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测定食用菌菌丝体多糖方法,以白灵菇菌丝体提取的粗多糖为原料,对苯酚-硫酸法、蒽酮-比色法2种方法进行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的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71%和1.40%,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2.10%和9.53%,回收率平均值分别125.41%和154.88%;苯酚-硫酸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为理想,是测定食用菌菌丝体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苯酚-硫酸和蒽酮-硫酸显色测定固态发酵红曲中可溶性多糖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固态发酵红曲采用水提取红曲多糖,所得多糖提取液用淀粉酶去除淀粉、Sevag试剂去除蛋白质,并经醇沉得到红曲多糖,再分别考察苯酚-硫酸和蒽酮-硫酸法两种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指标。苯酚-硫酸法在30μg~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1),蒽酮-硫酸法在40μg~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两种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较好,且测定红曲多糖的含量苯酚-硫酸法为2.51%,蒽酮-硫酸法为2.52%,两种方法结果相近。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均能用于测定固态发酵红曲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仙人掌多糖的测定方法,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不仅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理想.因而可认为苯酚硫酸法是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蒽酮-硫酸法与苯酚-硫酸法测定凉粉草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蒽酮-硫酸法与苯酚-硫酸法测定凉粉草多糖含量的差异,以期选择较好的方法对凉粉草多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最佳测定条件为苯酚溶液5%、浓硫酸5.0 m L、反应温度100℃、显色时间30 min,测得凉粉草中含糖量为22.06%。蒽酮-硫酸法最佳测定条件为硫酸浓度98%、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 min、2.0 g/L蒽酮-硫酸液的用量为3.0 m L,测得凉粉草中含糖量为27.79%。苯酚-硫酸法精密度和重现性RSD为1.31%,稳定性RSD为0.22%,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115%;蒽酮-硫酸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RSD为1.00%,稳定性RSD为0.11%,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102.1%。结论:2种方法均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松松塔中多糖的含量的测定,比较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方面,对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硫酸-苯酚法在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测定中较硫酸-蒽酮法优越,硫酸-苯酚法测定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时,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高,为云南松松塔等植物的多糖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测定银杏叶多糖的方法,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银杏叶多糖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不仅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理想。因此可认为蒽酮硫酸法是测定银杏叶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可用于对市场上银杏叶多糖产品的检测和在分离纯化银杏叶多糖粗产品时对部分收集的多糖进行跟踪检测。  相似文献   

7.
两种仙人掌多糖总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仙人掌多糖的测定方法,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不仅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理想。因而可认为苯酚硫酸法是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种仙人掌多糖总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仙人掌多糖的测定方法,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不仅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理想。因而可认为苯酚硫酸法是测定仙人掌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香菇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中多糖含量,考察二种方法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香菇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测定结果接近,二种方法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均较好,回收率平均值均在95%~105%之间。本试验为香菇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梨叶片多糖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和常规水浴提取杜梨叶片多糖,并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杜梨叶片多糖效果更好,两种方法提取多糖的含量分别是21.52%和10.41%;葡萄糖浓度在25.15~100.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为1.46%(n:5).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可作为杜梨叶片多糖提取的首选方法,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灰树花多糖含量,为灰树花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测定不同产地灰树花粗多糖、可溶性糖含量。结果 18批不同产地灰树花粗多糖含量8.17%~34.82%,可溶性糖含量27.46%~55.65%。结论不同产地灰树花多糖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山贡菊多糖的微波浸提工艺和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响应面设计法和微波浸提法优化黄山贡菊的多糖提取工艺,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并对多糖提取液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浸提时间和pH因素对贡菊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得出微波辅助提取贡菊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微波功率为530W,提取时间为22min,液料比38:1,多糖浸提液pH为6.7,实际多糖得率为6.18%。抑菌实验表明:贡菊多糖的抑菌效果良好,贡菊多糖对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1。  相似文献   

13.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功能性质。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菌落拉丝法作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简便初筛方法。以分离菌落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拉丝长度为初筛指标,以胞外多糖产量(硫酸-苯酚法)为复筛指标,从自然发酵酸乳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经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菌BT0898、植物乳杆菌NYC30和鼠李糖乳杆菌YHOC137。  相似文献   

14.
李华为  赵素云  铁梅 《食品科学》2010,31(17):18-21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从富硒金针菇中提取硒多糖和硒蛋白,采用苯酚- 硫酸法、ICP-MS 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对硒多糖中多糖含量、硒含量及硒蛋白中蛋白和硒的含量进行测定;在Fenton 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下,研究硒多糖和硒蛋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硒多糖和硒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比与之相同浓度的无机硒和相同浓度的多糖及蛋白都要明显;其中,硒多糖的最高清除率可达65.05%,而硒蛋白的最高清除率可达19.67%。  相似文献   

15.
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葡萄酒中总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苯酚-硫酸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结果表明,样品红葡萄酒中总糖含量平均为81.7 g/L,RSD为0.37%,平均回收率98.4%;样品白葡萄酒中总糖含量平均为71.1 g/L,RSD为0.16%,平均回收率9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爬沙虫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考察爬沙虫的抗利尿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考马斯蓝法、苯酚-硫酸法、索氏提取法、直接干燥法、滴定法测定爬沙虫可溶性蛋白、多糖、油脂、水分及有机酸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爬沙虫氨基酸组分并分析;采用水负荷大鼠模型考察爬沙虫抗利尿作用。结果:爬沙虫冻干粉中可溶性蛋白、多糖、油脂、水分、有机酸含量分别为4.87%±0.03%、1.90%±0.09%、16.45%±0.70%、71.51%±0.66%、3.54%±0.06%;共检测出14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为52.01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48.1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92.99%;抗利尿实验表明,爬沙虫可明显减少大鼠排尿量,同时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抗利尿激素含量(AVP)。结论:爬沙虫中蛋白、多糖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优质蛋白质标准,同时爬沙虫具明显抗利尿作用,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药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孙玉林  戴宏杰  文菁  张卫  赵娟  田丽  陈道海 《食品科学》2017,38(18):251-258
以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拟目乌贼肌肉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并与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脱蛋白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脱蛋白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目乌贼肌肉多糖脱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 g/100 m L、酶解温度53℃、p H 8.2、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蛋白脱除率为89.43%,多糖损失率为1.78%,优于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清除自由基结果显示,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酶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得到的脱蛋白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5.72%、38.72%和25.18%,相应的IC_(50)值分别为12.44、16.37、34.64 mg/m L;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8.00%、30.08%和23.10%,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7.62、16.71、28.96 mg/m L。3种脱蛋白方法所得拟目乌贼肌肉多糖清除自由基效果依次为:酶法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燥方法刺五加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婷 《中国食品学报》2006,6(4):137-14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刺五加多糖含量的影响,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对提取的刺五加多糖进行干燥处理,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含量,并比较两种测定法的方法学指标和数据。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优于喷雾干燥法,刺五加多糖在干燥过程中损失显著减少;二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准确可靠,但刺五加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更为灵敏,简便易行,可作为刺五加多糖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除蛋白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e法、TCA法、等电点法和酶法清除银杏落叶粗多糖中蛋白的效果,筛选出最优除蛋白方法,并寻求银杏落叶粗多糖除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酶法和等电点法都为除蛋白较好方法,并优化酶-等电点结合法除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90%(以底物计算),酶解时间为1.1 h,酶解温度46 ℃,酶解pH为4.7。在此条件下,除蛋白率92.73%±0.13%,多糖损失率9.28%±0.12%。此方法除蛋白率较高,多糖损失率较低,为多糖在食品领域中的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