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晓娜 《电池工业》2013,18(1):47-50
采用三电极的方法分别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电位变化来研究电池的自放电.锂离子电池存储过程中的自放电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存储温度和存储时电池的充电状态,温度越低,电池的充电状态越低(但电压范围有限制:3.8~4.2V)自放电越小.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自放电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池内部的副反应;二是内部微短路.内部微短路是由极片表面的颗粒及阴极极片边缘的金属毛刺所引起的电池内部微短路造成的.减小这些影响因素,可以降低电池的自放电.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重物撞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洪兵  王彩娟  赵永  宋杨 《电池工业》2011,16(4):209-211
重物撞击试验是许多锂离子电池检测标准中普遍采用的模拟内部短路的试验项目.文中对不同型号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重物撞击试验.通过对电池的拆解分析,深入理解了试验时产生了内部短路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宁  俞会根  盛军  向晋  杨重科 《电源技术》2016,(5):1139-1141
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原理、模拟短路实验分析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内部短路检测手段进行分析,为锂离子电池安全防护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实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模拟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的实验方法:针刺实验、挤压实验、重物撞击实验、强制内部短路实验、钝针实验、NASA方法和棒挤压实验.对各种实验方法的作用机理、模拟内部短路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危险的汽车事故(汽车碰撞)进行了模拟,即模拟了电池的内部短路,以便获得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影响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稳性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电池荷电状态、充电电压(或开路电压、放电电压)越高,电池的热稳定性越差;环境温度越高,电池的热稳定性越差;电池的容量越高,电池的热稳定性越差;电池长...  相似文献   

6.
MH-Ni电池安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刘圣迁  王丹  高飞 《电源技术》2004,28(4):213-215,255
AA型MH-Ni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内压及电池外壁温度随充入电量的增加会经历较低水平、迅速增高和进入平台三个阶段的变化,而且充电倍率越大,电池内压及外壁温度的平台越高,实验数据表明1 C5以下的过充电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做MH-Ni电池短路实验,并对电池内部气体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电池爆炸的原因为电池短路后产生大量的热,致使电池内部温度和气压上升,造成负极贮氢合金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析出H2、隔膜炭化放出气体、电池内部短路放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电池内压剧增。电池爆炸时的最大压力一般达到5.5 MPa左右,最高温度一般达到190~200 ℃。  相似文献   

7.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针刺测试时,电池很容易发生内部短路,进而发生爆炸起火等危险。为了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本文从隔膜、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导电剂黏结剂和电池结构四个方面综述了有关电池针刺测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促进电池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添奥  刘昊  陈永翀  高维成  何颖源 《电源技术》2021,45(12):1540-1543,1547
针对储能电池的热失控风险,提出以电池内部气压作为判定依据,对磷酸铁锂电池经历不同滥用条件时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快速评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电池正常充放电状态下,电池内部气压及外壳温度发生小范围规律性波动.在过充、过放、外部短路等异常状态下,电池内部气压在预警节点急剧增大,而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参数变化明显晚于内部气压的变化,且变化速率相对较小.上述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不同滥用条件下电池内部气压失控的特性,同时证明了以电池内部气压失控预警代替现有电池外部温度预警能够更早地识别电池安全风险,避免发生热失控及燃烧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类型短路电池的解剖,测试,分析和模拟试验,概述了引起碱性锌猛电池短路的几种主要因素;分析了锌枝晶,氧化锌枝晶,铜和铜化合物,超细锌粉,氢氧化铝枝晶引起电池短路的表观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各种短路模式的可能机理;提出了防范各种短路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引起纸板电池碳棒出水、新电电压下降、内部短路、气胀鼓底、贮存下降率大等质量缺陷的工艺因素,做了些验证和分析,提出了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其安全性指标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评价体系,重点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评价,为系统评估动力电池设计缺陷和潜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伍银波  胡新发  薛建军  杨伟 《电池》2018,(2):100-103
预放电模式对锂二氧化锰(Li-MnO_2)一次电池存储后的内阻、电压及放电性能有直接影响。研究恒流、恒阻和直接短路等3种模式预放电对Li-MnO_2电池性能的影响。在60℃存储后,恒流、恒阻和直接短路预放电的Li-MnO_2电池,平均内阻分别为569mΩ、852mΩ和1140mΩ,平均开路电压分别为3.257V、3.250V和3.271V。恒流预放电制备的电池,内阻、电压分布一致性更高,1000mA恒流放电时,恒流预放电电池的容量比直接短路预放电的高28.4%。  相似文献   

13.
高效岳 《电池工业》2001,6(2):60-63
根据开路电压的均匀性可鉴别锌锰电池拌粉是否均匀,根据它的下降程度可判断电池是否短路。根据负荷电压和短路电流可知电池瞬间欧姆电阻,从而判断电池装配过程是否正常;三参数与电池容量均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彤  徐益军  黄伟  谢红卫 《电池》2007,37(4):278-279
比较了凝胶剂PW150、PW160和QA对LR6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A可提高LR6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由凝胶剂QA制成的电池内阻低、短路电流大、闭路电压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通过检测汽车起动用蓄电池开路电压、放电电流、终止电压及环境温度,综合测算蓄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冷起动电流及荷电容量;并通过量化蓄电池开路、单格短路、完全短路、硫化及性能退化等状态的特征,形成汽车起动用蓄电池的健康诊断方案;同时,结合实际需求,考虑汽车应急起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将健康诊断与应急点火功能集成,研制汽车起动蓄电池健康诊断及应急点火仪;试验表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诊断和应急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16.
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穿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磷酸铁锂(LiFePO_4)动力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时的安全问题,采用陶瓷顶盖结构的单体电池与1+5只并联连接电池的穿刺实验,分析电池表面温度、开路电压及涌流变化情况。不论连接方式和穿刺位置如何,均是靠近正极极耳的监控点温度最高,最高可达442.5℃,且前期该处温度迅速上升,后期逐渐降低;电解液浓度越低,电池内阻越大;穿刺接触电阻越小,电池表面温度越高,并联连接的被刺电池瞬间反充电流较大,最大可达256.0 A;电池未出现着火现象,穿刺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二次锂电池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二次锂电池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表述了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概貌及特点,该电池以碳为负极,能有效地避免充电时锂枝晶引起的短路,改善了循环寿命,提高了能量密度,有利于电池小型化。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加速量热仪(ARC)已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研究.使用该设备,在绝热条件下记录电池内的温度、压力及自放热速率和时间的函数关系.使用英国THT公司生产的加速绝热量热仪及附加设备(KSUTM)和(BSUTM)检测电池使用过程中充放电、滥用以及短路和高温下的热分解,并利用这些数据来量化电池储存和放置等条件下的热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载锂离子电池的SoC(State of Charge)估算,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效应,SoC与OCV(Open Circuit Voltage)关系曲线受电池内阻等因素影响,精度较低。从自主设计的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入手,改进现有的Thevenin模型,用一个新的极化模型来代替传统的RC模块克服锂离子电池的极化效应,增加模型的精度。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基于DualEKF(dual-Extended Kalman Filter)估计方法,克服传统方法中无法消除电池内阻误差的缺点。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使估算误差保证在6%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