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采用有剪切膜片控压的密闭爆发器分别在等离子体点火和常规点火条件下进行该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和中止燃烧两种比较试验.用扫描电镜观测了SF-3发射药的燃面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SF-3发射药的燃烧表面存在大量微坑,使燃烧表面积大大增加,并导致SF-3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几何燃烧规律.在常规点火条件下,SF-3发射药中止燃烧表面的Cu、C、O三种元素的归一化质量分数分别为0.7%、30.0%、69.3%,而在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则分别为3.0%、35.5%、61.5%,表明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温C颗粒和Cu颗粒对SF-3发射药的燃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能硝胺发射药在静态下燃速压力指数大的特殊燃烧性能,通过30mm高压模拟炮试验,采用与制式单基药相对比的研究分析方法,对高能硝胺发射药在火炮膛内条件下的基本燃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30mm短管发射装置的射击实验为基础,采用与制式单基药相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能硝胺发射在两种不同装药点火条件下,火炮膛内起始燃烧过程的特参征量,以及中止燃烧药粒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密闭爆发器恒压燃速仪对四种硝胺发射药在50-400MPa压力范围的燃速测定,分析了它们的燃烧规律,发现在黑索今基硝胺发射药中,除加入硝基胍作为燃速改良剂外,另一种化合物的加入。更有效地改善了黑索今基硝胺发射药u-p曲线转折的程度,并使压力指数控制在1。0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双层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气生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建立气体生成猛度Г与已燃发射药质量分数ψ的理论表达式,对双层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气生成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服从几何燃烧定律的条件下,以双层管状药的初始药形尺寸及内外层药的燃速比、密度比为基本变量,推导出变燃速发射药的Г-ψ表达式,得出发挥双层变燃速管状药渐增性燃烧特点所需的临界长径比。通过Г-ψ计算曲线,说明这种发射药的内径、长径比及燃速比影响其燃气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双层管状发射药的初始药形尺寸及内外层药的燃速比取值适当时,会出现前期为渐增性燃烧、中后期有一个Г值的阶跃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多层发射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建立的圆环状多层发射药燃烧模型得到多层发射药的理论燃烧猛度Γ-Ψ曲线,并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测试了不同结构的多层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讨论了结构对多层发射药燃烧渐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药燃去量处于0.2~0.8时,实验L-B曲线与理论Γ-Ψ曲线之间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过大(或过小)的内外层燃速比K和缓燃层厚度比X均对多层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不利,只有在合理的范围里选择,多层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才会呈现增强的趋势;随着药片宽厚比W的增大,多层发射药表现出恒面燃烧的特征,燃烧渐增性变佳。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