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解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震害特点及抗震性能,利用宏观震害评定及数值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后都江堰2 178栋楼房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进行非线性模型回归与震害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体系易于破坏的部位有底层框架与楼板、过渡层、底层节点及抗震墙.建立了震害调查样本与结构震损等级的非线性函数及曲线模型,可为结构抗震设计及地震烈度标准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房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作用下砌体墙容易开裂、延性较差和混凝土墙刚度过大易导致薄弱层向上转移等问题,提出在房屋底层设置刚度可调、延性良好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密肋复合抗震墙,形成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上部砌体结构,从框架-复合墙受力特点、框架与复合墙协同工作模型、复合墙有效刚度等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相关试验给出了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房屋结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西藏当雄高烈度区农牧民安居工程中,拟建的采用圈梁构造柱抗震体系的单层混凝土砌块房屋的抗震性能,并探讨内横墙和打包带加固等对房屋抗震能力的影响,进行了2个相似比例为1/3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模型分别是无内横墙单层砌体结构模型和有内横墙且墙体用打包带进行加固的单层砌体结构模型。试验测试了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及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加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构造柱圈梁抗震体系的房屋,可达到村镇建筑9度抗震设防目标,基本符合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的要求;如若房屋再增加内横墙或墙体采用打包带网加固,抗震抗倒的能力更强。试验结果可为当雄高烈度区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西藏当雄高烈度区农牧民安居工程中拟建的采用圈梁构造柱抗震体系的单层混凝土砌块房屋的抗震性能,并探讨内横墙和打包带加固等对房屋抗震能力的影响,进行了2个相似比例为1/3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模型分别是无内横墙单层砌体结构模型和有内横墙且墙体用打包带进行加固的单层砌体结构模型。试验测试了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及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加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构造柱圈梁抗震体系的房屋,可达到村镇建筑9度抗震设防目标,基本符合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的要求;如若房屋再增加内横墙或墙体采用打包带网加固,抗震抗倒的能力更强。试验结果可为当雄高烈度区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是我国今后民用住宅建筑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研究其开孔砌体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砌块建筑的新型开孔墙体结构形式-“约束开孔砌体”旨在通过增设钢筋混凝土约束构件-芯柱和水平条带,来提高砌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文中对三类不同开孔形式的小砌块约束砌体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砌块约束开孔砌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兼承重、保温双重功能的新型节能多孔砖砌体,该砖采用了混凝土多孔砖与EPS板的一次成型工艺,混凝土多孔砖、EPS保温层与保护层三者采用燕尾及钢丝连接。通过对该砖砌体传热性能、组砌方式、墙体设计等关键问题的应用研究,采取将保温层置于墙体内侧及热桥部位局部处理的措施。避免了传统外墙外保温的裂缝和外墙内保温热桥部位结露问题,满足了国家节能65%的要求,该砌体与传统外墙外保温的粘贴相比,具有保温层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性能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造价降低约30%。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保温节能承重多孔砖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兼承重、保温双重功能的新型节能多孔砖砌体,该砖采用了混凝土多孔砖与EPS板的一次成型工艺,混凝土多孔砖、EPS保温层与保护层三者采用燕尾及钢丝连接.通过对该砖砌体传热性能、组砌方式、墙体设计等关键问题的应用研究,采取将保温层置于墙体内侧及热桥部位局部处理的措施.避免了传统外墙外保温的裂缝和外墙内保温热桥部位结露问题,满足了国家节能65%的要求,该砌体与传统外墙外保温的粘贴相比,具有保温层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性能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造价降低约30%.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框架-稀疏框格复合墙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强框架结构和底部框架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在框架内部设置稀疏框格复合墙形成组合式抗震墙的方法,并对该组合式抗震墙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两片1/2比例框架-疏格复合墙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试件的抗剪试验结果及滞回曲线特点;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框架格构剪力墙、构造柱-芯柱砌体墙等相关试验资料,分析了框架-疏格复合墙的受力特点及抗剪机理,提出了框架-疏格复合墙抗剪承载力的通用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公式的使用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建议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供框架结构、底部框架砌体结构的新建或震后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行砌体设计规范仅有底层框架结构的有关要求及规定 ,本文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提出计算方法 ,用实际工程加以说明 .  相似文献   

10.
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用四川汶川卧龙地震波等,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构造柱-圈梁-现浇板"体系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在8度多遇、8度基本和8度罕遇水准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试验现象以及动力反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在8度多遇和罕遇水准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墙体出现小裂缝;说明"构造柱-圈梁-现浇板"体系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抵抗所在地区设防烈度下各水准地震作用.再生混凝土砌块承重结构可以在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底框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在极震区,底框的坍塌和倾斜成为底框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底框部分破坏后,切断了地震力向上传递的通路,使得砖混部分破坏减小;随着地震烈度的降低,底框的坍塌减少,而上部砖混的坍塌增多。由于刚度突变,底框和上部砖混的结合处成为底框结构的薄弱环节:底框结构刚度大,上部砖混结构破坏;砖混结构刚度大,底框结构破坏。底框结构的破坏都表现出柱破坏的特点,而且底框梁截面高度特别大,更难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施工质量对底框结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强度对抗震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分析与建筑抗震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量汶川地震第一手现场调查资料,详细介绍了砖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等常见结构形式建筑的震害情况,概括、总结其各自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并简单探讨其破坏机理,指出各种结构形式房屋抗震设计亟待改进的部分。学校建筑和乡镇居民自建房屋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对其破坏原因作重点分析。最后,提出房屋规划、选址、建造和装修等过程中抗震减灾和在建房屋在规范修改后抗震加固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期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重视并尽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为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历次地震中这类房屋都有遭受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实例。本文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强其抗震性能的概念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7度设防地区的底部框剪砌体结构,采取不同的剪力墙高宽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该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对比不同高宽比下该结构的层间最大剪力、各层最大相对位移以及各层最大加速度.结果表明:随着剪力墙高宽比的适当加大,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呈现出均匀性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砖石作为建筑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由砖石和砂浆组成的砌体结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抗震性能不足,地震作用下容易破坏甚至倒塌,需进行补强加固,以改善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由于抗拉强度高、重量轻、安装方便和耐腐蚀等优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在砌体结构加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对结构的重量和外观影响很小,在历史砌体建筑加固中,内嵌FRP(Near-Surface Mounted FRP,简称NSM-FRP)加固法更有优势。总结学者们对NSM-FRP加固砌体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提出对结构体系的评价方法,并按提出的方法对加筋砖混、带芯柱的砌块体系、底框、框架、框轻、内浇外砌、内浇外挂、全现浇、全装配大板体系、升板体系、分离式墙肢支撑体系、现浇筒体结构体系、框架斜撑轻墙等十余种结构体系,作了初步评价,得到分离式墙肢支撑体系全面效益为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为上刚下柔结构体系,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此类房屋震害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相关震害产生的原因.对某工程实例在底层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以实现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的定量计算,分析不同侧移刚度比对结构薄弱层出现位置的影响,并对此类房屋建筑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严重损坏,特别是砌体结构房屋。为了掌握各种类型的砌体结构震害特点,探讨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地震发生后,课题组成员长期在现场进行震害调查。本文整理和归纳了此次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破坏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各种破坏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的破坏主要源于窗间墙承载力不足;按现行规范设计、施工质量较高的多层砌体教学楼和住宅楼能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变形能力,还提高了砌体的抗剪和抗压能力;砌体的破坏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应克服当前认识上的一些盲点,考虑砌体真实的受力状态来进行抗震设计;抗震概念设计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用拆除墙段建造新砌体结构在实现拆除墙段再利用的同时,推进了砌体结构工业化拆除及建造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砖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分析了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砖砌体结构与普通砖砌体结构的异同,以构造柱间距、结构层数和砌体强度为基本参数,选取地震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损伤指标,选取了20条地震动记录对砖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基于所建立的砖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地震破坏矩阵,发现较相同条件下的常规砖砌体结构,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主要是拆除墙段间连接所用的构造柱相对较密导致的;结构层数和砌体强度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抗震能力,建议拆除墙段再利用时,结构总层数和总高度不宜超过GB 50011的规定,并合理评定拆除墙段的力学性能及完好性,同时保证使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不低于相应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下的新建砌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对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对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底层框架砌体房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过渡层与底层不同侧向刚度比对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