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回顾了河南油田建成投产以来,计算机应用方面所发生的可喜变化,着重阐述了计算机全面推广应用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根据计算机应用发展方向,结合河南油田的实际,扼要了河南油田“九五”期间计算机应用的总目标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正> 河南石油勘探局计算机办公室组织开发的《河南油田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于1992年开发完成。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1993年3月通过了河南油田局级科技成果鉴定。 该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先进技术,系统研制、开发了规划、计划、统计3个子系统的勘探、基建、生产等11个功能模块和综合管理、通信两个独立模块,覆盖了计划系统中除中长期规划外的所有管理业务,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规划制作、计划编制调整、统计自动化、基础数据和文档资料图纸的管理,基本满足了计划系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河南油田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高浓度大段塞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聚合物驱技术。到2010年底,河南油田化学驱工业化动用地质储量6297.7×104t,累积增油153.4×104t,化学驱产油量占整个河南油田油产量的22.3%,为产量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河南油田今后的工作方向是扩大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范围,改善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效果,系统开展复合驱技术的研究和矿场应用,更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从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及河南油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确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简要分析了河南油田发展战略的形成思路;明确提出了河南油田树立五种新观念、建立五大新机制,确定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总体发展战略,及油气资源、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企业文化五大战略,从而明确了河南油田“十五”后三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石油企业作为资源性行业,如何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围绕着河南油田的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介绍了河南油田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实现河南油田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推进河南油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油田“十五”后三年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及河南油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确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简要分析了河南油田发展战略的形成思路;明确提出了河南油田树立五种新观念,建立五大新机制,确定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总体发展战略,及油气资源,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企业文化五大战略,从而明确了河南油田“十五”后三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第一套无线随钻测量系统首次在70526钻井队施工的大斜度、双靶芯张1401井投入现场应用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河南油田已掌握了控制大斜度井井眼轨迹的关键技术。 这套无线随钻测量系统是河南油田2000年底从美国引进的。为及时运用新技术,油田还派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无线随钻技术。据了解,无线随钻技术处于国际钻井行业先进水平,能够通过泥浆脉冲信号,适时将井斜角、方位角、地磁倾角、磁场强度等井眼参数,准确传送到专用显示屏上,并通过计算机解码获得所需的井眼转变参数。过去,该油田这一项目均是高价聘请外油田专业队伍施工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原油脱水应用PLC和DCS系统实现了连续控制。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及工艺控制流程、PID算法的实现,阐述了PLC和DCS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的实现。实践证明PLC和DCS系统的成功运用提高了河南油田原油脱水的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油田已建砖混结构建筑顶层墙体的裂缝形式进行了调查,认为是温度应力和设计缺陷、施工不当所致,为此创造性地提出了油田砖混结构建筑顶层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并应用到河南油田第二批经济适用住房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综合考虑了地层供液、抽油及抽油负荷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套抽油井参数优选法。在河南油田应用后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果,现已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1.
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劳务用工普遍出现“一少”、“一多”两大难题。“一少”即一线操作工老化现象突出,年富力强的技能人员少;“一多”即二、三线臃肿,固定工中的富裕人员多。只有引入外包机制,实施精减、转化、分流,积极稳妥地消化固定工冗员,解决出现的“一少”、“一多”问题,逐步向管理型企业迈进,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法施工。  相似文献   

12.
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是“甜点”的识别和预测,为探索海上少井、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及成因,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利用岩心观察,铸体、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孔渗测试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X气田“甜点”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甜点”定义进行探讨,并根据理论产能、物性、孔隙结构和束缚水含量将“甜点”分为3类:Ⅰ类“甜点”为高产气藏,以Ⅰ类孔隙结构为主,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22%~57%;Ⅱ类“甜点”为中产气藏,储层中主要发育Ⅱ类孔隙结构,其次为Ⅰ类孔隙结构,少见Ⅲ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Ⅲ类“甜点”为低产气藏,主要以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发育少量Ⅳ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认为Ⅰ类和Ⅱ类“甜点”能够实现现阶段经济有效开发,Ⅲ类“甜点”为后期开发的“潜力层”。研究认为,埋深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4 000 m以深基本不发育Ⅰ类和Ⅱ类“甜点”;沉积环境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内因;事件性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Ⅰ类和Ⅱ类“甜点”的重要影响因素;溶蚀作用是Ⅲ类“甜点”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是研究区气藏“甜点”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西部天然气工业发展经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气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一般都是“上下游”一体化。我国中西部六大油气田具有巨大的天然气生产能力 ,实现天然气工业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坚实可靠的资源保证 ;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大市场 ,生产和消费市场之间的价格差比较适宜。实施“西气东输”、“陕气进京”等输气工程项目 ,是把天然气生产企业与消费市场联系起来的关键。中西部天然气生产区远离东部消费市场 ,目前应实行从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到运输再到最终用户的“前向一体化”经济模式。参 3  相似文献   

14.
试论“盆”“山”的耦合和脱耦及其运动学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山"耦合和脱耦基于中国大陆是一个经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因而盆地演化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而提出,其核心是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包括用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造的序列和用造山带古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古构造-古地理的重建,并采用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盆地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以造山作用为主线,在给予时间约束后,从4个方面(挤压与拉张空间上互为依存、走滑断裂的转换作用、深部过程的制约和构造逸脱)研究了"盆""山"的耦合特征及其运动学。文中以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为例分析了"盆""山"脱耦的运动学,提出认识东、西两部侏罗纪以来的分异是理解印支期"盆""山"关系解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试论"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学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盆"山"耦合和脱耦把造山作用和盆地发育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有3个方面需要讨论:1)空间关系上,要在确定一个时间段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盆"山"系统;2)两套分类体系并用,在"正序"的研究和区域的研究中采用理性的系统分类,在"反序"的和局部(主要指油气藏)的研究中以应用性的分类为主;3)以造山带和盆地研究近年里形成的成功方法为基础,努力汲取各种新知识,将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自身,包括其方法学,不断开拓新领域,将可能成为中国大陆油气勘探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对传统统计与现代统计的对比、分析后认为,作为石油企业重要管理手段的统计,在支持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将会发生八大方面的变化,带来八大观念的转变:一是统计成为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应树立“大统计”观念;二是统计信息范围扩大,应树立“大信息”观念;三是统计非定期调查和统计抽样调查方法越来越重要,应树立“大调查”观念;四是统计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应具有“大网络”观念;五是统计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职能的发挥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具有“大监控”观念;六是统计基础工作向国际标准靠拢,应具有“大基础”观念;七是统计自我评价逐步完善,要接受“大评价”观念;八是统计需要复合型人才,应树立“大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勘探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解放思想、创新认识、大胆转变勘探思路”是取得突破的前提、“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是取得发现的关键、“勘探开发一体化”是提高整体效益保证的认识。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科学勘探”的思路,强调了“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评价”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十一五”勘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近期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Inorganic geochemistry: applications to petroleum geology", by D. Emery and A. Robinson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composition of clastic sediments" , edited by M. Johnsson and A. Basu
"Micropalaeontology and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 edited by M. D. Simmons
"Geologic log analysis using computer methods" , by J. H. Doveton
"Geophysical methods in geology" (2nd edition), by P. V. Sharma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 edited by K. Pye  相似文献   

19.
1942年阿尔奇(Archie)根据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测量结果,首先提出了胶结指数的概念,并确定纯砂岩地层m=2,a=1。1952年汉布尔(Humble)提出m=2.15,a=0.62。根据我国3个地区5个油田实验室测量的结果,发现m和a值变化很大。利用含水饱和度方程来评价油、气、水层,其中需要正确的m和a值的数据。为此,提出了确定参数m和a值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Introduction to the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North Sea": 3rd edition, edited by K. W Glennie.
"Petroleum and tectonics in mobile belts": edited by J. Letouzqv
"Thermal history of sedimentary basins": edited by N. D. Naeser and T H. McCulloh
"New Perspectives in Basin Analysis": edited by K. L. Kleinspehti arid C. Paola
"Physical principles of Jedirneritology": bv K. J Hs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