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本文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采用硫酸亚铁和氰化钠组合抑制剂可有效地分离二者,探讨了其机理。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表明,脆硫锑铅矿与丁基黄药的作用机理是在矿物表面生成疏水丁黄原酸盐。 相似文献
5.
脆硫锑铅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脆硫锑铅矿的无捕收剂浮选行为,包括其自诱导浮选行为和硫诱导浮选行为。结果表明,脆硫锑铅矿在pH<13、一定电位范围内,具有自诱导可浮性,通过药剂调控矿浆电位,确定了不同pH条件下,回收率与矿浆电位关系和浮选电位上下限与pH关系。通过矿物表面提取,发现不同pH条件下,矿物表面均可提取到一定量的S0,探讨了脆硫锑铅矿表面氧化的机理,表明中性硫可能是脆硫锑铅矿表面的主要疏水体。结果还表明,脆硫锑铅矿不具有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现象。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的浮选性质。在酸性介质中脆硫锑铅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 但在碱性介质中(pH>8.0), 可浮性急剧下降; 在pH=11.0的高碱条件下, 无论矿浆电位如何变化, 脆硫锑铅矿的可浮性都很差。pH=6.0, 脆硫锑铅矿的可浮电位区间为0~0.7 V, 电位范围较宽; pH=9.18时, 可浮电位区间则为0~0.5 V。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研究方法, 研究了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在其表面没有氧化形成四乙基二硫化秋兰姆(TETD 或D2)分子; 电极电位从-0.25 V左右开始就在脆硫锑铅矿产生了化学吸附。在乙硫氮存在时, 从0.35 V开始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明显, 电位增加到0.75V附近存在明显的氧化峰, 试验结果表明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有PbD2、 SbOD形成产生。电化学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有机抑制剂对铁闪锌矿与毒砂浮选分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铁闪锌矿和毒砂的浮选行为以及Cu2+和有机抑制剂PALA对它们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丁黄药作捕收剂, 2#油为起泡剂, 铁闪锌矿和毒砂具有相似的可浮性。硫酸铜可大大改善铁闪锌矿的可浮性, 而Cu2+对毒砂的活化作用较小。PALA对铁闪锌矿和毒砂在不同矿浆pH值下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能力, PALA对毒砂的抑制能力大于对铁闪锌矿的抑制能力。Cu2+和PALA的共同作用能使铁闪锌矿和毒砂得到有效的分离。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结果表明, 以丁黄药为捕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PALA为抑制剂, 2#油为起泡剂, 铁闪锌矿和毒砂得到有效的分离, 泡沫精矿产品中含锌40.40%, 锌回收率达95.41%, 槽内产品含砷40.33%, 砷回收率达85.27%。通过动电位分析了药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光谱电化学研究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谱分析及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乙硫氮在脆硫锑铅矿表面吸附的光谱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其作用机制与混合电位模型存在一些差异。乙硫氮(D^-)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不仅能化学吸附,而且能形成PbD2;溶液中过量的乙硫氮被催化氧化成双乙硫氮分子(D2),并物理吸附在矿物表面;当pH为6.86时,在实验的电位区间内,乙硫氮都使脆硫锑铅矿的界面电容降低,极化电阻增大,在-78—400mV电位区间,电阻明显增大;物理吸附的双乙硫氮分子D2和体相沉积的PbD2在矿物表面的附着能力差。 相似文献
14.
15.
反浮选工艺以浮选效率高和产品质量好而广泛用于铁矿浮选过程中。在反浮选工艺中,选取高效、经济和环保的抑制剂对反浮选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铁矿石浮选过程中有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淀粉和纤维素等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有机抑制剂种类等因素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虽然有机抑制剂选择性好、分选效率高、价格低廉和绿色环保,但在铁矿石浮选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寻找高效抑制剂替代物和对有机抑制剂改性将会是未来有机抑制剂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