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贵 《江苏纺织》2011,(1):49-50
集聚罗拉在整体紧密纺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精度水平直接关系到了紧密纺的纺纱毛羽多少和是否会出现罗拉机械波,而集聚罗拉的制造关键有以下几方面,集聚罗拉齿的齿形和齿间距的一致性、集聚罗拉吸风小孔的大小表面光滑程度、集聚罗拉工作表面跳动量的水平及整体罗拉的表面粗糙度水平.  相似文献   

2.
揭露 《纺织器材》2013,40(2):43-45
为了提高罗拉式集聚纺系统集聚效果,提高气加压紧密纺型摇架前、中加压结合件的制造精度和配合精度,分析了罗拉式集聚纺系统主牵伸部件上罗拉与摇架加压鞍的装配关系,从摇架的制造、安装角度阐述了影响成纱质量的关键技术指标。指出应严格控制分配杆的加工精度,提高3组Φ5mm孔与背孔的垂直平行度;严格控制加压鞍凸台的高度;并对装配使用的对刻度工具进行开槽,改善装配时出现摇晃出轨现象,达到提高气加压紧密纺型摇架前、中加压结合件制造及装配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网眼罗拉集聚纺集聚效果的影响因素,借助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及MatLab工具,探讨负压、网眼罗拉表面摩擦因数对集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负压条件下,随着表面摩擦因数的减小,集聚效果逐渐变好,可得出临界表面摩擦因数;在变负压条件下,网眼罗拉表面临界摩擦因数与负压存在着正相关趋势,因此,需合理选择负压与网眼罗拉表面摩擦因数,以加工低能耗、低成本、高品质的集聚纺纱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卡摩纺罗拉、尘笼式罗拉、中空罗拉、网孔罗拉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对比了常规四罗拉集聚纺与尘笼式集聚纺罗拉配套系统的成纱质量、器材配件消耗等.指出:尘笼式罗拉直径为45mm 利于对纤维的牵伸控制,可降低主机负压要求,减少杂质吸附,可纺范围广;对国产集聚纺罗拉的分析对比表明,国产集聚纺罗拉已整体过关,而且衍生出系列产品,为我国集聚纺技术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孙金山 《纺织器材》2012,39(2):17-18
为了提高集聚纺上罗拉轴承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分析了轴承易磨损的原因,介绍其使用要求及正确的维护保养方法,推荐无锡明珠专利产品——滚针和滚珠复合结构的上罗拉轴承。指出该新产品能提高轴承承载能力,而且耐磨、使用寿命长,是集聚纺上罗拉轴承的首选产品。  相似文献   

6.
汪军 《纺织器材》2010,37(6):53-57
通过对气流负压式集聚纺技术分类及特点的分析,并对不同气流负压式集聚纺(集聚罗拉式、钻孔胶圈式和网格圈式)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国内应用最多的网格圈式集聚纺用异形管和网格圈技术,提出网格圈研发的方向;指出:气流负压式集聚纺是目前应用量较大的集聚纺纱型式;网格圈是其最为重要的关键器材,其尺寸稳定性、质量一致性目前很难得到保证,应针对其作用机理、制造技术、性能检测和使用效果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环锭细纱机经集聚纺技术改造后原断面参数随之发生改变,进而直接影响纺纱质量的问题,通过分析其改造后的导纱角与集聚罗拉倾角的关系,建立其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出集聚纺细纱机导纱角为59°~75°的适纺范围内集聚罗拉倾角的取值为45°~51°;合理地安排集聚纺导纱角和集聚罗拉倾角对降低细纱断头、提高集聚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为环锭细纱机进行集聚纺技术改造提供参考,为研制新型集聚纺细纱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探讨空心罗拉式集聚纺压力对粘胶成纱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空心罗拉式集聚纺装置的结构和集聚原理。在加装该装置的DTM129型细纱机上,采用5种不同集聚压力分别纺制19.7 tex、14.8 tex、9.8 tex粘胶集聚纱。分析了集聚压力对粘胶集聚纱条干、毛羽、强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集聚压力的增加,粘胶集聚纱的条干CV呈改善趋势;纱号较细纱的改善作用比较明显,而纱号较粗纱的条干CV呈现波动的趋势,规律性不明显;集聚压力的增加有利于降低3 mm有害毛羽,纱号较细的9.8 tex纱、14.8 tex纱降低作用比较明显,对较粗的19.7 tex纱作用不明显;随着集聚压力的增大成纱强力呈增大趋势,但集聚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成纱强力则趋于稳定。认为:可参考以上试验结论,综合考虑纱线的性质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宜的集聚压力,达到满足使用要求、降低能耗、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ASPK型集聚纺纱用上罗拉芯轴上两定位槽及高精度槽距的加工难题,分析了ASPK型集聚纺纱用上罗拉的要求;通过应用数控车床"硬车"、超硬磨具砂轮的加工等工艺方法的试制,表明采用陶瓷结合剂CBN槽磨砂轮、辅以滚轮夹具的制造工艺可达到图纸要求的两定位槽尺寸精度,也实现了超硬磨具在纺机零件制造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倪远 《纺织器材》2021,(1):52-56
为了展示ITMA2019巴塞罗那国际纺机展上集聚纺纱新技术,介绍了多种负压气流集聚和机械压缩集聚型式;阐述立达推出的COMPACTdrum单排小孔金属吸鼓负压集聚装置、COMPACTapron三罗拉大前胶辊小吸管网格圈负压集聚装置,及COMPACTeasy二次复合机械集聚装置的技术亮点;通过环锭纺集聚型式的变化与发展,说明其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指出:ITMA2019巴塞罗那国际纺机展上展示的集聚纺纱多方位创新产品,证明传统纺纱技术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国际先进厂商仍引领着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期望在集聚效果、装置成本、集聚能耗和改造便利性等影响集聚技术性价比方面能有更大进步;我国集聚纺纱装置制造企业应该克服固化认知,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11.
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证明了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方法纺出的纱线的性能优于无吸气槽聚型集聚纺及传统纺所纺出的纱线,实验结果表明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是可行的,并须在大量实践中进一步优化纺纱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绢丝的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将集聚纺技术运用在绢纺中,通过分析几种形式集聚纺对绢纺的适应性,将环锭纱和集聚纱的成纱质量进行对比,并对绢丝进行烧毛。结果表明:四罗拉集聚纺应用在绢纺中最具优越性,采用新的四罗拉集聚纺装置能够将须条在集聚区内集束,从而消除加捻三角区;与环锭纺相比,集聚纺纱线的强力、毛羽、条干等指标均较好;集聚纺纱线的损耗率低于环锭纺纱线,并且能够减少工序、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3.
集聚纺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集聚纺纱的原理,分析了气流槽聚型集聚纺纱的作用机理,并对集聚纺纱沟槽的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了机构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小亮 《国际纺织导报》2010,(9):28-28,30-32
紧密纺配件的使用是影响紧密纺纱线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紧密纺用胶辊与普通环锭纺用胶辊的区别,并对紧密纺用胶辊的型号进行优化,选用不同型号的胶辊进行上车试纺,测试所纺纱线的性能,从而对紧密纺胶辊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5.
陆宗源 《纺织器材》2007,34(B04):9-12
分析了现有集聚纺装置的结构,指出空心罗拉式结构合理,但加工精度要求高;网圈式虽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但结构不尽合理。介绍了已申请专利的集束纺的结构,指出集束纺结构合理,符合集束不牵伸,牵伸不集束的原则。同时,指出不锈钢丝网圈的开发是集束纺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紧密纺断面结构布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紧密纺装置在FA506细纱机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紧密纺断面结构的基本模型图来详细分析纺纱段长度、导纱角、罗拉包围弧、集聚区长度对纱线断头、须条的集聚效果、纺纱段的捻度传递和纺纱张力及强力的影响,并导出了合理断面工艺尺寸方程。最后利用MatLab数学工具,进一步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合理断面工艺尺寸范围。结果表明:合理的导纱角和集聚区长度是一对主要矛盾,可以通过对集聚罗拉的定位尺寸和形状尺寸的优化来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王可平 《纺织器材》2014,41(5):19-23
为了提高纱线品质及纺纱生产效率,分析了纤维生产中钢领、钢丝圈这对重要摩擦副的发展趋势;从原材料选择到热处理成型加工详细说明了钢领、钢丝圈制造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回顾了计划经济时期,钢领、钢丝圈制造中的实际困难,分析了钢领、钢丝圈配套研发的优势及必要性,提出了其常用配套使用方案并比较了在细号集聚纺和高速环锭纺纱配套选用的纺纱质量。指出:纯棉纤维将减少,仿棉纤维比例将上升;无走熟期,寿命长,节能,能适应高速集聚纺和高速环锭纺纱需要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钢领、钢丝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荣清  张易 《纺织器材》2011,38(6):53-56
介绍了低捻矩纺纱、嵌入式纺纱、集聚纺纱、多锭长车、集体落纱、细络联、新型自动小机落纱等新型纺纱方法、新工艺和新设备;归纳了现代细纱机采用节能电机、多电机、电锭、小锭盘等节电创新技术;分析了细纱机纺花式纱、专用纤维纺纱机、加大牵伸倍数及罗拉直径等问题;指出现代细纱机正围绕高产优产、节能降耗、减少用工、降低成本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