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为查明水平井注采井网的开发效果及其与传统直井注采井网的区别,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方案。结果表明: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采井网可形成线性驱动,推迟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水平井水平段压力损失影响水平井注水开发效果,平行对应反向井网考虑了压力损失的影响,可有效地克服压力损失造成的注入水局部突进现象,平行交错反向指指井网既考虑了水平段压力损失的影响,又可扩大井网控制面积,为最优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对于均质薄层油藏,水平井在油藏中位置的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不明显。水平井注水技术在哈得4薄砂层油藏的开发中起到了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入量、有效保持地层压力的作用,所设计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应用效果良好。图13表4参31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6,(8):6-9
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低渗透、薄层油藏可以增大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有效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结合M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对该油田的水平井注采井网类型、方向、排距以及转注时机与注采比等开发指标进行优化,达到经济、高效地开发目的。结果表明,水平井注采结构采用完全正对排状井网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优化后的井距为100 m,水平井与最大主渗方向呈45°夹角,注采井排距为300 m,地层压力水平在85%以上时注水保压,推荐注采比为1.0。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钻采工艺》2020,(1)
针对目前渤海油田热采井注入段和采出段未采取有效的分隔措施,造成储层动用程度不均衡,多轮次吞吐过程中易出现砂卡、砂埋等问题,开展了热采井注采分离一体化技术研究,并研制了关键配套工具。该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软件优化注采参数及水平段注采段长度,合理布置高温插入密封器、高温注入阀及采出阀,达到合理配置注采资源,实现精细化注采。该工艺技术不仅能实现水平段分段均匀注汽、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而且能有效降低井筒出砂的风险,二次滤砂延长热采井寿命,提高热采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在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井中应用,周期产油6 515 t,与上周期相比增油1 520 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注采分离一体化技术为渤海油田热采井精细、高效开采,防砂、治砂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6.
小集油田是位于大港南部地区的多层非均质油藏,1981年正式投入开发.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主力区块套损套变井数逐年增加、非主力区块高压低渗动用程度低,注采井网适应差,开发指标变差,受套损套变、储集层非均质性及采出程度的影响,注水流线损失,剩余油分布不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潜力研究,建立基于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与驱替...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距及注入量优化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为解决水平井水井为刚性水驱,推导出考虑和不考虑水平井水平段压力损失两种情况下水平井注采井网的合理井距、合理注入量公式.根据公式分析认为,水平井水平段压力损失受管径、注水量或产油量、水平段长度影响.对于特定水平井,压降损失主要受产油量或注水量影响;对于确定的油藏,影响最大井距的主要因素是水平井长度、生产井产量、水井注水量.利用该研究结果设计的塔里木油田哈得4薄砂层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在开发中起到了降低注入压力、增大注入量、有效保持地层压力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图2表2参29 相似文献
8.
多分支水平井注采井网波及系数是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多分支水平井注采井网波及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将多分支水平井等价为半径扩大的直井,利用等值渗流阻力法,考虑非活塞式水驱油,将渗流区划分为三个阻力区,推导出多分支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面积井网的产能公式和波及系数公式。对多分支水平井五点法面积井网情况下的波及系数随穿透比和分支个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穿透比的增加,见水时刻波及系数减小;随着分支个数的增加,见水时刻的波及系数增加。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非常接近,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水平井注采井网多目标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水平井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优化方法考虑的因素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水平井注采井网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依据渗流理论,重新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方程;通过对井网开发产能规律的分析,推导了新的适用于水平井注采井网的累积产油量方程;运用经济现金流量和经济学原理,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注水开发的经济净现值公式,改进了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公式,使其能应用于水平井井网;将波动前缘运动理论用于约束井网范围。以累积产油量和经济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以井网控制面积和压差范围等作为控制条件,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该方法在阿曼某油田进行了应用,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其他优化方法相比,多目标优化方法适用于水平井井网优化,理论性强,并且能同时优化工程和经济目标从而得到全局最优解,为油藏工程方案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鉴于水平井网开发低渗、稠油、高含水等油藏的优势,运用拟三维的求解思想,利用Schwarz-Christoffel变换、多重保角变换法,等值渗流阻力,以及汇源反映等渗流理论,将复杂矩形区域变换为平面径向流.求得了封闭边界薄层油藏五点法水平井注采井网的产能计算公式.并编写了数值计算程序对五点法整体井网进行了计算,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公式是实用的.研究结果将为水平井整体注采井网在油田的推广、普及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2.
14.
仿水平井技术可大幅度增加单井泄油面积和控制储量,实现了低丰度、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为比较该技术与传统水平井技术开发效果的不同,对仿水平井不同开发井网稳态产能进行精确快速预测,以仿水平井渗流特征为基础,基于流管流线积分方法建立了不同井网形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仿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与实际产量对比表明,所建立产能预测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最大误差为8.04%)。通过应用所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对比可知,仿水平水井长度相同时,交错井网稳态产能大于正对井网稳态产能,波及面积较大,开发效果较好,而且正对井网对水井长度的敏感性大于交错井网。该研究对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井网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井点信息,结合数字化沉积相研究成果,建立了新站油田相控地质模型。应用CMG软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开发指标历史拟合精度在5%以内,较好地适应新站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挖掘剩余油为目标,设计了不同的井网加密和注水方式调整方案,分别预测了各方案的开发指标,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结合油田实际,确定了合理的井网加密调整方案为:原井网注水井排加密注水井,新老水井交替周期注水。 相似文献
16.
注水压力是海上注水开发的关键参数,根据断层特点确定合理的压力,对海上油田安全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为了分析渤海S油田断层附近注水井的安全性,基于势的叠加原理和边界的镜像反映原理,对封闭断层附近的一注三采注采井网,推导出注水井作用在断层处的压力分布式。通过渤海S油田的实际注水井压力计算,得到作用在断层处的最大压力为15.89 MPa,低于断层失稳压力,表明注水井目前是安全的。压力分布公式对研究断层附近注水井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田合理注采井网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总结了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在对目前常用的规则井网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扁井网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上S油田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多年聚合物驱开发,平面动用程度差异大,控水增油效果减弱,特别是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复杂,需通过注采井网优化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依据海上S油田的沉积相分布特征与实际井网部署的关系,首先在室内建立了包括高、中、低渗透3个区域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的物理模型,并在相同的注采条件下开展了5组不同井排距的物理模拟实验;然后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与室内物理模型相对应的5个渗透率级差条件下油藏地质模型,每个地质模型设计了8个井排距模拟方案,共设计了40个井排距模拟方案。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时,井排距比为1.8,累积产油量最高,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2个方向上的驱替压力梯度基本一致,且微电极含油饱和度测试结果表明2个储层均能得到有效动用;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了不同平面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最优井排距,随着平面渗透率级差增大,最优井排距比也逐渐变大。在最优井排距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出,水平井注直井采是最优的注采井网形式。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对比研究了低渗透率砂岩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及其产能的影响因素。裂缝的存在大大加剧了低渗透率油藏中渗透率分布的方向性,在对比分析了不同井网的特点及数值模拟结果后,提出菱形反九点井网是低渗透率油田开发中的相对合理井网。菱形反九点井网中,储集层渗透率与合理排距/井距值关系密切,渗透率越低,合理排距/井距值越小,对渗透率较大的油藏,排距/井距值约为1:2。影响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效果的因素有:采油井和注水井的压裂状况、注水井和采油井的压裂规模、油层的韵律性、平面渗透率比值及角井的转注时机。图4表1参5(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20.
吉林油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网适应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吉林油区已开发的五个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网调整的目的、意义和调整效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低渗透油田物性差,一般发育天然方向性裂缝,而裂缝对地下渗透场影响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网适应性技术:一是注采井排距不宜过大,排距应在150~200m、油井距应在200~300m为宜,注水井距离可以大于300m;二是注水开发初期应以反九点注水方式,后期转为线性注水方式;三是注水井排方向初期与裂缝呈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