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国强  张先平  黄建和 《人民长江》2007,38(11):113-114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水利委员会于2005年提出了《维护健康长江提要》,并从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4个不同的层面建立了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14个评价长江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为水能资源健康开发利用率指标,旨在满足河流健康要求前提下为合理开发长江水能资源服务.根据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分析拟定水能资源健康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分项权重进行确定,建立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评价指标模型.此模型可为合理开发长江水能资源、实现长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也可为其它相关专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等3个层次构成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河流、湖泊及水库等3套系统,其中河流评价指标16项,湖泊评价指标21项,水库评价指标21项,用于对北京市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以密云水库和北运河流域为例,于2019年5、8、10月进行水生态监测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健康综合指数为87.76,水生态健康状况处于健康等级;北运河流域的水生态健康状况呈现空间性差异,其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维护南四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对南四湖的健康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为南四湖的管理与改善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据此需要建立南四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4个层次,12个具体指标。基于AHP法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小人为因素引起的指标权重偏离。根据指标对应状态是否需要人工干预将评价结果分为健康、亚健康与疾病3个状态。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的总体健康水平处于亚健康状况,需要人为干预以保持其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河口生态系统特征和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完整性出发寻求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适宜指标。根据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充分考虑黄河河口区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黄河河口区的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措施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筛选出50个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获取方式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了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目标层、子系统、准则层、指标层构成的4层递阶层次指标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81-84
针对辽宁省河流特点和实际,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在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增加了水沙平衡程度指标,在生物准则层增加了陆生、水生、鸟类方面的生态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以大凌河为例,开展了新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健康评价,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凌河属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将河流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生态功能、社会经济价值、物理化学指标和人类健康指标的准则层,并挑选17个河道健康指标构建指标层。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道健康进行评估,并且基于VS平台,采用C++语言研发河道健康评价软件,以快速便捷地评估河道健康程度,为河道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价珠江现状水资源状况,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层次的幸福珠江优质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优质水资源综合得分,根据得分评判等级。以珠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广东省为例,对建立的优质水资源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广东省现状水资源优质状况总体一般,各地区水资源问题各异,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评价成果及建议对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优质水资源建设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漳河水库区域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漳河水库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的实际资料,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7个准则层及22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结论为:准则层与指标层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状况总体上较好,符合区域的实际现状,但水资源利用还有一些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闫霏霏  杨瑞琰 《人民长江》2007,38(11):119-120
为对洞庭湖水质进行区域评价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洞庭湖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层、各个监测断面为准则层、各污染指标为子准则层,建立了洞庭湖各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分析的结果建立了预测各断面水质的发展趋势的拟舍线性多项式.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结果表示:2002~2004年,樟树港、南嘴断面与其它断面相比水质状况较差,坡头断面的水质较好.水质发展趋势线性多项式的拟合结果表明:樟树港、目平湖、鹿角和东洞庭湖断面的水质变差趋势较其它断面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具体为河流自身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具有满足自身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能发挥其正常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在河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的功能和属性,提出了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了包括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共24个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