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BCH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上,下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线性码的第r广义Hamming重量是它任意r维子码的最小支集大小。本文给出了一般(本原、狭义)BCH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下限和一类BCH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上限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义Hamming重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然后讨论了广义Hamming重量在Ⅱ型无线窃听信道与比特提取问题中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5.
设C为 线性码,本文证明:一个线性码C只要对于某个r,0<r<k,是r-等重线性码,那么它对于所有的0<r<k都是r-等重线性码. 相似文献
6.
7.
广义Hamming重量和维数/长度轮廓是编码领域中最近出现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首先了广义Hamming重量和维数/长度轮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能,然后全面地综述了它们的应用情况,并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傅娟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8,(2)
给出了当m=2~(k_1) 2~(k_2) …2~(k_j)(j≥2),k_j>0,k_i≥k_(i 1) 2)时,(m—2)—截短Hamming码的重量分布,并证明,对任意m<2~(n-1),m—截短Hamming码的重量分布点个数不大于4n。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详细研究了线性不等保护能力码的码长上界,得到了一些优于文献[1]的结果,本文还讨论了新上界在线性不等保护能力码构造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采用海明码纠错的系统采说,提高纠错效率和可靠性对于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是很重要的,采用基于FPGA硬件设计的海明码纠错系统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分别从发送方海明码的生成和接收方纠错解码两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Modelsim仿真时序波形图。 相似文献
14.
汉明码编译码的FPG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LTERA公司的FLEX10K系列芯片设计和实现了汉明码的编译码,详细地阐述了设计的方法和实现的过程。首先进行电路设计,然后在MAX PLUSII编辑环境下,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设计方法,以及VHDL文本输入的输入方法编制程序,经编译正确后进行波形仿真,经过仿真、调试,验证了功能和时序正确性后,将编辑的程序烧写到FPGA。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循环码的特性,提出一种循环汉明码编译码器的设计方案。编译码器中编码采用除法电路,译码采用梅吉特译码器,易于工程应用。对编译码器在FPGA上进行了实现,通过参数化设置,具有较高的码率,适用于(255,247)及其任意缩短码的循环汉明码,并给出了译码器的仿真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编译码器运行速率高、译码时延小,在Virtex-5芯片上,最高工作时钟频率大于270 MHz。在码组错误个数确定的系统应用中,可以有效降低误码率,一般可将误码率降低一个量级。实践表明,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DNA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实验表明,有效的编码可以提高DNA计算的可靠性,从而保证DNA计算的成功率。二元Hamming码是一类达到Hamming界的好码,也是仅有的两类完全码中的一类。文中基于纠错码编码理论给出了二元DNA Hamming码的设计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所设计的二元DNA Hamming码的性质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8.
We study the limitations of steganography when the sender is not using any properties of the underlying channel beyond its entropy and the ability to sample from it. On the negative side, we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samples the sender must obtain from the channel is exponential in the rate of the stegosystem. On the positive side, we present the first secret-key stegosystem that essentially matches this lower bound regardless of the entropy of the underlying channel. Furthermore, for high-entropy channels, we present the first secret-key stegosystem that matches this lower bound statelessly (i.e., without requiring synchronized state between sender and receiver). Preliminary version appears in TCC 2005 [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