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市场的发展正处于理性竞争,平稳发展,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供需两旺的大好时机,这一点可以从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得到证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市场的发展正处于理性竞争、平稳发展、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供需两旺的大好时机,这一点可以从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绚丽多彩的艺术玻璃制品因其形态各异、造型别致、光彩夺目而深受人们喜爱。艺术玻璃,通常指具有艺术美饰功能的玻璃。艺术玻璃表面的装饰是对玻璃基片或坯体进行美化加工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玻璃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它不仅要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而且在造型、色彩、质 相似文献
4.
5.
铸造玻璃是利用模具进行加工的一种玻璃工艺.它的特殊形态和技术要求决定了它独有的特点和技术难度。铸造玻璃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国内环境艺术领域中的运用还比较少见。随着铸造玻璃艺术在高校工作室中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玻璃技术的铸造工艺.铸造玻璃的市场利用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相似文献
6.
陶瓷在我国一直备受青睐,它有着渊源的文化底蕴及工艺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在不同的建筑空间设计当中被广泛地运用.为了能够对建筑空间装饰特色加以创新,让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与价值,有关设计人员尤为关注陶瓷艺术在建筑行业领域中的优势与作用.鉴于此,本次为了能够推动我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对陶瓷艺术与建筑空间装饰设计的创新融合进行了大胆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历时四天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博览会于2007年5月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闭幕。这届博览会被认为是“中国玻璃第一展”,与德国glasstec和意大利VITRUM国际玻璃博览会齐名,称得上是世界玻璃第三大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认知不断进步“艺术”早已揭掉了其神秘的面纱,成为了影响人类物质世界乃至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并时刻充实着自身以及其他科学领域。玻璃艺术由于其艺术媒介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创作形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材料的运用是众多现代艺术形式所共有的特征。在经历了多种流派风格和对媒介材料选择所形成的漫长复杂的艺术发展中,对材质的差异性、语言的表达、画面偶然性的强调被重新唤起。艺术家们用各种媒介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考,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不同门类的艺术家纷纷把材料观念引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丰富了作品表达的方式和方法。其中肌理材料的运用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佛教,两千余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法与艺术,交相辉映,佛法因艺术而多彩,艺术因佛法而空灵。能感悟则清明超越,能感通则珍品留芳。灵山梵宫一一尽管据传说这座无与伦比的宫殿投资16亿,但很多艺术品更多是出于捐赠与创作者的虔诚。里面的艺术珍品的价值决不是可以用金钱就可以衡量的,里面的每一样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相似文献
12.
粉彩是从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康熙时代,五彩的表现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在设色上仍局限于少数几种。这时因受清初画风的影响,使五彩概括提炼的装饰风格,逐渐趋向工致秀丽。在色料上也开始吸取其它工艺品的颜料,采用了珐琅彩的不透明玻璃白,特别是填的颜色和洗染的颜色,从珐琅料中引用,移植过来,使粉彩绚丽而柔和,于是最早的粉彩面貌基本上保留了古彩的特点。至雍正时,才正式有一种用平填不加洗染光暗变化的粉彩出现,叫做雍正粉彩。其效果已有五彩刚劲浓艳的风格,而渐趋柔和佚丽的同时降低了烧成温度,因此又叫"软彩"。以后经过继续发展,丰富和提高了各种 相似文献
13.
一、 光影青花艺术表象的由来 舞台美术与陶瓷美术是隶属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领域,无论表现载体、艺术形式、技术手段、工具运用均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成功的契合,源于笔者的艺术经历所然.笔者早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古彩专业,师从于恩师段茂发教授,但1959年毕业时却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剧团担任舞台美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祥龙壶造型设计和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龙文化及茶文化等诸多元素融会贯通,同时根据紫砂泥料的材质特性,运用紫砂陶刻的装饰技法,共同营造出外观形态形象与内蕴情志意趣相互映衬,艺术感染力强烈的意象美感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以丰富多彩的造型与装饰传递着紫砂艺术的文化信息,其中选用古典人物作题材的作品并不鲜见,这是基于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底蕴,为当今紫砂艺术选题创作提供了新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