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在勘探阶段,低渗透油藏要依靠天然能量进行开采。从已开发低渗透油藏来看,注水开发依然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但是这种开发方式基本上借鉴中高渗油藏,所以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方式还不够完善。以低渗油藏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新进展,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晓宇 《石化技术》2023,(4):176-178
我国第二个百年计划已拉开序幕,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建设背景下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增长趋势,相应的油田的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技术能够增强油田的产能,对石油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为实现充分发挥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技术价值、助力油田产能升级的目标,需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与合理化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优化、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子月 《石化技术》2022,(12):145-147
低渗透油藏可以根据渗透率情况分为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三种类型。目前,超低渗透油藏在开发的过程中的难度较高并且开发的效果不好、产量不稳定。我国的超低渗透油藏占勘探开发油藏比例持续上升,因此需要加强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研究力度。本文对超低渗透油藏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超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技术、产能快速预测技术、井网优化技术、超前注水技术、压力系统优化技术、油藏描述技术、吞吐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等几个方面对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超低渗透油藏科学管理效果及油藏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是一个深层、低渗透、异常高温高压的复杂断块油藏,适于该类油藏的开发技术有低渗油层保护技术、高压注水技术、气举采油技术、压裂改造技术和细分层系开发技术。针对该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重点从如何提高多油层严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角度,论述了逐层上返开发技术。在总结油田开发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是一个深层、低渗透、异常高温高压的复杂断块油藏 ,适于该类油藏的开发技术有低渗油层保护技术、高压注水技术、气举采油技术、压裂改造技术和细分层系开发技术。针对该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 ,重点从如何提高多油层严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角度 ,论述了逐层上返开发技术。在总结油田开发历史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期概览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1):i001-i00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国内外低透渗油田不断增多,国内近年发现的油田中低渗透油田约占50%~60%。由于低渗透油田渗流存在启动压力,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并分析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对改善油田开发非常重要。《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指标影响剖析》一文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分析其渗流规律——非达西渗流,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指标的影响,为经济有效的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姬塬北长9油藏成藏富集规律及高效建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庆油田在低渗透油田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延长组下部地层逐步成为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尤其是采油三厂近年来在长9油藏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为长庆油田及采油三厂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姬塬北长9成藏富集规律为立足点,深化地质认识,从油藏早期管理的优选高产富集区、油藏工程、储层改造、注水技术政策等多个方面阐述了长9油藏提高单井产量技术,可以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在准噶尔盆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已有15年,勘探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已建成年产60×104t原油能力,累积产油200×104t以上。在春光油田积累形成了浅层稀油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技术,在春风油田形成了浅层超稠油HDNS开采技术,在哈浅1井区发现了极浅层低渗透油藏,在排61井区发现了浅层低渗透火山岩裂缝油藏,在永进油田开展了超深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先导试验,在征沙村油田开展了深层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压裂试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胜利西部有资源、有手段,勘探开发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进步历程,并对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剩余油描述技术、油田开发调整技术、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技术、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了总结。在对21世纪初大庆油田开发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油田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高含水期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江汉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田的低渗透油藏,探索了一套合适的注水开发技术。这就是:确保地层能量的早期注水技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合理提压注水技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沿裂缝注水技术;提高驱替效率的脉冲注水技术。并对以上各种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塞392区长_6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影响,油藏开发难度大,表现为油藏剖面水驱动用程度低、有效驱替系统难以建立、见水井不断增多且见水方向不明,已严重影响油藏稳产。通过从储层裂缝、非均质性、射开程度及注水开发方式等分析注水的受控因素,并借鉴油藏工程论证及同类油藏早期开发技术经验,对该区超前开发技术及目前注水开发对策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注水开发技术。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低渗透油田开发在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成为了我国油田行业的主要研究项目。吴起油田是典型低渗、特低渗油田,主要采用了注水开发的方式来进行油田开发,本次探究我们主要针对吴起地区油田注水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水驱油藏具有断层发育、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泥质含量高、油藏类型复杂等特点。在近10 a的开发实践中,结合各类油藏注水开发难点,研发了深度精细油藏描述、细分注水调整、低效无效水循环识别、二三结合精细挖潜、多元注采调控等12项核心开发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特殊岩性油藏特点的注水开发技术序列,水驱油藏年产油量由324×104t/a提高至360×104t/a,水驱采收率提高3.3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改善老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率和原油采收率,在总结博兴洼陷低渗透油藏研究成果及各种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储层物性特征,通过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因不同渗透率级差低渗透储层流体渗流特征不同,将低渗透进一步细分为普通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对开发难度大的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采取了常规注水开发、小井距注水开发、大型压裂弹性开发、气驱开发和长水平段水平井非常规开发等一系列差异开发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展,并对这些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博兴洼陷低渗透油藏内的流体均具备一定的流动能力,通过差异开发技术改善渗流特征,可以实现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5.
超前注水开发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还能保持地层压力。本文简要分析了低渗透油田的超前注水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自主创新,国内油田在采出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对于低渗透油田来说,目前各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站还很难稳定地达到低渗透油层特别是超低渗透油层回注水的水质要求。由于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占60%~70%,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增储上产的主要基础,而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主要方式是注水,因此先进的低渗透油层回注水处理方案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汉油田勘探始于1958年,至今已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开采历程,经历了战备控制生产、全面注水开发高产稳产、产量快速递减、控制递减重新上产等四个不同的主要阶段.一个开发近50年的老油田仍能焕发出青春光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低渗透油藏的科学动用,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精细油藏管理,夯实稳产基础,逐步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水平开发.  相似文献   

18.
低张力体系改善低渗透油藏水驱渗流特征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逐渐升高,注水开发效果差。以国内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T油田)为例,研制了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低张力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低张力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增加油水两相共渗区间,改善低渗透油藏水驱渗流特征,从而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适应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特点和传统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滚动开发生产初期油藏的不确定性,介绍了吉林油田为适应低渗透油藏滚动开发的3种注水新工艺技术:移动式注水小站的短流程;单泵对单井的注水技术;局部增压的注水技术。这些工艺技术具有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程投资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提高薄互层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胜利油田纯41块沙河街组沙四段薄互层低渗透油藏为例,从低渗透油田渗流机理出发,分析了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井距偏大、井网与裂缝匹配不佳、没能适时转注、油藏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渗流机理、地应力场研究成果,提出了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井距确定、井网形式优化、适时增压注水、加强油藏保护等配套开发技术。实施后日产油量、采油速度、日注水量明显提高,含水率、注入压力下降,预测采收率可提高523%。因此,该项配套技术对改善该类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广泛的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