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钢丝的感应加热(待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伟年 《金属制品》2008,34(2):33-38
对比内热式、外热式钢丝加热方式的特点,指出采用感应加热技术应当满足的技术条件;利用一系列公式介绍感应加热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从加热工件的电磁能、电流穿透层、感应器的结构参数等方面介绍了钢丝的感应加热系统;分析细钢丝感应加热面临的2个技术难题,讨论钢丝感应加热温度均匀化及稳定化处理生产线的保温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产电镀黄铜生产线技术研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宋为 《金属制品》2011,37(1):41-44,60
介绍国产电镀黄铜生产线技术研发现状,给出工艺流程和生产线工艺参数。生产线长度260~280 m,年生产能力1万~1.5万t,可同时处理42~56根直径0.76~3.2 mm钢丝。采用明火加热炉,Dv值可达80 mm.m/min。采用水浴索氏体化处理,焦磷酸盐电镀铜,硫酸盐电镀锌,感应加热热扩散,得到铜质量分数67.0%左右的高铜黄铜镀层,产品完全满足帘线钢丝的拉拔要求和钢帘线与橡胶的黏结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感应加热油回火钢丝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感应加热油回火钢丝的装备构成与发展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感应加热生产线的特点: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氧化脱碳少、不易刮伤、钢丝抗弹减性高等;指出感应加热油回火钢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钢丝传导加热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导加热方式常用于钢丝的热处理,铅浴热处理就是最典型的应用。依据热传导理论,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对铅浴加热的热传导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传导加热方式下,不同直径钢丝的中心温度达到与表面温度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与钢丝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即D2v为常数的基本规律。它不同于采用辐射加热方式时Dv为常数的规律,在生产工艺的制定及铅浴加热槽的设计中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5.
施春华 《金属制品》2011,37(5):70-72
中频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由西门子触摸屏OP17、西门子S7- 200PLC、中频感应加热系统等组成.在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生产中,稳定化生产要求恒温控制,特别是在初始开车和工艺调整过程中,钢丝要在速度变动的情况下完成恒温控制,中频加热炉的功率给定就要精确.给出中频加热炉控制框图,分析加热温度与加热功率的控制关系,并就相同温...  相似文献   

6.
将传统生产预应力钢丝的拉拔工序和稳定化处理工序合并成一条无扭拉拔连续作业线,采用驱动轮直径为 1 200mm的拉丝机,减少拉拔中钢丝产生的内应力;中频感应加热去应力回火热效率高;水平施加预张力,张力轮直径 3 500mm;全线由微机控制线速度、加热温度和预张力,人机界面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成材率和钢丝内在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电能。  相似文献   

7.
肖进  惠晶  沈锦飞 《纺织器材》2008,35(1):26-29
利用感应加热技术对梳理机用齿条进行在线退火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于梳理机用齿条在加热过程因参数变化会导致感应加热电源的谐振频率变化,致使电源的利用率降低.为提高电源的利用效率和功率因数,要求电源的输出电压与谐振电流的频率、相位严格保持一致.根据梳理机用齿条热处理工艺的要求,采用积分分离法与DPLL(数字锁相环)相结合的频率跟踪策略,设计了一台100kHz/5 kW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对齿条进行在线退火处理.该电源采用Buck斩波实现功率控制;采用负载串联谐振式逆变桥进行频率控制,实现对负载谐振频率的跟踪和软开关.电源的功率调节范围为1%~99%,输出功率因数达到99%,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具有调功范围大、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节能显著、加热温度均匀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胎圈钢丝拉拔生产中热处理参数选择的试验工作量,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以钢丝在加热炉中传热理论为基础,建立传热数学模型,设定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不同直径钢丝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温度、截面温度分布等参数,从而确定其满足奥氏体化工艺温度要求的热处理线速度。结果表明,对于直径为3.5 mm和4.7 mm的胎圈钢丝,能满足奥氏体化工艺温度要求,使热处理终点温度达到940℃左右的最佳热处理线速分别为18 m/min和13.5 m/min,且与实际生产相吻合。有限元模拟分析试验可实现钢丝加热问题的可视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行研制成功弹簧钢丝感应加热淬火回火生产线及工艺,于1998年8月开始批量生产符合YB/T5103及YB/T5104要求的6~12mm弹簧钢丝。指出控制盘条偏析、表面质量及通条均匀性是稳定和提高钢丝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高频感应堆焊工艺概述高频感应堆焊是靠高频感应电流加热工件与堆焊材料。堆焊材料的熔化温度要比被焊零件的熔化温度低150~200℃。高频感应堆焊设备与一般高频淬火设备一样由高频发生器和感应器组成。堆焊时,零件的堆焊部位覆盖一层粉末状合金材料,并放入感应器内同时加热,零件首先被感应加热,并不断向表面的合金粉末传热,合金粉末的温度达到1275~1350℃后,逐渐由底层向表层熔化,合金粉末中的熔剂造渣并覆盖在平静的熔池上,最后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合金焊层。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热处理电镀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高φ0.15 mm钢帘线外绕丝的使用性能,同时能使钢丝适应明火炉→水浴淬火的工艺要求,设计总压缩率为97.03%,热处理Dv值为60 mm.m/min的φ0.87 mm电镀钢丝生产工艺,以代替φ0.75 mm钢丝生产外绕丝。对φ0.87 mm钢丝采用不同的奥氏体化工艺及水浴淬火工艺进行试验,明火炉4个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10001,010,10009,60℃;索氏体化为80 cm水浴+空冷。电度工艺采用先镀铜再镀锌+中频炉感应扩散。结果表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热处理电镀钢丝。  相似文献   

12.
徐效谦 《金属制品》2006,32(5):39-41
说明钢丝加热、炉体表面散热和电功率计算公式。以具体实例计算出装炉量为8~15 t,最高使用温度为900℃的退火炉在考虑装料炉架、炉盖、内胆、保护气体和冷却水消耗情况下的加热功率为280 kW,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出不同退火温度和不同装炉量时的加热时间,为制定退火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俞国峰 《金属制品》2002,28(6):12-14
根据奥氏体化组织转变原理 ,比较明火炉和马弗炉及不锈钢管式半明火炉的工艺特点 ,分析和探讨明火炉的优势和工艺特性。不同的炉子应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明火炉DV值较高 ,温度高、车速快 ,可以提高热效率。明火炉加热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节省生产及维修成本,对电加热管式炉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浇注料代替常规的耐火砖,设计了新型搁管砖、搁丝砖和透孔砖;炉膛结构由常规拱形改为方形,大砌块烧结搁管砖、搁丝砖的应用使炉膛稳定性增加,避免了更换不锈钢管和炉丝时导致炉体保温性能的下降;对炉体进行优化设计,炉体保温性能好,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实际应用表明,该炉型Dv值可达40 mm·m/min;炉温温度恒定,炉温的波动在±1℃以内,炉两侧温度不超过室温30℃;生产直径1.45 mm高压胶管半成品钢丝,批次抗拉强度波动在±20 MPa内。  相似文献   

15.
苗为钢 《金属制品》1998,24(4):32-35
介绍FIB燃气明火加热炉炉体结构、燃烧系统、安全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热能回收利用系统。该炉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控制精度高、能源消耗量低、热效率高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有效地控制不同加热区段的炉内气氛及加热温度,以控制钢丝表面的氧化、脱碳状况,有效地避免钢丝在铅浴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挂铅现象。  相似文献   

16.
汤建华 《金属制品》1997,23(6):7-11
介绍钢丝热处理炉与铅浴淬火炉的现状,比较燃煤、燃油、燃气和电加热炉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LY型电加热马弗炉和内热式铅浴淬火炉。两种炉型的组合,高质量地满足了钢丝索氏体等温淬火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