在节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低辐射膜玻璃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燮昌 《真空》2003,(2):1-6
最初开发的Low-E玻璃主要用于寒冷地区,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但是由于双银Low-E玻璃在保持较高透光率的同时,又能反射阳光红外部分的能量,所以它亦能用于温暖地区,以节省空调的费用,本文介绍一种最新开发的基于Twin-Mag技术溅射沉积TiO2和Si3N4的新的Low-E镀层,这里采用高折射率的TiO2作为底层是为了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而且玻璃呈中性颜色色,另外,采用Twin-Mag制备的TiO2膜表面非常光滑,为底层是为了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而且玻璃呈中性颜色,另外,采用Twin-Mag制备的TiO膜表面非常光滑,因而改善了银膜的导电率,顶层的Si3N4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它确保了整个镀层具有良好的机械耐久性。本文还对基于TiO2/Si3N4的单银Low-E和基于ZnO的双银Low-E镀层这间的特性进行比较,近年来,由于汽车设计者大量采用了大面积而且更为倾斜的风挡玻璃,因此在汽车中降低阳光辐射的需求已日益增加,由于Low-E玻璃能够反射太阳能量,所以用它作为汽车风挡玻璃是一个降低车厢温度的有效方法,目前大量生产低成本,高性能的Low-E风挡玻璃的途径就是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先在平板玻璃上镀膜,然后再送去弯曲,层压和回火,然而这种镀层必须能够承受冷端处理和加热到玻璃弯曲点的温度,同时还要保持原有降低阳光辐射能量的性能不变,目前在国外已经开发了这种可热处理的Low-E玻璃,这对于当今汽车和建筑工业来说有着广泛的用途,为了获得镀层的高温耐久性,各个涂层都必须是非常致密而且没有空隙,为此,所有透明层都是采用Twin-Mag技术来进行溅射沉积。  相似文献   

7.
王晓光  赵新宇 《真空》1996,(6):23-26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对氧化不锈钢膜、金属Ti膜、TiN膜和TiOxNy膜在不同工艺和不同组合条件下形成的两层膜系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及有关组份进行了测试分析,阐明了该种方法及该种系列工艺条件下镀制热反射玻璃镀膜的性质,提出了此工艺条件镀制两层膜系热反射玻璃镀膜的最佳组合工艺。对有关工业生产中实施工艺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钴薄膜,利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衬底材料分别为单晶硅、K9玻璃以及Tou玻璃的钴薄膜内部的超快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用80mW的泵浦激光脉冲加热不同厚度、不同衬底的钴膜时,电子的加热时间不变,均为0.1344ps;而电子的热化时间则会发生变化,且与薄膜厚度和衬底材料均有关。另外,在电-声子发生非平衡弛豫阶段,对于不同衬底材料的钴膜,其瞬态反射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法制备显示器件用化学钢化玻璃基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显示器件用超薄钠钙玻璃、铝硅玻璃、硼硅玻璃基板作了化学钢化增强处理,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玻璃化学钢化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变化,研究了玻璃经化学钢化处理后的翘曲度变化,用钢化玻璃全自动表面应力仪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的玻璃基板经化学钢化不同时间后的表面应力和应力深度的变化,并对3种不同玻璃化学钢化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化学钢化玻璃的表面粗糙度均提高,钠钙玻璃经化学钢化处理后翘曲度会提高,而铝硅玻璃和硼硅玻璃经化学钢化处理后翘曲度不变,铝硅玻璃最容易化学钢化.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大多数提高玻璃幕墙节能保温性能的工程主要措施是采用镀膜玻璃、Low-E玻璃、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及隔热断桥铝型材降低结构传热系数K、消除结构体系"热桥"、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减少开启窗扇面积、提高其密封性等。总之,尚停留在消极设防的设计思想阶段。  相似文献   

11.
掺Er3+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的提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摩尔组分百分比为70TeO2-20(ZnO、WO3,AlO1.5)-9NaO0.5-1ErO1.5的碲酸盐玻璃样品.测量了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用差热分析方法(DTA)测试了玻璃的热稳定性.结合Judd-Ofelt理论和McCumber理论分别计算得到了三种玻璃样品的强度参数Ω1(t=2,4,...  相似文献   

12.
Mg65 Cu25 Gd10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关系到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实用性及发展前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预先低温弛豫处理后Mg65 Cu25 Gd10非晶的特征转变温度和晶化激活能,分析了低温弛豫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其晶化激活能、频率因子、反应速率系数进一步说明此非晶的晶化过程。同时,通过比较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发现非晶压缩性能受非晶稳定性影响不大,抗压强度下降很小。但其断裂方式及断面微观特征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Crystallization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under non- isothermal conditions with samples heated at several uniform rat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the crystalline temperature (Tc) and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Tp) on the composition and heating rate (β) has been studied. For a memory/switching material,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ease of glass formation a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variation of Bi content. From the heating rate dependence of Tg,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glass transition (Et) has been evaluate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Kissinger’s approach and are interpreted using the chemically ordered network model (CON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玻璃微珠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当玻璃微珠含量为10 %时, 增强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达到最大; 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增强的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提高幅度较大, 起始分解温度和峰值分解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SEM、XPS 和EDS 分析表明: 增强泡沫塑料的泡孔密度增加、泡孔直径变小, 玻璃微珠表面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粘结状况良好, 玻璃微珠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这些因素是造成玻璃微珠增强泡沫塑料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具有较大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铅-钡-铝磷酸盐玻璃的热性质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差热分析和热机械分析研究了一种新发展的铅-钡-铝磷酸盐玻璃的热性质,表明这种玻璃的熔化温度低,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也较低,热膨胀系数大.这种玻璃的红外光谱的特点:在近红外区有一很弱的水分吸收带,在中红外区没有P=0特征吸收带,在远红外区的三个吸收带,指示玻璃中三种金属阳离子在它们的氧笼中的振动.  相似文献   

16.
封接玻璃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主要组成部分, 封接玻璃应同时具有适宜的热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与电池元件有良好的粘合能力, 防止SOFC在运行过程中气体的泄漏, 并保证玻璃在IT-SOFC工作温度及氧化气氛或燃料气氛下长期运行的热稳定性和封接玻璃与其它电池元件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本文综述了关于IT-SOFC封接玻璃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从玻璃特性和封接玻璃与元件之间的界面反应的角度, 讨论封接玻璃的组分-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当前IT-SOFC封接玻璃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硼锂二元体系玻璃,并利用UVPC、NMR和DSC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锂含量对玻璃透过率、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酸盐玻璃中引入少量Li2O,[BO3]三面体会向[BO4]四面体转变,使玻璃的网络结构有所加强,热稳定性提高,且玻璃中非桥氧数量降低,紫外透过率升高;当加入过量Li2O时,产生断网结构,玻璃稳定性逐渐下降,非桥氧数量增加,导致紫外透过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真空镀膜玻璃技术的新成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东 《真空与低温》1999,5(4):229-232
孪生磁控和旋转磁控阴极相对于平面磁控阴极的优势及对镀制Low - E 膜及ITO 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o-Zr二元相图上4个共晶点成分配方Co90Zr10、Co53Zr47、Co35Zr65和Co21Zr79在球磨条件下的非晶态合金形成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DTA)对粉末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4种配方在一定的球磨时间内都能形成非晶态合金,其中非晶形成能力最强的为Co35Zr65。DTA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系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球磨时间对非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球磨时间过长,使形成的非晶态合金粉体反而向晶体转化。  相似文献   

20.
Thermal expansion measurements are reported for a number of as-cast Al-Si eutectic alloys including a Sr-modified alloy which gives nearly spherical Si particles. The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by heating and cooling over repeated temperature cycles between room temperature and 500°C. In general, lower expansivity values were measured on the cooling cycle as compared with the heating cycle, resulting in a net positive permanent deform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described for the thermal expansivity of a concentric-spheres model for a Si particle contained within an Al matrix. The effect of plastic flow in the Al is included. Overall, the predictions show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expansivities.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are of the same order as that which is predic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measured increase in expansivities is smaller than calculated. The latter effect is explained by the decrease in expansivity which results from an increasing solid solubility of silicon in aluminum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Thermal Expansion Symposium, December 8–10, 1986,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U.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