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砂型用改性普通玉米淀粉黏结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普通玉米淀粉与其它材料复合,作为铸造黏结剂的可能性及复配工艺。实验表明,在淀粉中加入复配剂改性,可提高其性能,可作为主黏结剂在铸造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黏结剂是影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黏结剂可以提高黏结强度进而降低黏结剂的用量,并提高电化学性能以及一定程度地抑制膨胀,同时水性黏结剂的使用不仅降低成本,更有利于保护环境.本文综述了水性黏结剂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中的应用,及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阐述了不同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的特征和优缺点,说明可以代替有机溶剂型黏结剂聚偏氟乙烯的使用,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攀  陈程  张灵志 《新能源进展》2020,8(5):413-427
硅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 200 mA∙h/g,已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Si作为负极材料也存在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是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硅体积膨胀(高达300%),导致Si基负极材料粉化脱落、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其循环性能尚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通过研究开发硅基负极专用黏结剂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维持硅负极结构稳定,提升电池循环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基负极黏结剂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黏结剂、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黏结剂、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黏结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本课题组在硅基负极黏结剂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期望能为将来的硅基负极专用黏结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硅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视为发展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但是硅在充放电循环中体积变化较大,会导致负极材料粉化,严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黏结剂作为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负极结构,改善电池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总结归纳了合成类聚合物、生物类聚合物等硅基负极黏结剂的研究进展,合成类聚合物主要包括聚丙烯酸类、聚偏二氟乙烯类以及导电类黏结剂,生物类聚合物主要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类、海藻酸钠类以及其他生物类黏结剂。分析了选择硅基负极黏结剂的条件,包括要有极性官能团、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高、最好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等。极性基团可以与硅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增强材料之间的黏结性能,为了更好地制约硅的体积膨胀,可以对其进行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愈能力;也可以选择一些导电物质,使黏结剂本身具有导电性能,可以提高电极内部导电网络的稳定性并提高活性物质的含量等。本文也为黏结剂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硅基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安全的嵌锂工作电位和廉价易得等诸多优点,是下一代高比能量电池体系最理想的负极材料。尽管硅基材料的研究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但是硅基材料嵌锂时巨大的体积膨胀,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开发高性能硅基负极黏结剂是解决硅基材料应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刚柔并济”结构特性的黏结剂分子能够有效抑制硅基材料结构膨胀粉化,保持电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提升其循环性能。本文综述了硅基负极黏结剂的特性要求,新型硅基负极黏结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复合体系聚合物黏结剂的开发;特殊空间构型黏结剂的开发;新型导电黏结剂的开发;自支撑无黏结剂硅基负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节能》2019,(10):99-101
岩棉制品是良好的绝热保温材料,黏结剂的配制及施加方式、施加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有机废气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在线产品质量要求及产量变化及时调整黏结剂的配制浓度及施加量,提高施加效率,实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陶瓷涂敷隔膜热稳定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本工作选用热稳定性优异的聚酰亚胺和电化学稳定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作为复合黏结剂,将Al2O3无机颗粒涂敷于商品级聚烯烃隔膜两侧。通过调控两种黏结剂组分含量,测试隔膜性能发现,增加聚酰亚胺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涂覆隔膜的热稳定性,但隔膜的电化学性能不理想;在黏结剂中引入适量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组分,涂覆隔膜可在保持其热稳定性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金属锂电极兼容性等性能。最后选用电化学性能表现最为优异且热稳定性良好的黏结剂组分制备陶瓷涂敷隔膜,在Li|LiCoO2电池中,比聚烯烃隔膜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8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09.3 mA/g,容量保持率为66.1%,而使用PE隔膜的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仅为88.7 mA/g和54.7%。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发热芯线型、预处理工艺、黏结剂浓度和支撑芯的存在对碳纤维电热元件阻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芯的脱离、保护气氛下的瞬时高温除杂工序、采用多股线型的发热芯及适宜浓度黏结剂的定型处理可以使碳纤维电热元件获得较为稳定的阻温变化特性,降低电阻变化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使无芯碳纤维电热元件的阻温特性与碳毡元件媲美,其电阻变化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硅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剧烈体积膨胀会引起颗粒粉化、SEI膜过量生长以及活性物质失去电接触等问题,最终导致容量快速衰减.开发新型硅负极黏结剂和硅碳复合是提升硅负极性能的重要策略.生物高分子材料成本低、环境友好且富含有机官能团,非常适合用来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硅负极黏结剂,也适合作为碳前体合成硅碳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生物高分子的硅负极黏结剂和以生物高分子为碳前体的硅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海藻酸钠、壳聚糖、淀粉的硅负极黏结剂,总结出生物高分子基黏结剂的主要改性方法有接枝特殊官能团、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或交联.基于这些改性方法,可分别提升黏结剂的黏附性、导电子或离子能力以及实现3D网络结构的构建.本文重点归纳了以纤维素、壳聚糖、淀粉、木质素为碳前体的硅碳复合材料,分别介绍了这些复合材料的性质、结构特点,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基于生物高分子的硅负极黏结剂和以生物高分子为碳前体的硅碳复合材料的不足,为其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油性体系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水溶性体系的丁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SBR-CMC)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PVDF、SBR以及CM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分别为-51.7℃、-42.18℃和-55.82℃。通过软包装试验电池,对比了两种黏结剂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包括化成分容、大倍率放电、低温放电以及循环性能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黏结剂体系的试验电池在常温下的容量发挥、功率性能以及循环寿命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低温(-40℃)的放电性能的差别较大,并且随着放电电流加大,这种差别会进一步增大。分别在20℃和-40℃下以0.5 C放电、在-40℃下1 C放电,水性黏结剂体系电池与油性体系电池放电容量比分别为1.004、0.706和0.589。  相似文献   

11.
型焦是以无烟煤、贫煤、瘦煤等弱黏煤为主,焦煤或肥煤为次,合理配比,经破碎加黏结剂冷压成型、烘干、碳化而成,Jxx-Ⅰ型立式型焦炉生产工艺为连续封闭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机焦生产受煤种限制和污染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碳化硅脱氧工艺方法、效果作了总结,并对用碳化硅工艺生产性能接近沸腾钢钢材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在不同干燥温度下分别制备了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SBR/CMC)和海藻酸钠(SA)为黏结剂的碳包覆氧化亚硅多孔复合负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准静态拉伸和界面拉剪测试,以考察干燥温度对不同体系复合电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虽会提升电极干燥效率,但受高温下电极黏结剂厚向迁移的影响,各粘接体系下电极的拉伸性能和电极/集流体界面粘接性能都会随之削弱。干燥温度越高,力学性能削弱幅度越大。三种粘接体系相比,SBR/CMC体系在高温干燥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模量比,以及相对较高的界面拉剪强度,因而较之SA和PVDF体系更适宜于高温干燥。  相似文献   

14.
消失模铸造用涂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料是消失模铸造能成功地用于生产的三大关键工艺因素之一,它是保证铸件表面质量和防止出现各种缺陷的关键措施。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厂生产实践,论述了消失模铸造用涂料的组成、性能及作用,并提出消失模铸件对涂料的要求,从而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棉秆、木屑为原料与自制黏结剂、引燃剂混合制备用于烧烤、餐饮的生物质炭化成型燃料,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胶炭比、引燃剂用量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半焦与黏结剂配比以及引燃剂用量的增加,成型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及其最大速率对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最大燃烧速率、平均燃烧速率、燃烧稳定性判别指数R_w、综合燃烧指数S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半焦与黏结剂最佳质量配比为10∶7,添加占半焦质量分数为5%的引燃剂为最佳,最后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活化能变化与燃烧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薄膜太阳电池性能与结构缺陷有关。对有某种缺陷陷的电池施加一定幅度的电压,同时观察其暗特性的变化,根据观察到的变化增减电压值,可消除缺陷,减少漏电,提高器件性能和制作成品率,这是一种简捷、有效、省时、省能的方法。本技术可作为薄膜太阳电池制造的常规工艺步骤而进入流水线,还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固体薄膜器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锰锌铁氧体的烧结需要在450℃之前将磁芯中的水分和黏结剂充分排出,否则将直接影响磁芯成品的品质。结合常用氮窑循环区结构,比较了两种不同排胶结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其窑腔内的温度分布、热量传递等特点以及对坯件的排胶的影响,提出了循环区改进思路,为氮窑的排胶工艺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鹏飞 《山东内燃机》2004,(5):22-23,27
本文介绍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水基清洗工艺代替传统的油基清洗工艺,不仅能提高和保证产品的清洁度,而且还能节约燃料,改善工作环境和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电极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辅助功能材料之一,虽然本身没有容量,但却是维持电极完整性的关键,决定了电极涂层的附着力和电极的柔韧性,并会影响到电极浆料的流变特性等工艺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电极黏结剂相关的国内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的相关特性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电极黏结剂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风冷柴油机45~#钢凸轮轴激光强化工艺的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正军  刘文今  孔国平 《柴油机》2001,(5):34-37,48
本文介绍风冷柴油机45#钢凸轮轴激光强化工艺的科研成果向生产应用的转化.风冷柴油机45#钢凸轮轴激光强化在发动机 1000h可靠性考核中显示了优异的性能,证实了激光强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工艺稳定性,其批量生产标志着我厂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凸轮轴激光强化工艺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