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生态措施对河道水质净化的效果,本文通过生态河道、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池三种修复措施对山东乐陵漳卫新河水质净化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池去除TP效果最佳,而人工湿地则对COD和TN的去除效果最佳;生态池和人工湿地对水力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去除率与水力负荷的相关性不大;综合修复系统、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池的出口,COD和TP浓度与污染负荷呈正相关,TN的浓度则与污染负荷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设汾河生态湿地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湿地公园,全长2.4 km,建设面积120万m2,其中生态湿地面积60万m2,绿地面积50万m2。从汾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满足河道的水利功能和河道湿地的形态规划以及湿地的河岸空间规划角度提出了生态湿地的规划设计思路,为建设河道生态湿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灌河沿线分布多个城市和乡镇,为保证河道水质,针对不同河段污染特征及场地条件,沿线分别布置支流汇入口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滩地溪流湿地、入河排污口生态湿地等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人工湿地。为验证人工湿地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采用MIKE21模型对灌河进行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对比分析了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前后灌河控制断面水质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对沿线生活污水排放口、支流汇入口、面源污染排放区等设置人工湿地,能够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人工湿地在改善河流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河道治理工程需重新审视人类对河道的干预,应坚持"遵重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河流健康生命为前提,提倡用生态工程技术保护河岸,维持水域、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湿地是位于水域和陆域的过渡性地带,河道整治是治理水域和陆域过渡性地带的工程措施。以洞头县状元岛河道水系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生态湿地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方翠 《山西水利科技》2011,(1):70-71,76
人工湿地是一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汾河人工湿地采用了潜、表流混合湿地处理汾河里的污水,通过汾河流域生态的治理修复与保护,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对河道水质部分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成为保护河流生态的迫切需要。从“生态治河”的理念出发。立足河流生态现状,引入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河道水体自我修复功能,在对汾河中下游河道进行治理的同时,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蒋沟河位于焦作市高新区长济高速焦作南出口,穿越迎宾路,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大沙河支流,2012年列入中小河流治理,由于上游经过博爱县城,沿途有城乡生产生活用水排入河道,河道水质较差,因此结合焦作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通过蒋沟河迎宾路两侧生态湿地的建设,净化河道水质,改善焦作市长济高速焦作南出口水生态环境。蒋沟河迎宾路两侧生态湿地工程位于迎宾路上游518 m,下游682 m,全长1.26 km,包括河道边坡整治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湿地两侧绿道工程、液压坝工程,主要任务是调蓄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8.
戴光鑫  朱爱华  朱刚 《陕西水利》2022,(3):93-95,100
针对某河道现状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对河道河口~大闸段河道建立水质模型,选择两种工况进行水质模拟分析,从而了解河道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时段水质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水质模型分析结果提出该河道水质保护的措施,即目前只有通过湿地建设,采取工程建设和湿地植物的选配两种方法结合来快速有效、改善河道现状水质,解决河道目前水质污染.本次河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永定河直接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污染物总量,在黑土洼人工湿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选取永定河引水口和湿地退水渠两个典型监测断面,取样采用标准化方法分析.重点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官厅水库水质净化及水环境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季节变化会影响湿地的处理效率.该研究为北方地区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河道微污染水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岸边湿地和河口湿地的多样生物处理外源污水、河道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处理内源性污染、改性膨润土覆盖河道底质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对嘉兴秀洲典型城市重污染河道和睦桥港进行了治理,修复工程实施后水质明显好转。以湿地植物、水体中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河道底质修复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是一种成功技术,可以为城市同类河道水质改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宁波市居民供水安全,在水源水库入库口建设了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共分为两期.通过研究湿地建设背景、湿地构成、湿地运行效果等,分析生态湿地对水库水质影响的结果表明,复合生态湿地不仅能够有效脱氮除磷,抑制藻类生长,而且通过植物-微生物协同作用能够消除村落与农业面源污水带来的农药、抗生素等微量持久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种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口是中国第1大河流入海口,滩涂辽阔,食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和最具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长江口不仅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也是亚太候鸟迁徙的主要驿站。近几年出现了将大量滩涂湿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如何有序开发长江口滩涂资源,合理保护长江口湿地,对于维持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长江口水环境、水生态、湿地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从维护长江口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呼伦湖湿地生态干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地干旱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干旱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呼伦湖湿地最湿润值出现在1971年8月,表现为极端湿润,最干旱值出现在1982年11月,表现为中等干旱。  相似文献   

14.
黄河入海水量及其流量过程对保障其河口三角洲生态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演替特点,认为该区生态关键期为5~9月;分别分析了黄河渔洼以下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陆域湿地、河流湿地和近海湿地等重要生态单元生境修复与黄河河川径流条件的关系,提出了它们对黄河入海水量及其流量过程的要求;统筹考虑黄河天然径流条件、自然功能用水和社会功能用水的平衡、黄河水资源配置条件等因素,提出了现阶段黄河可向其三角洲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用水控制指标,其中,5~6月繁殖关键期的适宜水量约22亿m3、利津断面流量宜大于250m3/s,7~9月应保障量级不低于2500 m3/s的漫滩洪水、平水期流量不低于200~300 m3/s,11~4月流量应不低于75m3/s、并争取达120 m3/s左右。  相似文献   

15.
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现状,构建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水与生态相互作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河口湿地生态补水配置方案的优选。目前湿地需水计算的常规方法已无法满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计算要求,对多种湿地需水计算方法进行整合研究,建立基于统一物理机制的生态水文耦合模型,以及考虑变化环境下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响应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较高的生态价值,有利于环境净化、蓄水防洪,提高环境质量,但该地区尚存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污染严重、人口激增、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应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湿地滞洪蓄水、改善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鄱阳湖水位频变的实际情况,以星子站水位为例,利用生态水文法对鄱阳湖湿地的适宜生态需水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1953—1973年、1956—2000年、2006—2010年期间鄱阳湖水位和一些代表物种如白鹤和芦苇的生长、分布及变化规律,表明(1)针对鄱阳湖湿地水位剧烈变化的特征,将适宜水位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进行研究更为合理;(2)在丰水期以12~15 m作为适宜水位,枯水期以11~14 m作为适宜水位,作为关键时段的4月和10月适宜水位一定要得到保证;(3)水位条件变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鄱阳湖湿地植物的带状分布,但水位变化直接决定各种物种的数量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临沂滨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是净化河流、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有效手段,建成后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改善水质的作用,保障了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水质,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小流域湿地修复与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湿地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格局变化、湿地生态与环境功能退化等问题。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加强湿地管理,分清权属、重点保护,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等有关水利风景区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降水、蒸发资料,通过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计算出维持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所需的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和最小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