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电脑横机编织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成形电脑横机复合针结构;基于槽式织针结构,设计独特的针套,针套可以同时实现接圈或者移圈,优化成圈工艺,实现将翻针、接针动作简单化的目的 ;采用针板下方储纱针进行配合,织针在编织过程中具有更多位置方便线圈的暂存,实现了全成形及复杂结构花型组织的编织.采用针舌通过来回滑...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现有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组织稀疏等问题,结合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阐述该工艺编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床结构的布局、走针路径的设计、路径转换方式等,并以1+1筒状罗纹为例分析其编织工艺。同时对比分析双针床和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型编织工艺,包括三角系统、罗纹间距、走针路径、织针使用等。该新型全成形工艺采用满针编织方式,提高组织密度,增加翻针路径,同时进行编织和移圈,并采用内、外走针轨道改进移圈三角以减小机头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编织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几年龙星牌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产品的编织研发,对全成形服装的编织工艺进行研究。在基础款型的基础上阐述全成形毛衫起口、袖身合并、夹位收针、肩以及领子等重要部分的编织工艺,并以全成形拼色短袖套裙的开发为例,分析全成形服装在国产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设备参数、组织结构、工艺计算、花型设计、编织参数设置以及后整理工艺等。同时,对该款全成形毛衫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为推动全成形产品进一步的研发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双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针织产品放针工艺的编织原理,包括明放针和暗放针编织工艺。针对织物成品放针处出现孔眼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全成形针织产品明放针和暗放针编织工艺的改进方法,并分析不同放针工艺之间的区别以及在实际编织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经实践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放针工艺能够较好地改善织物放针处的孔眼问题。该研究对全成形针织毛衫的设计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编织横机成圈部件的功能,选针和编织原理,并对三角角度及三角和针床的间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 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相似文献   

7.
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料,与普通成形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介绍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电脑横机成形编织方法及分类,阐述全成形技术和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全成形鞋帽类产品、装饰和产业用产品、负泊松比织物等。指出目前全成形编织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机器与系统创新及优化改进方案,为今后横机全成形编织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莉  王晶 《毛纺科技》2012,40(8):24-26
采用休止编织技术,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后直接生产出成形的座椅套。利用盒形针织物的成形原理,将三维结构的座套转换成二维图样,按照所要求的尺寸计算成形工艺,利用电脑横机花型程序软件制作程序,然后在电脑横机上编织,下机后即形成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外观轮廓进行改进,或是利用电脑横机编织出丰富多样的花型;而且,采用筒状成形织物也可制作靠背椅套。研究结果期望为三维座椅套的生产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毛衫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无机头电脑横机,常规横机是以机头往复运动,使编织范围内的织针经三角推动上下运动完成编织动作,无机头电脑横机的织针则由线性电机直接推动完成编织。  相似文献   

10.
阐述毛衫生产工艺流程及电脑横机成形编织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具有创新功能的电脑横机主要组成部件及作用,包括针床及沉降片、压脚装置、压脚技术辅助编织机构等牵拉机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整体成形编织和立体花型成形编织在毛衫领域的应用,以及压脚技术的应用。指出成形编织简化了毛衫生产工艺流程,缩短了编织时间,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毛衫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c.施托尔公司 CMS 系列横机施托尔(STOLL)公司的 CMS 系列电脑横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针织横机。其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其计算机控制系统上,还体现在其三角系统上。该系列横机由于采用了多个 CPU 控制,其中有一个专门的 CPU控制选针机构,所以其选针片采用无级式选  相似文献   

12.
采用16.7 tex(150 D)涤纶低弹纱线和16.7 tex涤纶全熔热熔丝,在国产必沃A252C型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针织提花鞋面。从电脑横机特点、编织原理、原料选择、织物密度设置、设备编织参数设置、编织工艺设计、制版设计、压烫定形等方面,详细介绍全成形针织提花鞋面的编织工艺和制版设计过程。开发的鞋面成形率高、透气、舒适、合脚,工艺制版设计方法简单易懂,为针织鞋面设计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及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国内市场全成形电脑横机花型准备系统缺乏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花型准备系统设计方法。根据划分的功能模块,构建便于维护与升级的软件架构,基于依赖倒置原则和MFC设计花型创造模块,主要利用Bresenham算法、双缓存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并分析工艺编译模块的编译原理,以及编译后上机文件的数据结构,该系统采用直观、友好、现代的Ribbon界面。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智能化全成形针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从衣片编织到全成形编织模式的变革,介绍智能化双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的现状,阐述双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技术特点,研究新型纤维石墨烯材料在该机型上的产品开发与应用,并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基于双针床电脑横机,将不同纱线配比和编织参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对比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疵点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关键部位领口平收针编织技巧。该研究为产品生产提供参考意见,为新型纤维材料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电脑横机三维成形技术不仅能够改善产品的三维结构,而且可以节约原材料的使用,实现提高编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双重效益,成为针织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文章总结电脑横机编织原理,阐述国内外三维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产品的实际应用,指出三维成形技术及其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其未来发展趋势,为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电脑横机全成形无缝技术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通过对国内外全成形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国内外一线成形技术发展的背景趋势,指出一线成形电脑横机的出现将进一步帮助广大针织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阐述一线成形技术发展现状,并提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今后电脑...  相似文献   

17.
结合恒强公司在研发横机CAD制版系统的过程中,对制版系统的功能概述和智能化提升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王敏  丛洪莲 《纺织导报》2016,(9):96-100
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是横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热点技术,四针床电脑横机本身的机构配置及其全成形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该技术背后蕴含诸多研究价值。本文梳理了四针床电脑横机及其对应的CAD设计系统的发展历史,指出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四针床电脑横机和CAD设计软件均为岛精公司所有,其中四针床电脑横机为MACH系列,对应的CAD设计软件为SDS-ONE APPEX 3系统下的Knit模块。文章还分析了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服装的CAD设计流程,指出了全成形工艺设计软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成形电脑横机高速准确的花型数据传输要求,设计一种采用分级控制的全成形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该主系统采用STM32F407与Cyclone IV EP4CE30F23共同控制,子系统以FPGA架构建立,主子系统间通过FPGA建立并行总线。详细阐述高速通讯电路的设计思路,包括LVDS接口设计、FIFO缓存区设计、LVDS传输的PCB设计等。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实现花型数据大量、高速、准确的传输,并满足高速编织要求,为研发全成形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郑敏 《纺织机械》2016,(6):76-79
通过分析现有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不同编织状态下的走针针路,提出了其主要缺点在于:每行只能一次选针,即只有两针道编织,编织效率较低,三角控制机构复杂。介绍了本公司新开发的新型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其具有二次选针,每行可进行三针道编织,三角控制方式简单,通过详细分析各种编织状态下的针路图,可以看出该机可大大提高编织效率,织物编织效果更好,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