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八钢A高炉开炉及其生产准备经验进行了总结。由于开炉准备充分,开炉料方案制定合理,开炉操作得当,实现了顺利开炉。  相似文献   

2.
总结衡钢高炉全焦开炉实践经验。此次开炉采用全焦开炉,是衡钢高炉投产以来首次,对开炉料计算非常谨慎,分段位计算开炉料成份,严格控制渣量及渣中Al_2O_3含量、镁铝比重要指标,适当配加锰矿,采用带冷风递增焦炭负荷装料方式,及时调剂热制度,合理调整送风制度等措施,使之开炉顺利,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3.
结合宝钢高炉中修开炉实践,对高炉中修开炉关键技术如开炉料结构、上下部操作制度、加风节奏的把控、炉缸的加热,以及第一炉渣铁的排放等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开炉采用开放中心的布料制度能够快速形成中心气流,有利于炉况的稳定顺行;根据炉料化学反应的进程,加风节奏建议按照四个阶段进行控制;开炉第一炉铁水温度比新开高炉要低,不必追求第一炉铁水1500℃以上的高温;出好第一炉铁非常关键,采用预埋氧枪的方式有利于渣铁的排放,按照体积置换计算实际装入的料批数作为开铁口时机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王雪峰 《炼铁》2018,(6):20-24
结合安钢1号高炉第二代炉役精准开炉实践,对影响大型高炉精准开炉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开炉料化学成分的准确性,以及堆比重、压缩率等物理参数的合理性是精准开炉计算的基础;开炉料装入位置的精确性,以及开炉重要参数的合理选择是精准开炉的保障;开炉料中含铁原料装入的初始位置,以及加风速度、首次铁累计总风量的控制是精准开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借鉴历次本炼铁分厂和宝钢高炉开炉经验,从开炉料填充,到后期高炉加风量降硅,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重点介绍了八钢A(2 500 m~3)高炉高炉开炉炉温及后期炉温调整的实际操作和效果,供其他高炉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首钢5号高炉停炉30天后开炉仅用9天即达到正常生产水平,本文简介了炉缸体残留物清理,开炉料,送风和出铁方案的制定,开炉的实践,以及高炉长时间休风后开炉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根据鞍钢新建高炉开炉操作经验,阐述了高炉全焦炭开炉、开炉总焦比、配料的渣碱度、取消空料段、开炉料总渣比等主要参数的确定,探讨了点火操作中第一次出铁时间的掌握、开炉煤气的回收、达产速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武钢6号高炉开炉及达产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怀远  杨佳龙  熊良勇 《炼铁》2004,23(6):7-11
对武钢6号高炉(3200m^3)开炉及快速达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武钢6号高炉采用了最新一代PW并罐无料钟炉顶、串联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铜冷却壁及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等先进技术。在开炉生产中,注重选择合适的开炉料与配比,进行料面测量,确定合理的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优化高炉操作,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从而使6号高炉开炉顺利,并实现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包钢1#高炉(2 200 m3)开炉及达产的生产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开炉生产中,由于选择合适的开炉料,采用全焦开炉,制定合理的操作制度,操作调剂得当,实现了顺利开炉和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炉开炉现状,介绍了全开风口开炉技术在承德钒钛2 500 m3高炉开炉中的应用情况,并与部分堵风口开炉技术进行了对比。通过制定科学的开炉料结构及填充料制,合理规划复风进程,并采取预埋氧枪加热炉缸、精准富氧和喷煤、准确把握出第一炉铁时间等措施,全开风口开炉送风后13 h顺利出铁,31 h全风作业,72 h高炉利用系数达2.6 t/(m3·d),实现了2 500 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达效的目的,创开炉的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翟晓春  徐忠平 《炼铁》2004,23(5):23-25
为了掌握无料钟炉顶的布料规律,一钢2500m^3高炉在开炉之前进行了开炉料的装料实测试验,对指导高炉开炉和以后的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布料模式的调整,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较好的布料调整模式,保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3号高炉随环保形势的错峰限产焖炉10天,此次焖炉未采取降料面扒炉,开炉存在很多限制条件和技术困难。然此次开炉通过科学的开炉准备、合理的焖炉料优化和开炉料的细化精准多方面先进技术,实现了快速开炉达产达效。  相似文献   

13.
对矮胖型小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合理的开炉料填充是开炉的关键,对于矮胖型高炉要疏通边缘气流的同时,更要疏通中心气流。通过合理的填充开炉料和进行高炉快速开炉技术,开炉6 d利用系数达3.36 t/(m~3·d),实现了开炉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5,(3)
对太钢大型高炉2次开炉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确立大型高炉开炉过程的主要节点是关键;在装开炉料前,要确立入炉各段和全炉料的焦比和目标渣、铁成分;开炉送风后,要做好送风初期的高炉操作,平稳过渡软熔带的形成过程,确定出第一炉铁的累计风量和时间,出好第一炉铁。  相似文献   

15.
对鞍钢新1号高炉大修过程中炉底、炉缸砖衬,冷却壁、冷却板及破损炉壳更换,以及新增干法除尘等工艺装备所采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同时对高炉大修后的开炉工作,如炉体烘炉,试漏、试压,装填开炉料,开炉进程以及过程中执行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说明。此次高炉大修及开炉各项工作都按计划如期完成,顺利达产,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2600 m3高炉大修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在开炉前制定科学的开炉方案,在开炉过程中,注重选择合适的开炉料配比、确定合理的送风制度、优化高炉操作,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一周内利用系数达到2.00 t/(m3·d)。  相似文献   

17.
高炉中、大修后的开炉,对开炉料的计算及实际使用、热风温度的选择梯次、风口面积的大小均有严格要求,正确的送风制度、合理的热制度对于高炉快速达到生产指标、降低开炉成本、延长高炉一代炉龄、高炉高产低耗等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国丰1 780 m3高炉中修后开炉,开炉前风口布局及堵风口情况,装枕极开炉料的配料与装料,高炉的开炉操作(包括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炉缸热制度、渣铁排放)。开炉历时7天,高炉就基本达到了正常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树江  蒋裕  张然  刘志新 《炼铁》2020,39(3):49-52
六安钢铁1号高炉在开炉时,通过采取制订开炉料标准、优化开炉装料及把握好加风节奏等措施,点火送风17h后顺利实现全风全压操作。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后,通过采取控制合理的风口布局、改进布料矩阵、控制好铁水及炉渣成分等措施,高炉在相对较差的原燃料条件下实现了高效生产。2019年下半年,1号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05,燃料比510.1 kg/t。  相似文献   

19.
对山钢某大型高炉开炉装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本次高炉采用枕木填充法开炉,根据原燃料情况确定了开炉料结构和装料方式,选择的配料参数适宜,装料过程控制严格,提高了装料的精度,实际料线与计算料线仅相差0.6 m,实现了点火开炉一次成功,在全炉配料Al_2O_3达到20.64%的情况下保障了良好的渣铁流动性,第5天利用系数达到2.0 t/(m~3·d)。  相似文献   

20.
济钢1750m3高炉开炉装料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1750m^3高炉采用枕木开炉方式,通过控制枕木填充过程,确定合理的开炉料结构,严格控制装料时间和装料过程及炉料强度,选择合适的压缩率,缩短了装料时间,提高了装料的精度,完成了各项布料测试项目,为高炉送风点火一次成功、顺利出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