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居住心理、住宅与环境的关系和内部空间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中日传统居住空间的异同,及影响它们因素.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来开拓耕耘新世纪的住宅设计园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概述古代西方和中国传统住宅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从阶段性的平行比较和发展性的整体比较,来阐述中西传统居住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传统居住空间——“院落空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张丽璐 《中州建设》2004,(5):75-75,76
围合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作为实体性边界的墙是中国人生存环境中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实体元素。中国的墙体现出了强烈的边界实体性,而边界实体的突出构成了空间的内外分隔性。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是人类总体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在建筑行为层面上的反映。对于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设计当中运用“文化的特征”,创造出具有文化特点的作品,或者使设计作品避免对某种地域文化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分析,探讨了居住空间的构成形式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分析了传统居住空间中所蕴合的文化观念和伦理观,以及传统文化思想、环境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最经济的手段,寻求最佳的居住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居住空间、行为与时间的探讨,探求人们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与居住空间中实现自我,创造舒适环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大潮,给现代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多元化要求便是现代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空间的多品质设计,则是对建筑师新的挑战。建筑师既要注重物质的,更应注重精神空间的设计。居住空间的物质性设计即空间的功能、界定、陈设等的设计;居住空间的精神设计即空间给人精神上的美感设计,如温馨情怀、宁静的心序、爱意主体等。我们姑且把空间的精神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要地描述古代西方和中国传统住宅基础上,从阶段性的平行比较和发展性的整体比较。来阐述中西传统居住室内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城市住宅的居住模式和功能布局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产物。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但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却与中国传统建筑完全割裂,既缺少文化认同,又失去了传统建筑细腻亲切的尺度关系。而中国传统住宅及街巷空间虽然尺度亲切又具有文化特征,但在功能上却又达不到现代生活的品质要求。笔者在沈阳清韵百园项目设计中,试图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及建筑语言提炼并运用于现代高品质的住宅之中,希望找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得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居住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设计和布置所形成的空间空间环境的气氛,与居住心理和精神调节所起的作用,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毓劼 《住宅科技》2002,(10):40-41,46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因其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各地的民居体现出多姿多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传统建筑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中西方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建筑与装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建筑装饰艺术是建筑文化的体现,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流正在加速。随之而来,在建筑设计领域也掀起了欧陆风,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也盛行起来,西方传统建筑装饰上的柱式、山花、涡卷、铁花栏杆、花坛、线脚等等随处可见。我们既不一概反对在中国建筑领域采用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也不能盲目崇洋媚外,生搬硬套。本文通过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比较,想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三国住宅适老性设计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住宅适老性设计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老年人的居住困难问题,探讨了美国的《通用住宅设计》、日本的《应对长寿社会的住宅设计指南》和中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3个设计指导标准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佛寺与道观之选址布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辞  王青 《华中建筑》2006,24(5):131-134
该文论述了佛寺和道观在选址时不同的宗教教义和思想对它的作用,以及在布局方面两者的异同,并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宫殿等建筑对两者布局形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追溯联合国在近四十余年住宅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联合国在《世界人口与住房普查方案》中的住房普查。通过与我国当前房地产统计的现状对比分析 ,找出差距和改进措施。建议扩大我国房地产业的统计范围、增加有关住户住房消费统计项目和开展与人口普查相配套的住房普查。  相似文献   

16.
胡惠琴 《建筑学报》2002,(12):62-65
建筑区别于绘画和雕刻的是空间性质,对空间的研究是建筑的根本问题。老子的“当其无,有室之用”的理论就说明了结构体围合的空间才是人们要使用的有效空间。因此,内部空间的规划是建筑的重点。住宅是源于生活的,上溯历史,建筑是先有的内部空间,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内部空间也不断发展,附加与分割是建筑内部空间扩大的两个基本方式。所谓分割就是根据空间主体-人的生活行为,居住方式,家族构成来划分空间。传统的居住形式之一的四合院的“一正两厢”,“一明两暗”的空间格局,适应了当时的大家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现代的2DK,3DK…  相似文献   

17.
日本保障性住宅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概述日本保障性住宅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日本保障性住宅注重居住性能、合理控制成本、紧密联系地域社会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科学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日本长寿社会住宅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菁  刘颖曦 《建筑学报》2006,(10):13-15
日本建筑师从社会学、人类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等观点出发,为了消除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观念的变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对家庭养老环境的冲击和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逐步将日本高龄者公寓从混住型的老年公寓,发展到能够适应人在一生中各阶段变化的“通用住宅”。致力于在普通住宅中搞好对应老龄化的“潜伏设计”。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housing privatiz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housing model under state socialism. Housing reform has changed the structure of housing provision and fostered the transition of the housing model from 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to a market-oriented system. However, it has not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privileges and particularly the power of work units. The continuing role of work units as mediators in the housing market cannot be justified in a market-led economy. Work units operate aimed at maintain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rather tha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a market-orient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