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广泛调研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需求和充分收集了已有测量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立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控制网和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关系、首级施工控制网和工程初设阶段测图定线控制网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通过精心设计、反复比对,优选出最佳布网方案,用现代最先进的GPS定位技术,在国家A级GPS网的控制下,先用B级GPS测量布设骨干网,在GPS骨干网的基础上,用C级GPS测量布设全线的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网;在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基础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规模巨大、建筑物多、输水线路长等特点,综合性地介绍了建立大规模、高精度水利工程施工控制网系统所进行的技术研究,包括:①施工测量控制系统方案研究;②施工控制网精度与等级论证;③长距离输水工程施工控制网坐标系统的选择;④各种测量标志类型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⑤国家控制点稳定性分析及不兼容性问题研究;⑥GPS短边混合网平差计算与应用软件的研究;⑦日月引力改正计算与应用软件的研究;⑧施工测量技术标准的制定等。该工程施工控制网系统的顺利建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南水北调中线天津段一期工程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实施及数据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为今后在施工控制网测量中使用GPS高精度测量技术总结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5.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测量基准建设方案是在充分调研工程区域现有测量体系基础上,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点,建立的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测量基准建设方案,主要建立B级GPS骨干网、渠线C级GPS平面控制网、全线二等水准网和建筑物施工控制网等多层次、高精度、大范围的测量基准,全面地解决了区域内控制点之间空间上、时间上存在的不兼容性问题,对类似长距离工程测量基准的建立方法、控制等级、技术指标、数据处理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10.
北汝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沙河南-黄河南渠段上大型的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1282m,在河渠交叉建筑物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结合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从建筑物的轴线选择、河渠交叉型式选择及长度选择、管身埋深选择、倒虹吸管型式选择、孔数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河渠交叉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同时总结了渠道倒虹吸工程布置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GPS RTK定位系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发展而来的,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给出了GPS RTK技术应用于线路定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了RTK作业过程中技术路线及不可忽略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联合调度及调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各流域丰枯遭遇不同且引汉过程与北方供水区过程也不尽一致。引汉水只是供水区的补充水源,必须与当地水资源结合起来,统一调度、互相补充、共同承担供水任务,才能使有限的各种水尖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根据供水区的水源、水系、需水、工程条件等,引汉水与供水区水资源联合调度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汉汉中下游近年出现“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汉江下游水体质污染严重,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过高,春季枯水期流量小于一定值时,汉江下游水体成为狭长的“湖泊”,水流缓慢,当气温升高时,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采用WARSQ生态模型模拟汉江水质,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行后,调水82亿m^3,无“引江济汉”工程方案下,由于水库调度作用,春季流量增大,满足春季“水华”发生的水文条件的年度比调水前没有增加,调水基本没有影响汉江下游“水华”的年内持续时长,其他调水方案下,由于实施“引江济江”工程,目前汉江中下游“水华”现象将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点是调水距离长,控制站点多,控制闸站分布范围广,要求实行不间断供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建管结合”的调度运行管理体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调度和运行系统。针对南水北调工程,重点介绍了输水动态调节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调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总体结构方案、系统功能组成、监控系统的运行及输水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施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引汉总干渠中最在的跨河建筑物,该工程越黄河干流,工程规律大,施工难度高,工期长,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工程,穿黄工程所处河段黄河宽度约7-9.5km,为游荡性河道,河床覆盖层为粉细砂、细砂、中砂及粘土,厚度达41-94m。工程设计输水流量500m^3/s,以输水渡槽及输水隧道两种主要型式及牛口峪,孤柏咀两条线路进行过多种方案的工程布置研究。本文重点介绍经比较推荐的孤柏咀 相似文献
18.
19.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汉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和水文环境.在阐述引江济汉工程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拟建渠道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线路方案提出地质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