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陆天波  程晓明  张冰 《通信学报》2007,28(12):108-115
针对互联网上的隐私和匿名问题进行了研究。隐私不仅意味着信息的机密性,而且意味着信息发布者身份的机密性。首先阐明了MIX技术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MIX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描述了P2P匿名通信协议WonGoo。它吸取了MIX抗攻击性强和Crowds效率高的优点,通过分层加密和随机转发取得了强匿名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匿名通信是现如今网络与通信领域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首先描述了匿名通信概念和研究背景。对现有的匿名通信协议或系统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阐述了匿名通信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趋势,最后提出了匿名通信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由于匿名通信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匿名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匿名通信网络发布违法信息,给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识别匿名通信网络的流量对监管匿名通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很少有针对I2P的流量识别研究。因此,通过对I2P数据流进行深入分析,得到I2P数据流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I2P流量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召回率,可以有效识别I2P流量。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匿名通信技术的概念与相关技术手段,对国际上匿名通信技术监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现阶段对匿名通信技术的监管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出台法律法规和行业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两方面;最后结合国际上针对匿名通信技术的监管和治理经验与我国监管现状,提出建设基于流量分析的匿名通信技术监测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匿名通信系统中自私行为的惩罚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匿名通信系统中成员自私行为带来的“Free-Riding”问题进行了研究,量化地分析了匿名通信系统中的自私成员数量对于系统匿名性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中存在大量自私成员的情况下,匿名通信系统无法保证其匿名性及效率。基于区分服务思想提出一种针对系统中成员自私行为的惩罚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应用惩罚机制后的匿名系统在仍然保证成员的匿名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自私成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自私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如同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一样,如何保护网络通信中的个人信息免遭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重路由匿名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数据流中的通信关系和通信模式隐藏,使对手无法直接获知或推测双方的通信关系或通信的一方,可以较好地实现通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重路由匿名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就将来该领域的可能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彦伟  吴振强  杨波 《通信学报》2015,36(6):105-115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Tor匿名通信系统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暴露出匿名性较弱等不安全因素,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节点的区域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多样化的可控匿名通信系统(DC-ACS),DC-ACS中多样化匿名链路建立机制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相应区域的节点完成匿名通信链路的建立,同时基于行为信任的监控机制实现对用户恶意匿名行为的控制,并且保证了发送者和接收者对匿名链路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的匿名性。通过与Tor匿名通信系统的比较,DC-ACS在具有匿名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抗攻击的能力,解决了Tor匿名通信系统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网络匿名通信技术隐藏了通信双方的身份或通信关系,但在保护用户通信隐私的同时,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泄漏机密信息,威胁到国家安全。文章提出了一种匿名通信关系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基于单代理技术的匿名通信关系进行定位与取证,详述了系统模型及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身份匿名认证技术在通信网络中应用不仅能够保证节点真实身份对外的保密性,而且对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节点接入基站的匿名性认证。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身份匿名认证机制,然后详细分析身份匿名认证技术的性能及安全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技术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MANET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抢险救灾、小型会议等用途。由于MAENT其节点移动性高、网络拓扑变化快等特点,一般应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安全路由算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其路由安全的问题,故其安全路由算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实际需求中,MANET安全路由算法往往需要满足强安全性、快速链接、匿名通信等要求,而现今的大多数研究更仅侧重于安全性方面的讨论。文中结合可信计算的内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安全路由算法TAAODV(Trusted Anonymous AODV)。该算法基于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算法,引入可信计算,使用伪名来进行匿名通信,在节点间的认证环节引入零知识证明、环签名等方法,并且不需要在线的可信第三方。经过仿真验证,该算法可以抵御大多数已知的攻击方法,并且相较AODV,所额外耗费的资源并不多,满足快速连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数据分组捕获技术在IPv6高速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严重分组丢失问题,采用"零拷贝"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于IPv6高速网络环境的数据分组捕获平台(HSPCP)。以Intel82541GI吉比特网卡驱动程序e1000为基础,对网络数据分组的接收流程进行改进,在内核中注册一个杂项设备,实现了其mmap和ioctl方法,并编写了与改进后零拷贝驱动相对应的用户空间报文捕获程序。通过实验将HSPCP与Libpcap进行了分组捕获效率对比测试,实验证明HSPCP相对于传统的Libpcap分组捕获方式在性能上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首先概述通信网的发展进程。接着介绍全光的分组交换网。再说明其相关的光信号处理和光波长转换技术。最后简单介绍同步光时分多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匹配滤波器同步捕获技术FPGA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匹配滤波器在信号检测和通信系统的同步捕获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分析了匹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分布算术式匹配滤波器同步捕获技术,可用于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模块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 Cyclone II EP2C35F672进行设计,仅占用全部逻辑资源的1%。对设计中部分功能单元进行了ModelSim功能仿真,给出了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内容定位分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由于按主机地址分组运行,目前存在"流量剧增、内容难管、耗能过大"等问题。文章提出增添按内容属性分组的运行机制,并把广播网与电信网都看成是未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文章认为这样将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串行代理的重路由匿名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匿名技术不断被研究。文章结合重路由和Mix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串行代理的重路由匿名通信系统模型,并介绍了系统原理、结构和实现。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通信匿名性。  相似文献   

16.
张珂  权义宁 《电子科技》2007,(11):46-49,54
以传统捕包平台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拷贝、硬件中断对捕包性能的影响,根据"零拷贝"思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实现了网络接口设备直接将数据报文存储到应用程序可以访问的地址空间,减少了数据报文在内核态里传输时的数据拷贝次数,降低了网络数据接收的延迟;通过减少网卡接收报文时的中断次数,增加每次中断处理的报文数,节省了CPU时间,提高了在高速网络环境中主机对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实时处理能力。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比较基于3种小波调制的多载波技术的优劣,波包调制(WPM)无论在多速率分配还是在抗干扰方面都要优于多尺度调制(MSM)和M频带小波调制(MWM)。然后,引入双正交小波作为了载波的基函数,仿真它在AWGN信道和平坦瑞利落信道下的性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引入双正交小波是系统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业务传送,电信级操作、管理、维护(OAM)和保护,业务感知需求等,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分组传送网(PEN)技术包括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传送(PBT)。T—MPLS对MPLS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造,去掉了与传送无关的转发处理和无连接特性,并增加了传送层的网络模型、保护倒换和OAM功能;PBT技术着重加强了OAM和保护方面的特性,增加了TDM业务仿真和时钟功能,增强了多业务支持能力,关闭了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厂播以及生成树协议(STP)的功能。T—MPLS和PBT均很好地满足了分组传送的需求,T—MPLS相比PBT,OAM功能更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的发展过程,对其最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在对PHS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及运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展望了该业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概率包标记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俊 《通信技术》2009,42(2):267-269
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目前网络安全的一大难题,在应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各种措施中,概率包标记技术是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对Savage提出的基本概率包标记以及目前的常见的概率包标记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按照采用的标记手段和方法做了一定的归类并对其性能和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概率包标记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单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