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靳学昌  高珺  李岩  陈将俊  刘春静  赵宁 《材料导报》2021,35(z2):294-297,317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在电子、通信、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MLCC铜端电极对MLCC的性能起到关键性作用.探究了玻璃粉体系对ML?CC铜端电极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尺寸的玻璃体系对铜端电极的组织结构及耐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nO?B2 O3?SiO2体系制备的端电极烧结后在端电极与瓷体之间界面处形成较厚的过渡层,这有利于提高端电极在瓷体上的附着力,但端电极表面出现玻璃泡结构,不利于后续的电镀工艺.降低ZnO?B2O3?SiO2体系玻璃粉尺寸,烧结后界面处形成更厚的过渡层,但端电极表面出现了更多的玻璃泡.向D50为1.5μm的ZnO?B2 O3?SiO2玻璃粉制备的浆料内加入一定量的BaO?ZnO?B2 O3体系玻璃粉,烧结表面的玻璃泡结构经镀液腐蚀后消失,有利于镀层均匀附着在端电极上,从而更适合MLCC用铜端电极浆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采用Na2O-B2O3-SiO2系统玻璃制备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方法,采用SEM、BET和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纳米多孔玻璃介质的微观结构和相关性能,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多孔玻璃孔径的影响,制备出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介质,为研制高密度空穴点阵生物芯片载体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3-SiO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并通过成型烧结工艺制成多孔材料,对比研究了样品在动态和静态2种体外模拟实验系统中的材料矿化沉积,通过测量溶液pH值,Ca^2 浓度,及样品的XRD、SEM、FTIR测试,证明了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可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在2种模拟系统中表面都有碳酸羟基磷灰石生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BaO-B2O3-SiO2玻璃中钡离子在水中的析出,通过硫酸处理法对玻璃粉体进行了表面修饰,在玻璃粉体的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BaSO4,从而阻断了钡离子与水的接触途径,使玻璃粉体更容易制备稳定的水基流延浆料,操作简便,且无毒副作用。研究发现生成的BaSO4层的厚度与硫酸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相关;硫酸钡层明显提高了玻璃粉的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5.
Sol-Gel生物活性玻璃降解性能及矿化沉积的体外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并通过成型、烧结工艺制成多孔材料,样品在体外模拟实验系统中进行材料降解性能研究.通过测量溶液pH值、Ca2 浓度及样品的XRD、SEM、FTIR测试,认为生物活性玻璃本身发生降解的同时表面有一层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生成.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研究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成玻化程度.将玻璃粉配成玻璃浆,印刷、烧结在硅片上制成试样,对其进行XRD检测,结果表明玻璃粉能很好地穿透减反射膜形成欧姆接触.另将该系玻璃粉配成太阳电池正面银浆,印刷、烧结在硅片上制成电池片,并测试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电阻Rs<0.006Ω,其中配方为65% PbO-17% SiO2-4% B2O3-6% Al2O3-7% Bi2O3-0.8%Sb2O5-0.2%NH4NO3(质量分数)的玻璃粉制备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7.72%.  相似文献   

7.
以7.4Na2O-29.4B2O3-63.2SiO2-1TiO2(wt%)为玻璃组成,通过热处理、酸溶液浸析的方法制备了平均孔径为91.4 nm、比表面积为13.786 m2/g、孔容为0.3150 cm3/g的无裂纹多孔玻璃基片(20×20×1.5mm),采用压汞仪等测试分析了酸浸析浓度、酸浸析时间及酸浸析缓冲剂对多孔玻璃孔结构和基片碎裂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多孔玻璃的显微结构,发现以0.5 M HCl/24h及饱和Na2B4O7为酸浸析缓冲剂,可有效防止多孔玻璃碎裂,提高成品率,可为大孔径的片状多孔玻璃的发展和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无碱玻璃粉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保温泡沫玻璃。采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泡沫玻璃气泡结构、表观密度、气孔率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泡沫玻璃的表观密度呈下降趋势,平均孔径会逐渐增大,以致产生连通孔现象。当烧结温度为94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制得的泡沫玻璃表观密度为0.46g/cm3,抗压强度达3.81 MPa,吸水率为0.41%,孔径为1~3mm的气泡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严子迪  冯可芹  陈长鸿  税玥 《材料导报》2018,32(16):2763-2767
利用高钛高炉水淬渣和废玻璃粉为基础原料,以CaCO_3为发泡剂,Na2B4O7·10H_2O为助熔剂,Na_3PO_4·12H_2O为稳泡剂,通过"一步法"烧结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研究了La_2O_3的添加对微晶泡沫玻璃物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a_2O_3对晶相种类改变不明显,但会提高晶化程度。随着La_2O_3添加量由0%(质量分数,下同)增至1.5%,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孔径减小,晶粒由粒状变为短棒状,微晶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升高,气孔率、吸水率和导热系数降低。La_2O_3添加量继续由1.5%增至3.5%,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孔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变小直至呈现无规则形状,微晶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降低,气孔率、吸水率和导热系数升高。当La_2O_3添加量为1.5%时,所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CaO-Al2O3-SiO2玻璃为基体,以石墨为发泡剂,制备硅灰石基泡沫微晶玻璃,研究了玻璃中引入ZnO和增加CaO含量对析晶与发泡的影响.结果表明,ZnO可降低发泡过程中假硅灰石晶相的析出量,促进玻璃粉与发泡剂混合物的烧结,降低发泡剂在较低温度下的损耗.提高CaO含量,样品结晶度增大,相同温度下玻璃的粘度增加,发泡效率降低.原料中ZnO加入量6wt%、CaO含量为18wt%的CaO-Al2O3-SiO2玻璃粉,较低温度下烧结充分,发泡剂损耗相对较少,在1000℃的发泡温度下可获得气孔率高的泡沫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1.
12.
用 Na_2O-CaO-B_2O_3-Al_2O_3-SiO_2系玻璃以制备微孔玻璃。微孔玻璃的孔径大小、分布和比表面与原始玻璃的组成、分相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热历史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制成孔径为50~3000(?)、比表面为10~150m~2/g 的微孔玻璃。  相似文献   

13.
以钠钙硅系统玻璃为基体,以氟硅酸钠作为乳浊剂,利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乳浊玻璃。采用SEM、XRD和透过率测试分别对其微结构、析晶及乳浊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讨论了B2O3对乳浊玻璃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B2O3可有效控制玻璃的析晶尺寸和析晶密度,有利于制备出微结构均匀、乳浊程度可控的乳浊玻璃,其主晶相为CaF2。B2O3的引入可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且随着B2O3引入量的增加乳浊玻璃的晶粒密度、尺寸相应减小,乳浊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TeO2-Nb2O5系统玻璃的成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eO2是一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优良、但无法单独形成玻璃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系统,Nb2O5的引入有利于获得均匀而稳定的碲酸盐系统玻璃.研究发现,Nb2O5的引入会改变TeO2-Nb2O5系统玻璃中Te4 、Nb5 的配位数,进而对玻璃的结构和成玻能力、稳定性以及析晶性能均产生明显的影响.含有20-30wt%Nb2O5的碲酸盐系统玻璃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exhibit many uniquproperties, inclu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higstrength, high elastic deformation, low Young's modulus) ,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logic compatibilitas well as homogeneousness in structure[1,2]. But monolithic BMGs fail by shear localization with almost nmacroscopic plastic strain, limiting their use as structuramaterials[3]. However, Conner et al.[4] have compiled extensive literature documenting high bending duct…  相似文献   

16.
以无机盐为原料制备钇稳定的氧化锆超滤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无机盐ZrOCl·8HO和Y(NO·6HO为原料,以溶胶-凝胶技术路线,在多孔氧化铝支撑体上成功地制备了记稳定的氧化锆(YSZ)陶瓷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用沉淀、胶溶、成膜的溶胶-凝胶技术,不能制备表面无龟裂的YSZ膜.沉淀用共沸蒸馏法干燥,得到高分散性的YSZ粉体,再用超声法制备YSZ氧化物胶体,通过浸渍成膜,SEM分析证明,YSZ膜表面无明显缺陷.室温氮气渗透实验进一步证明,膜结构完整.用等温氮吸附实验测定了无支撑体膜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平均孔径约为6nm.用激光散射技术测定YSZ胶体粒子平均半径为116nm,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胶体粒子由大小约为20nm的晶粒组成.  相似文献   

17.
王德平  黄文旵  周萘  姚爱华  宁佳  刘欣 《功能材料》2007,38(2):302-304,307
以硼硅酸盐玻璃粉为原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高孔隙率的网眼多孔支架.应用XRD、SEM及ICP-AES等对硼酸盐生物玻璃粉末在生理模拟液中的降解性能、生物活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硼硅酸盐生物玻璃的降解性和生物活性与材料的组成配比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玻璃的组成有效控制材料的降解性和表面形成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态.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作为硬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球磨时间、固液比、料球比和磨球尺寸与级配对太阳能电池银浆用玻璃粉粒度及形貌的影响,并将其与一定比例的银粉、有机载体配制成导电银浆,印刷、烧结在硅片上形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测试了其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玻璃粉用作正面银浆粘接剂时,其最佳的行星球磨工艺参数:球磨时间为4h,固液质量比为1∶0.8,料球质量比为2.5∶1,磨球级配w(大)∶w(中)∶w(小)为3∶2∶1。此时,制备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为7.15mΩ,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6.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