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3日,佳软公司协力商霸——纵横商海系列基于Web架构的医药版隆重上市。医药版采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7.0,并采用了Intranet Web模式。佳软公司总经理李凯先生说:佳软公司专门针对小、中、大型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这无疑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框架,对资源的配置和流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传统经济模式向电子商务的过渡和磨合时期,以及在电子商务相对成熟的领域,企业管理如何定位,企业管理软件功能如何实现,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们面对挑战又如何发展?北京佳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凯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微软对ERP市场的觊觎足以危及整个产业格局。令国内ERP厂商担心的事终于要发生了。10月19日,微软在中国发布其ERP组件之一Microsoft Dynamics AX在中国发展的路线图。无论是微软总公司Dynamics事业部产品开发总经理Hal Howard,还是微软中国MBS部门总监Claus  相似文献   

4.
《电脑》1998,(10)
如果您经常翻阅计算机报刊杂志,肯定会发现许多诸如“网上商务”、“IT商界”、“商务集成”等字眼,由此看来商务活动与计算机的联系是愈来愈紧密。那么您知道什么是“商务软件”吗?你对中国商务软件的发展又有何印象?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佳软集团,他们是中国最早提出商务软件概念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协力商霸》也深受用户欢迎。这次北京佳软集团李凯总经理和罗钢先生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以下是本刊记者赵礼海就有关问题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管理软件市场已生变迁。21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管理软件市场集中于财务、进销存、人力、MRP Ⅱ等领域,由此催生了一代软件商。进入2000年,软件市场重新分化,SCM、ERP、CRM 又成热点,此时,软件商们开始热热闹闹地重新划分市场,软件服务越来越成了市场主角,服务模式也趋于丰富。大环境的变迁在北京佳软公司的历程中刻下了深深印记。1993年初创业时,佳软公司是一个商务管理软件开发商,依靠300多家经销商组成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它的最初产品“协力商霸”以套装软件形式发行。之后近10年间,软件市场的进化节奏迫使佳软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4月底,佳软公司终于宣布结束了长达2年的探索和转型,抛弃了旧的单纯套装软件模式,转向 SCM 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供应商。“协力商霸.net”的开发是佳软公司完成转型的标志,而“协力商霸.net”平台又是完成于微软的 MicrosiftVS net 平台之上。2002年3月,微软在北京发布 MicrosiftVS net 平台,几乎同步,佳软公司发布了基于 Microsift  相似文献   

6.
“Symix要颠覆ERP”,这是Symix 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季献忠在公司新管理团队亮相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他认为,“企业上ERP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仅仅如此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光有ERP是不够的。现在ERP的实施应该以互联网为基础,重新思考企业对管理应用的真正需求。”定位于中型ERP市场中的Symix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年,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超过80家用户。  相似文献   

7.
ERP真成了     
作为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的信息技术处处长,我这7年几乎就围绕着 ERP 的发展而发展着。更准确地说,自工作以来,我就在和 ERP 打交道。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把 ERP 的实施放在了工作一览表里。但是,1996年时,国内 ERP 市场上的供应商还非常少,只有几家洋品牌,还算活跃。但即使 SAP 在当时也只是刚成立中国公司,还没有考虑汉化的工作。到1997、1998年,国内才出现了 ERP 厂商。虽然 ERP 气候不成熟,但企业的发展却等不起,因此,凭借我多年管理软件实施经验,我们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8.
回顾国内软件近十年的发展史,真正成功的企业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用友和金蝶为代表的从局部运用起家的套装软件公司;第二种是做专注于某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发展到2000年,业界都在思考,企业的信息化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什么样的形式面向用户呢?这个问题同时困扰着佳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凯。“当时我们也是非常痛苦,因为财务软件相应商品化的难度要小一些,市场接受程度要大一些。但我们是做进销存软件的,用户的需求模型很难做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再以简单化方式推向市场。最后,我们认为做过  相似文献   

9.
ERP要耐得住寂寞目前,我国的ERP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不仅是用户的管理基础、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下之外,ERP软件服务企业、软件提供商也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的水平。很多厂商还是没有实现真正的ERP转型,没有从完全意义上的财务公司和其他类型的公司中实现转型。因此,我国  相似文献   

10.
今年前三季度,QAD公司在中国的ERP业务量已经超过2002年全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了80%。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ERP市场,QAD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叶冠锋11月在北京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专注细分的制造业是公司成功的关键。日前.QAD所有客户都针对制造业企业,而在制造业中,QAD更专注于汽车、食品饮料、消费品、电子和制药等几大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1.
演绎:ERP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来自香港大公报的消息,未来两年我国的ERP软件产品市场将达100亿元左右。据统计,目前中国注册企业约有1100万家,其中10%为大型企业,在南方企业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采用和购买ERP产品的计划,但中小型企业较少,而北方企业购买ERP则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在ERP产品市场上,无论是积累几十年开发经验的国外大型软件厂商,还是从财务软件市场逐渐拓展的国内业界新秀,谁都不敢在客户面前掉以轻心,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  相似文献   

12.
常听到有人谈起,我们的民族软件产业何时才能挺直脊梁,与国外软件巨头面对面地竞争。好在中国的 IT产业就如一个婴孩,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模仿中,渐渐成长为一种新的力量,譬如我国的企业管理软件,今天不但可以与国外厂商在国内市场一争高下,在国外市场也开始辟出一片天空。速达软件就是一个例子。自2001年4月宣布公开辛苦研发两年的 ERP 源代码之后,速达接到了一家日本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公司递来的讯息,日本公司打算与速达合作,日本方面提供需求说明,由速达重新开发设计ERP 代码,最终的 ERP 软件通过日本方面的销售渠道和实施队伍进入市场。软件出口对速达公司并不陌生,但是完成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还是首次。速达公司总经理邹其雄自豪地提到了速达软件开发的工业化规范以及  相似文献   

13.
1月20日,世界信息领域的两个“大款”——美国HP公司和微软公司联合召开了“HP微软SME(中小企业)战略”新闻发布会。共有100多个国内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硬厂商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HP有限公司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据中国HP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汉生先生表示,为了全面推进“SME战略”,HP公司已与多家世界级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联盟,并得到了国内用友、安易、佳软、科利华、清华同方等几十家知名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与合作。 HP和微软公司将从技术、市场和销售等方面为软件开发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共同推动“HP  相似文献   

14.
综合消息     
“98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于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今年国内软件市场的一次重要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往参观采购。本次展览会以财务和商务管理软件为主,中软公司、新天地公司、佳软公司和连邦公司等国内厂商均组织了强大的参展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占从2003年开始,管理软件厂商们开始将目光投向60%,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小企业群体在中国市场过去一直被忽视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神州数码推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关资料显示,50%的中小企出了专门针对小型企业的易助E R P产品,以及针对高业正在考虑并实施ERP系统,2004年这一数字将显著速成长型企业的易飞E R P普及版。提高。神州数码管理系统公司(D C M S)总经理李绍远李绍远认为,ERP厂商首先应该以专业、务实的态认为,为中小企业实施E R P是D C M S未来发展的必由度面对市场,应…  相似文献   

16.
答网友问     
《软件工程师》2003,(8):39-39
<正> 网友 第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国内ERP厂商主要是从财务软件起家发展而来的,倡导以财务为核心,而ERP源自制造行业,应该以生产为核心。就这一观点结合ERP的发展方向,请各位谈谈财务模块在ERP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问题:有一种说法认为ERP系统如果输入的是垃圾,那么输出的还是垃圾,意思是说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数据基础管理,ERP系统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请各位谈谈国内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与ERP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目前已无人怀疑ERP市场的火爆,也无人置疑ERP是信息化问题的大热点。无论软件供应商还是咨询公司,政府还是媒体,都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地给予这一问题普遍的关注。但热点只是表象,什么在最终决定着ERP成败的命运呢?我们知道方向确定后,细节决定命运。本报本期重提ERP话题,意在探讨热点背后的细节问题。作为热点的关键或主体的客户,虽然正成点状分布,但数量日益壮大,成为ERP市场如此火爆的诱因。本期凭借“以点见面”的本质进行挖掘,邀请到神州数码北方区总部总经理李建东和北京石油机械厂总工办主任龚皓、企管办主任李宁分别作为厂商和用户的代表,一道来从细节谈起,其同探讨ERP选型、实施、维护过程中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在ERP选型之初,厂商成功案例的参考作用有多大?不同ERP产品功能的优劣如何鉴别?怎么控制ERP系统的整体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93年5月,佳软公司在鹏城深圳诞生。同年7月,佳软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商务软件的概念,并随之推出了中国第一套通用商务软件——“协力商霸”。从此,商务软件独立于财务软件飞速成长,并为中国软件市场开辟了一块崭新的领地。今天,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将改变工业时代每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根据广大客户的需要,佳软瞄准了全方位的INTERNET。实施以E-Capacity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战略,力争成为中国第一家并最终成为优秀的专业化电子商务供应商。  相似文献   

19.
国内ERP市场犹如“IT冬天里的一团火”,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尤其在高端市场。 WTO之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以及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力,使国内ERP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加激烈的竞争,ERP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大战,对国内ERP厂商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国内ERP厂商  相似文献   

20.
ERP怎么选     
自2002年3月以来,在中国企业信息化产品市场上,ERP 显得异常活跃,众多的伙伴厂商也纷纷发布了基于自己的一些思考。如何理解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ERP 思潮? 用友认为应该使中国加速进入成熟 ERP 应用的时代,这样才能真正让 ERP 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什么企业需要 ERP?企业的需求成熟是应用成熟的首要条件,正确的定位 ERP 是厂商成熟的表现。什么样的 ERP 适合中国企业?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清楚哪些企业最需要导入 E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