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涂膏法制备过氧化银(AgO)电极,采用化学滴定和SEM对电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最佳的膏料配比和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极进行单片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膏AgO电极放电利用率(91.2%)高于单化成银电极(88%),放电电压平台(1.45 V)低于单化成银电极(1.50 V)。  相似文献   

2.
以活性碳(AC)为负极材料,氧化银(AgO)为正极材料,1.4g/m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水化纤维素膜为隔膜制备了AC/AgO新型复合电化学电容器。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等测试考核了其性能。实验表明,AC/AgO新型复合电化学电容器等效串联内阻较低,有效工作电压可达到1.5V以上,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以及较好的荷电保持能力。AgO电极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单电极比电容量达145.2F/g。电容器经过57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小于10%。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战雷动力能源的可靠应用,进行了Zn/AgO一次电池段模拟大深度实航条件下的有限元分析。基于全雷总体大深度条件下的实航情况,开展对于Zn/AgO一次电池段壳体、端板和电堆等结构的仿真计算,考核Zn/AgO一次电池段大深度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化大是影响电池组激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9 m A/cm2转6、3 m A/cm2的阶梯充电模式有利于提高电池激活速度。  相似文献   

5.
万君玲  赵磊  谢龙  邵自强 《电池》2012,42(2):81-84
采用淤浆法制备水溶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并进行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和SEM分析.对蒽醌(AQ)正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以CMC为粘结剂的AQ电极,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比以PVDF为粘结剂的更高.以0.2 mA/cm2的电流密度在1.5~3.5 V循环,以高取代度(DS=1.23)的CMC-1为粘结剂的AQ/CMC-1电极首次和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26.4 mAh/g和70.9 mAh/g.高取代度的CMC-1的电化学性能好于低取代度(DS=0.86)的CMC-2.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对AgO电极放电影响的三个因素:即AgO含量、添加MnO_2量、导电石墨量。作者提出特殊电池模型,认为Ag_2O既是阳极又是阴极,反应产物兼有隔离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一种新型锌负极制备工艺——刮浆工艺制备锌负极,该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电极的连续生产,而且可以制备均匀一致的薄型电极。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CM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PVA)四种材料作为负极粘结剂,研究了粘结剂种类对刮浆工艺的影响,同时对刮浆式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PMC或HPMC与PVA混合作为粘结剂,并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可以合成与导网具有较好粘附性的锌浆,实现连续刮浆,制备出均匀一致的锌电极。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刮浆工艺制作的锌电极可以满足大功率锌银电池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Al3+、Zn2+替代镍离子纳米氢氧化镍电极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兵  浦坦  李道火 《电源技术》2004,28(5):276-281
提出了多离子不同位置替代镍离子(利用晶格畸变互补性)来制备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方法,并对AP+、Zn2+的替代量、阴离子种类、活性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Al3+、Zn2+替代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获得电化学容量达316mAh/g的电极材料.通过晶格常数分析,证实了晶格畸变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水基粘结剂是近年来化学电源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将水基粘结剂引入到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涂布工艺中,可以使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绿色化,并降低生产成本。综述了水基粘结剂在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中的应用,指出水基粘结剂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代替有机溶剂型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加入增塑剂聚丙烯酸钠(PAAS)、纳米分子筛HZSM-5和KOH,制备具有高导电率的纳米HZS M-5/PAAS/KOH/PVA电解质,并进行了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室温下,该复合纳米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可达0.049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2.2V.以0.1C在1.0~ 1.6 V充放电,使用该电解质的Zn/AgO电池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6.1 mAh/g,第2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76.8%.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涂布法制备厚度0.2 mm的薄型过氧化银(AgO)电极,采用化学滴定和扫描电镜(SEM)对电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最佳的浆料配比和电极制备工艺。采用该电极组装锌银电池单体进行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体放电性能能够满足一般锌银电池的放电要求,在2 A放电电流(5 mA/cm~2)下,平均电压在1.5 V以上。在100 A脉冲放电电流(264 mA/cm~2)下,电压不小于1.172 V,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昌国  高宇  谢波  吕红  王强 《电源技术》2002,26(4):288-290
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电流扫描等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NaCl、KCl、NH4Cl、(NH4) 2 SO4等电解质溶液对锌电极和空气电极电化学行为以及锌空气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压表明NH4Cl电解质特性相对较好 ;而且添加适量KCl既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 ,又能减小锌电极的自腐蚀 ;4mol/LNH4Cl 1mol/LKCl是一种放电性能较好的锌空气电池用准中性电解液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陈洪钧 《电源技术》2012,36(3):444-445
综述了海军重要的水下兵器——电动鱼雷电池的研究进展。经过世界各国长期实践和检验,目前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主要有:锌银电池、镁/氧化银海水电池、先进的铝/氧化银电池和锂亚硫酰氯电池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对于银电极化成工艺进行改进研究的结果,包括电池结构、电解液及充电制的改进。新的化成工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研究了不同充电量、温度对于AgO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AgO含量对于放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硫化钠-溴(PSB)储能电池用多孔碳电极。电极材料为活性炭、导电炭黑、热塑性聚合物粘结剂,电极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用多孔炭电极作为电池正负极,系统地探讨了电极组成、活性炭颗粒粒径、造孔剂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粘结剂量一定时,导电炭黑、活性炭比例存在最优值。大颗粒活性炭有利于保持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加大造孔剂的量,促进了电极内孔的连通性,电池性能提高。活性炭制得的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80 ℃、120 mA/cm2放电电流密度时比功率达0.14 W/cm2(1.19 V),可见活性炭是一种高性价比的PSB储能电池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6.
唐有根  唐赞谦  桑商斌 《电池》2004,34(2):109-110
采用粉末微电极研究了锌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ZnO、Zn4SO4(OH)6和CaZnO2在1.8 mol/L K2CO3、1.8 mol/L KF和3 mol/L的KOH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了峰值电流电势与扫描速度的关系,推导出了锌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循环伏安的可逆性区间,比较了活性物质的可逆性,发现氧化锌表现出更好的可逆性.计算了3种活性物质制备的锌负极在可逆性区间内的平衡电极电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由微机和监视技术组成的监控装置在自动激活一次锌氧化银电池制造工艺中氩弧焊接技术上的应用,着重阐述该系统中的监控装置、焊接装置及I/O接口控制电路。结果表明,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满足不同规格不锈钢材料的氩弧焊接,已成功应用于某型一次锌氧化银电池的生产焊接工序中。  相似文献   

18.
用EIS研究PEMFC膜电极的活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膜电极达到和发挥其最佳性能,对其进行活化是一种有效方法,变流强制活化对提高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比较理想。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对膜电极活化过程机理的研究表明,氧电极在活化过程中电化学反应电阻大大降低,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均显著增大,活化过程大大增加了膜电极的电极有效面积,有利于膜电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timulating electrode parameters (size, position, and waveform shape) on electrically elicited ganglion cell action potentials from isolated rabbit retina. Thirty-eight isolated rabbit retinas were stimulated with bipolar stimulating electrodes (either 125 or 25 microm in diameter) positioned on either the ganglion or the photoreceptor side. Recording electrodes were placed between the optic disc and the stimulating electrodes. Cathodic-first, biphasic, current waveforms of varying pulse durations (0.1, 0.5, 1 ms) were used. For the four conditions tested (125-electrode and 25-microm electrode, ganglion cell, and photoreceptor positions) threshold currents ranged from 6.7 to 23.6 microA, depending on location and pulse duration. With 1-ms pulse duration,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threshold currents when either size electrode was used to stimulate either the ganglion cell side or the photoreceptor side. For all groups, the threshold currents using the 1-ms pulse were lower than those using 0.1 ms, but the 0.1-ms pulses used less charge. These experiments provide a number of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several stimulation parameters critic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planted electronic retinal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