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煤矿爆破作业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就其危害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几种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井下爆破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严密可靠的爆破作业方案,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爆破器材的储存与保管制度等,只要在爆破中切实执行之,就能保证安全生产,使得爆破作业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煤矿爆破作业中常见的人员、管理、装备、培训等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并就其危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种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和预防煤矿救援事故的发生,采用事故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了研究。对2000—2015年间发生的25起较大及以上救援事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作业类型为瓦斯爆炸事故救援和火灾事故救援,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中毒窒息和爆炸波冲击。为了进一步发现煤矿救援事故中具体原因,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描述较详细的12起事故中的不安全动作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不安全动作的首要任务是治理违章动作;治理违章首先要减少操作中"进入灾区所带装备不足"和指挥中"未制定严密处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等高频不安全动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和预防煤矿透水事故,依据事故致因"2-4"模型,利用统计学原理,对2000-2009年间的68个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动作进行分析、归类、统计。统计得到的413个不安全动作可以划分为2大类和6小类,统计结果表明:2大类中违章与不违章的比例分别为99.5%、0.5%;6小类中,违章指挥、指挥未执行的比例分别为32%、14%;违章操作、操作未执行的比例分别为21%和31%,不违章但可能导致事故与违章行动两者比例之和为2%。研究得出治理违章首要工作是通过培训,减少指挥、操作中的高频违章动作;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安全动作分类思路。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6,(3):225-227
以2005-2014年间发生的8起重特大煤矿井下炸药自燃事故案例为样本,从事故发生原因与扩大原因2方面进行不安全动作研究。将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分为违章贮存炸药,违法、违规生产,安全管理不力,购买、使用非煤矿用或质量不合格产品,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脱岗5大类及具体17小类,共52个不安全动作,其中,非法购买、使用非煤矿用或劣质炸药、违章建爆炸材料库出现频次较高,是事故发生的直接不安全动作;将导致事故扩大的不安全动作分为自救不力,救灾不力,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其他4大类及具体23小类,共41个不安全动作,其中,未佩戴自救器(含未配备与未携带)、未及时上报救援或救援不力出现频次较高。从员工层级分析,一线员工发出的不安全动作较少,且无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不安全动作,在事故预防时应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减少由不安全动作引发的煤矿事故,基于FTA和24 Model,构建不安全动作识别及作用分析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具体化6步骤应用过程,共识别出不安全动作致因因素22项,涉及30条作用路径。结果表明:FTA识别程序可有效展示各致因要素间逻辑关系,UA-UA及UA-UC共涉及20条路径,关联性较强;Gephi0.9.2分类特征可视化突出显示动作分类、人员类别及具体违章条目之间的关联性,违章操作占违章动作总数54.6%,共违反法规条款25项。  相似文献   

8.
基于研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共性不安全动作的原因,本文选取了2000年后至今所有公开的201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为样本,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事故原因,并重点对导致事故的一线工人的共性不安全动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共性不安全动作包括存在无风微风作业、进入禁入区作业等8大类14项。其中,无风微风作业、随意操作局部通风机以及随意开启风门发生频数较多,发生地点集中于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对应的事故数量占到共性事故总量的63%,发出的共性不安全动作频数占到总频数的64%。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或消除引起放炮事故的不安全动作,进而有效预防煤矿放炮事故发生,统计分析了2000年后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并深入分析了2起事故,得出煤矿放炮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由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导致的,员工的不安全动作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引爆瓦斯火花的产生,或直接导致了瓦斯积聚。据此,提出采用三维动画放炮不安全动作演示及虚拟现实放炮安全动作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王雪薇  高上飞 《煤矿安全》2014,(12):242-244
通过对2001年到2012年部分煤矿运输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以工种为统计指标,通过统计所涉及到的工种大致可得出7大类,包括绞车操作操作工、信号工、把钩工、采煤工等;其中不安全动作中绞车操作工违规/误操作,安全检查员未检查绞车、吊桶、矿车等设备的连接情况,把钩工未制止人料混乘,采煤工违规乘坐矿车、蹬车等占有很重的比例。分析造成这些不安全动作的原因主要是工人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习惯不佳、安全意识不强等。对此,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各工种分类培训,重点培养各自的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并进行效果检验等手段进行预防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以煤矿放炮员不安全动作为统计指标,对我国1980-2011年54起煤矿特别重大放炮事故进行统计,得到7大类、22种不安全放炮动作。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这些不安全动作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放炮员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高,以及安全习惯不佳;二是放炮现场监控不到位。据此,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即采用分级式安全培训来提高和改善放炮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以及安全习惯;采用远程放炮监控来实现对放炮员放炮操作的监控。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2):151-153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煤矿发生的201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不安全动作原因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严重度排序。最后,基于对规程内容的解读及相关不安全动作制定有针对性培训内容的预防策略,通过增加安全知识以减少或消除员工不安全动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复杂环境中存在干扰信息、低照明度以及机械设备遮挡等问题,使得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在进行人员异常动作检测任务时,算法的速度和精度都存在一系列挑战。为解决现有的目标检测模型计算复杂、参数量大、推理时间长以及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1种改进的YOLOv8l方法,称为MAC-YOLO。MAC-YOLO模型通过替换原有基线模型中的卷积为感受野注意卷积(RFAConv),允许模型可以根据输入数据复杂性和重要性动态调整感受野权重,解决标准卷积运算中的参数共享问题,使得网络可以更有效地捕捉和利用图像中的信息。同时在基线模型中引入了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能够融合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且在卷积运算时不进行通道降维的情况下学习到有效的通道描述,使模型能够对高级特征图产生更好的像素级关注。该模型也能捕获跨维度交互并建立维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神经元巨大的局部感受野能高效获得更清晰的多尺度特征,降低了图像中干扰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对目标特征的聚焦能力,有助于模型高效地进行卷积操作提取煤矿井下人员的异常动作,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此外,引入边界框回归的损失函数(${L_{{mathrm{MPDIoU}}}}$),直接最小化预测框和真实框左上点和右下点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原有损失函数存在预测框和真实框长宽比相同(值不同)时模型无法有效优化的问题,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同时提升定位精度。在降低模型计算复杂性、网络结构复杂性以及增强网络灵活性方面,使用了slim-neck设计范式对基线模型的颈部进行改造,通过GSbottleneck模块增强网络处理特征的能力,利用 GSConv模块堆叠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其中的VoV-GSCSP模块提高了特征利用效率和网络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特定场景的煤矿工人动作数据集(MACD)上,相比基线模型YOLOv8l,MAC-YOLO的mAP@0.5和mAP@0.5:0.95分别提升了1.9%和3.6%,且FPS值为81 ms。这表明MAC-YOLO模型在保持良好检测精度的同时,也满足了实时性和轻量化模型的需求,展示了高灵活性、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通过消融实验证明了各个改进模块对提升模型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宝鼎科技》2005,(1):34-34
首先,加强爆破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和解决与实践有关的爆破作用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露天矿爆破作业是生产过程中既重要又危险的工序。因此,加强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经过多年的爆破工作实践认为,加强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优化爆破设计方案优化的爆破设计是确保爆破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所谓的优化的爆破设计就是合理的确定各种爆破参数,如孔距、行距、孔深、装药量、装药结构及方法、爆破方法及器材等。这些参数都与岩石性质、结构有关:坚硬、致密的岩石单位耗药量大,每孔的装药量增加,孔距、行距等相关参数就缩小;松软、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单位耗药量少,每孔装药减少…  相似文献   

16.
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各类事故中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事故类型。为探究此类事故相关不安全动作发生的规律以及规范煤矿井下相关工种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对2005—2022年的116起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统计及分析;探讨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不同维度下的不安全动作分布特征,讨论了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从工种作业类型和事故地点耦合的方面分析,爆破作业人员和瓦检作业人员分别在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不安全动作次数最多;从工种与法律法规的耦合方面分析,爆破作业人员是违反法规频数最多的作业人员,违反最多的法规为《煤矿安全规程》。  相似文献   

17.
黑宝山露天煤太地处高寒地区,在秋季冻结之前,需对剥中阶实施“封帮”爆破。介绍了“封帮”的基本要求,施工方法和难题处理措施。“封帮”爆破既能缓解穿孔南力不足,实现正常生产接续,又可以节省爆破费用。  相似文献   

18.
黑宝山露天煤矿地处高寒地区,在秋季冻结之前,需对剥岩台阶实施“封帮”爆破。介绍了“封帮”的基本要求,施工方法和难题处理措施。“封帮”爆破既能缓解穿孔能力不足,实现正常生产接续,又可以节省爆破费用。  相似文献   

19.
为量化分析煤矿爆破作业各作业步骤造成的风险以及全面客观地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借助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煤矿爆破作业步骤风险评估模型,对作业流程的行为风险后果值进行累积概率分布,最终依据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均值结果和作业流程总体风险结果判定各作业步骤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等级,并提出控制此类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措施。结果表明:爆破作业流程风险大小顺序依次为清退物品入库、装药、连线、警戒、起爆后安全检查、领取并检查爆破物品、起爆、运送爆破物品、接受爆破任务、作业前安全检查、起爆前安全检查、封孔。  相似文献   

20.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矿业工程》2009,7(6):52-54
通过对不安全行为内涵进行分析,建立行为管理的总体模式,该模式由组织、考核、激励、保障和学习模式有机耦合而成。在行为管理实践中,要将其各种职能有机的协调和配合,以期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