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瑞安黑碳杨梅(即黑碳梅)为主要原料,制成杨梅果汁饮料。对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试验做了酶解条件的研究和澄清剂的选择。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杨梅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3.8-4.2,酶解时间为2h,酶量为4g/L杨梅果汁;研究了明胶、单宁及二种混合澄清剂对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效果。结果发现,在杨梅果汁中添加明胶0.012%和单宁0.008%,室温静置6h后,即可得到透光率88%以上,清澈透明且对热稳定的杨梅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一种天然澄清剂用于罗汉果甜苷提取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后罗汉果甜苷提取液的透光率、罗汉果甜苷V的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条件,研究澄清剂的总添加量、提取液浓度、A与B组分的比例、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结果]ZTC-II型天然澄清剂对罗汉果甜苷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罗汉果甜苷提取液稀释为原浓度的0.67倍后,40℃保温,加入B组分(浓度为1%)2.33 mL/100 mL,A组分(浓度为1%)0.67 mL/100 mL,保温30 min,综合评分达到98.21%。[结论]ZTC-II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罗汉果甜苷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大红枣为原料,利用果胶酶酶解技术和壳聚糖的电解质作用对红枣汁的澄清效果进行研究,根据处理时间、处理温度、料液比及pH值的不同进行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研究果胶酶、壳聚糖对红枣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再进行果胶酶和壳聚糖的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添加量7 m L,温度50℃,时间2 h,固液比为1∶5(g/mL)澄清效果最佳。壳聚糖添加量0.02 g,温度50℃,时间30 min,pH值为3澄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生姜抽提液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果胶酶用量、酶处理温度、水解时间和水解pH值4个因素对酶处理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单因素中果胶酶酶解的最佳作用条件为:果胶酶浓度(质量百分浓度)0.01%、温度为55℃、pH值为4.0、...  相似文献   

5.
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澄清茶饮料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单宁酶及其对茶提取液澄清化的催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以10%浓度的茶提取液,加入3%的单宁酶液,在35℃、pH6.0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最佳,其催化动力学方程为:  相似文献   

6.
以大鲵肉和白酒为原料优化养殖大鲵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大鲵酒的稳定性。采用生物蛋白酶酶解大鲵肉制备酶解液,考察酶种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对大鲵肉水解度和酶解液中肽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将所得酶解液经冷冻干燥制成质量可控肽粉,加入到白酒中配制成粗大鲵酒,选用皂土、明胶、蛋清粉为澄清剂进行澄清处理得大鲵酒。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比为1∶1)进行复配,肽得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得大鲵肉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复配蛋白酶加酶量6 000 U/g,温度50℃,pH7,酶解3 h,料液比1∶4(g/mL),此条件下肽得率达80.28%。大鲵酒澄清剂考察试验显示,添加质量浓度为0.2 g/L皂土的大鲵酒透光率近90%,大鲵酒处理前后肽含量分别为16.63 mg/mL和14.09 mg/mL;稳定性试验显示在常温25℃较稳定,感官分析大鲵酒风味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7.
果胶酶澄清西洋参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果胶酶的水解温度、时间、酶的用量和pH值对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得出西洋参果酒澄清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P<0.05),pH值对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主因子效应为pH值>酶解温度>酶的用量>酶解时间;西洋参果酒澄清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为60℃,酶的用量1 mL,酶解时间180 min和pH值为3.5;果胶酶对果酒的感官、色泽和稳定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汁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原料,研究α-淀粉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玉米汁稳定性的影响,并且探索了壳聚糖用量、澄清温度和澄清溶液pH值对玉米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 g/l α-淀粉酶在70℃处理玉米浆60 min,得到的玉米汁稳定系数为0.92,最接近1,沉淀率最小为1.619%,酶解得到的玉米汁最稳定;调节玉米汁pH值到4.5,加入壳聚糖使其质量浓度达到0.7g/l,在60 ℃下保温60 min,得到的玉米汁澄清透明,透光率为0.203.  相似文献   

9.
选用果胶酶对枸杞汁进行澄清,在最适pH和不调pH条件下、以及最适温度和常温作用下比较了果胶酶对枸杞汁澄清效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澄清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调节pH值对澄清度的影响则表现不明显。且酶处理不增加枸杞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正交试验证明: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pH4.0,酶解温度55℃,作用时间6h,酶剂量40mg/kg。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分析人参果酒酿造中果胶酶对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设计分析果胶酶用量及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果浆的pH值对人参果果酒酿造中色泽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人参果果酒发酵前护色作用影响显著(P<0.05),果胶酶用量对人参果果酒澄清作用影响显著(P<0.05),而pH值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P>0.05)。通过岭脊分析确定人参果果酒的最佳护色工艺参数为pH4.6、酶解温度32℃、酶解时间63min、果胶酶用量0.3g/kg;人参果果酒最佳澄清条件:果酒pH4.0、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55min、果胶酶用量0.316g/kg。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果酒的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果胶酶用量与其护色、澄清效果之间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11.
微波提取山楂果中原花青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微波功率为340W,以山楂果中原花青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微波提取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6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10s,提取2次.  相似文献   

12.
以人参果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研究不同澄清方式对人参果果酒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澄清方式中离心澄清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添加澄清剂,自然澄清和冷冻澄清效果最差;而添加澄清剂中添加明胶、皂土和复合澄清剂澄清的效果相仿;明胶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添加量0.6g/L,温度20℃,时间1h;皂土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添加量0.010g/L、温度50℃、时间5h。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脊分析,得到人参果果酒最佳澄清工艺为:复合澄清剂添加量明胶0.55g/L+皂土0.01g/L,处理温度23.6℃,处理时间87min,在此条件下,理论响应值约为80.88%。  相似文献   

13.
陈程 《中国油脂》2021,46(2):119-123
以牡丹叶为实验对象,建立牡丹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再采用不同体积分数(25%、45%、65%、85%)乙醇分级沉淀,得牡丹叶多糖PW-25、PW-45、PW-65、PW-85,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各组分的光谱学特征,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各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脱蛋白和过氧化氢脱色法联用进行牡丹叶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在此方法下牡丹叶粗多糖中蛋白脱除率为89.66%,色素脱除率为79.35%,多糖保留率为61.41%,得到PW-25多糖纯度达91.23%,得率为1.29%;4种牡丹叶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PW-25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清除能力,且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36、65.77μg/m L,但均略差于VC(IC50分别为7.89、46.46μg/m L)。研究结果为牡丹叶多糖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水提法研究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选取A、B、C这3种山楂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提取条件,并比较不同时期山楂叶中黄酮的总含量。样品B中黄酮含量最高,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出最优浸提条件为90℃提取3h,pH8.5,料液比为1∶20。山楂叶中总黄酮物质提取率为10.375mg/g。  相似文献   

15.
荸荠汁澄清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荸荠汁由于含有多种胶体微粒而呈浑浊态,影响其感官品质。本文旨在研究荸荠汁澄清工艺,开发澄清的荸荠汁饮料。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蜂蜜、琼脂和壳聚糖,均能产生良好的澄清效果,最佳澄清剂宜选择0.005%的琼脂。  相似文献   

16.
ZTC1+1Ⅱ天然澄清剂在菊芋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菊芋多糖的澄清工艺。确定澄清工艺以选用ZTC1+1Ⅱ天然澄清剂为宜,确定最佳工艺为50℃条件下,于料液比为1∶8的水提浓缩液中加入5%的澄清剂,絮凝时间30 min。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无水乙醇提取黑米花青素的得率,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液pH对黑米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米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液pH对黑米花青素的提取影响最大,提取时间次之。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7(g:mL),提取液pH为1;采用该优化工艺,黑米首次提取液的花青素含量可达34.34 μg/mL。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其花青素相对总提取率达到99.29%,得率为298.23 μg/g。该优化工艺将为黑稻资源的花青素商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黑米花青素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蓝莓叶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蓝莓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原花青素,研究蓝莓叶原花青素提取分离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从蓝莓叶中提取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6:1,超声功率550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80min;精制过程中,乙醇最佳洗脱浓度为60%。在此工艺条件下,蓝莓叶原花青素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即4.17%。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蓝莓叶原花青素提取物红外谱图与原花青素A类相近。  相似文献   

19.
以开花初期的洋槐为原料,经恒温干燥,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效果较好,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pH4.5、纤维素酶添加量0.03%、酶解时间2.0h、料液比1:55。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叶绿素锌钠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分别为:浸提次数均为两次,且每次两小时; 5%氢氧化钠浸提液体积比1:4 ;提取温度62;混合溶剂体积比(95%乙醇:石油醚)为1:5, ZnSO4浓度为10%, VZnso4:皂化液为1:1,料液比为1:15,锌代环境酸性为pH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