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化学还原镀法制备Fe-Cu复合粉体,并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制备均匀致密镀层的最佳方案:CuSO_4浓度为20 g/L,HCHO浓度为11 mL/L,镀液pH值为11.0。通过SEM和金相显微镜观察复合粉体的表面形貌并进行能谱分析,证明还原镀法制备Fe-Cu复合粉体是可行的,有望代替置换镀进行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稀土发光材料在化学复合镀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稀土发光材料 (红粉或蓝粉 )和分散剂放入碱性化学镀铜溶液中 ,一定条件下 ,在铜或钢基体上可以获得某种特定用途的含稀土的铜基复合镀层。用波长为 2 5 4 nm (或 36 5 nm )紫外光照射和 X射线衍射仪证实了镀层中的稀土发光材料。根据稀土发光材料在镀层中的分布可以研究镀覆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化学复合镀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燕红 《稀有金属》1998,22(6):439-443
综述了近年来化学复合镀技术的进展,主要包括耐蚀性化学复合镀和自润滑化学复合镀的制备、特性及应用。化学复合镀层的性能受涂镀条件的影响,复合颗粒不影响镀层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硫酸高铈在铸铝表面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铸铝表面制备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高铈含量对镀层复合量、硬度及镀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复合镀液中硫酸高铈添加前后制备的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及耐磨性,并与Ni-P镀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硫酸高铈能促进金刚石微粒进入镀层,随硫酸高铈含量增加镀液稳定性大幅提高后趋于平稳,Ni-P-金刚石复合镀层耐磨性优于Ni-P镀层,添加2mg/L硫酸高铈后进一步显著提高,与Ni-P镀层相比,复合镀层耐蚀性差,添加硫酸高铈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合金直接化学镀工艺中温度是影响镀速和镀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镀速与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温度是影响沉积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温度对其具体影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基本数据.文章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镀液温度下产生镀层的速度,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能谱分析仪检测镀层表面的Ni-P含量,并探索最佳镀液温度.  相似文献   

6.
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WO_3纳米颗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了WO3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谱(XRD)、X光能谱分析(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淡黄色WO3纳米颗粒纯度高,平均粒径在40nm左右,呈类球形;讨论了超声条件、无水乙醇的使用、沉淀的分离洗涤与干燥以及煅烧条件等因素对制备WO3纳米颗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器件、太阳能和机械加工等系统均趋向于高功率和微型化发展.然而,这些系统内部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导致系统过热甚至烧毁,因此,亟需发展高效热管理系统,以及时带走系统热量.近年来,多种新型热管理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复合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技术因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廉和无额外能耗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复合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复合纳米流体制备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复合纳米流体的一般性能、传热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着重讨论了复合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机制.此外,还介绍了复合纳米流体在微电子、太阳能装置及散热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复合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闫仕农  王永昌 《稀有金属》2005,29(4):505-508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金/银金属-金属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呈现出单分散的球状分布,其吸收光谱具有明显的双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一个吸收带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附近(~390nm),另一个吸收带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且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而产生红移;而银芯/金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则为包含球状、三角状等结构的多分散体系,其吸收光谱呈现单峰的等离子体吸收特征,吸收峰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吸收峰将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带的半极大全宽值(Fullwidthhalfmaximum,FWHM)将展宽。  相似文献   

9.
在垂直稳恒磁场中采用纳米复合电沉积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研究了磁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和镀层Si颗粒含量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所得镀层进行分析.施加垂直磁场后,随着磁场强度增大,阴极电流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镀层Si颗粒质量分数在0.2T达到最大值20.17%,比无磁场下提高了10.4%;镀层表面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多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汪多仁 《铝加工》2010,(6):43-47
介绍了稀土复合镁合金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代工业化运行的主要稀土复合镁合金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Ni—P合金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波 《云南冶金》2000,29(3):36-38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和 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CX1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铁路机械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铝合金化学镀Ni-P的机理、体系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列举了其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强铝合金的化学镀镍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化学镀镍,观察了镀层形貌,对镀后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以及耐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镀层胞状形貌明显,结构致密均匀,孔隙少,镀层光亮,结合力好。400℃以下化学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0℃处理后,镀层与基体的界面元素扩散现象明显。镀层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保护铝基体的作用,尤其在瞬时高温的条件下镀层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Ni—P合金新技术在工业和烟草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丽珠  蔡晓兰 《云南冶金》1999,28(3):40-43,39
综述了化学镀Ni-P合金的机理,工艺条件(预处理,镀液组成,温度,pH值和热处理)和镀层性能(硬度,耐蚀性,耐磨性)并展现其在工业和烟草机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钕铁硼永磁体酸性化学镀Ni-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 Nd- Fe- B永磁体耐酸、碱性特征 ,确定了适合该材料酸性化学镀 Ni- P的一套完整工艺路线 ,得到了结合力强、孔隙率低、耐蚀性能好的 Ni- P镀层。  相似文献   

16.
稀土改进化学镀共沉积钯-银合金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蒋柏泉  余强  顾騋 《稀土》2006,27(1):57-60
采用稀土改进的化学镀法在多孔陶瓷载体上共沉积钯-银合金膜。重点讨论了Yb-La、Yb-Pr和Yb-Nd三种不同混合稀土元素对钯-银共沉积速率的影响和Yb-La混合稀土元素对镀温和镀层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三种混合稀土元素的浓度下,钯-银共沉积速率比未添加稀土时分别提高了63%、51%和32%。添加Yb-La混合稀土元素后,在得到相同的钯-银共沉积速率时,镀温比未添加稀土时可降低10℃~20℃,且对镀层组成无明显影响。制备的76.8Pd-23.2Ag的合金薄膜,其厚度为7.7μm,在350℃和0.3MPa下,氢气和氮气通过膜的渗透通量分别为8.65×10-3m3/m2.s和1.92×10-6m3/m2.s。  相似文献   

17.
含铈化学镀 Co-Ni-B 合金镀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宣天鹏  黄芹华  章磊 《稀土》2003,24(2):37-40
研究了Ce加入化学镀钴镍硼合金的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化学镀钴镍硼合金的工艺中,Ce加入后,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能明显提高,并由此得出含Ce化学镀Co-Ni-B镀覆工艺的最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的机械研磨化学镀方法在碳钢上制备出Ni-P镀层。原位的机械研磨处理方法是在化学镀溶液中加入试样以及直径为2~3 mm的玻璃小球,在化学镀的过程中,将小球与试样用搅拌器完全搅起,小球与试样的接触就像撞击的过程。机械研磨化学镀后,镀层由非晶向晶态发生转变,镀层为Ni的多晶结构,镀层颗粒细化并且光滑平整。与传统化学镀非晶Ni-P镀层相比,镀层硬度、耐蚀性都相应提高。400℃进行退火1 h后,在传统化学镀Ni-P镀层中有孔洞和裂纹出现,而在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中没有出现孔洞和裂纹。在传统的Ni-P镀层中发现裂纹,说明在镀层表面形成了拉应力,表明在非晶晶化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收缩。由于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已经发生了晶化,其镀层密度高于传统镀层,在热处理过程中,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的体积变化比传统化学镀Ni-P镀层的体积变化要小,因此没有裂纹产生。热处理后,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中Ni和Ni3P的晶粒尺寸都比传统镀层中的小,因而,经过机械研磨处理,镀层的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将得到很大提高。机械研磨化学镀Ni-P镀层性能的提高预示着这项新的技术将会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镀铜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镀铜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领域。本文在叙述了化学镀铜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还对化学镀铜的常用方法和主要应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La-P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秀兰  黄英  杜朝锋  岳莹 《稀有金属》2007,31(5):631-636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La能明显提高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改善镀层形貌和降低施镀温度;但随着镀液中La含量的增加,镀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率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镀液中La化合物浓度达到1.1g·L^-1时,镀液的稳定性达到了最大值,同时沉积速率也达到了最佳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