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诗词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而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品读诗词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
以镜造境     
《Planning》2017,(2)
<正>说起"意境"一词,就觉得极为艰深晦涩,如同山中云烟一样虚无缥缈。但追溯中国传统的艺术与美学方式,可以说"意境"一直为历代哲人和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譬如古典诗词,不仅要求妙辞,更讲究传神达韵,而精妙的诗作就犹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在绘画、园林建筑中亦是如此,历来都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营造,让空间虚实相生、情景自现。  相似文献   

3.
以镜造境     
正说起"意境"一词,就觉得极为艰深晦涩,如同山中云烟一样虚无缥缈。但追溯中国传统的艺术与美学方式,可以说"意境"一直为历代哲人和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譬如古典诗词,不仅要求妙辞,更讲究传神达韵,而精妙的诗作就犹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在绘画、园林建筑中亦是如此,历来都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营造,让空间虚实相生、情景自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因为过度解读而损害了诗歌原有之美的情况,这样的解读没有触及诗词的原点,也制约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诗词教学定位在识记和理解阶段,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赏析诗词音韵美、意境美、意蕴美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性思维,真正促进了学生深度领悟诗词,感悟诗词,从而真正体验古诗词的内在之美。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6.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1)
中国古典诗词中往往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字都可能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及联想能力,完成对诗词内容与意境的了解与探索。而对于美术生来说,由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往往具备优秀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方面出发,完成对教学情境的引入、创建与感悟,提高高中美术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正>【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材中,一共收录了60余首完整古诗词,分布在12册教材中。这些古诗词主要围绕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单元主题而设。对于六年级复习来说,重温教材中的古诗词,进一步感知诗词内容,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词意境,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联系毕业班复习教学实际,设计这份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重温诗词,掌握诗词必要知识,感知诗词内容,加强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0)
诗词是传递我国千年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对其的教学则是构成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诗词往往都是源于古人生活的,他们通过诗词体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人生的点点滴滴,为大家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而生活化的诗词教学则可以使得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诗词作者所在的场景,更深层次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更易接受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进一步获得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及时摒弃以往滞后的教学观点,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有效提升诗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育的振兴离不开小学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被提上重要进程。我国古代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闪着璀璨的光芒。小学语文中的古代诗词教学是我们汲取古代文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1)
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词,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楹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广义的楹联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对仗的语句,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狭义的楹联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对对联的风俗非常盛行,对对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诗词和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小学阶段朗诵诗词楹联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3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诗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蕴含着深邃的内涵。古代人们作诗送别、作诗接风,用诗词抒发着不同的内心情感。直到今日诗词仍然在文坛上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至今,诗词也仍然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进一步地发挥诗词的价值,如何更加高效地进行诗词教学也是语文教育中必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诗词教学的价值出发,简要地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4)
小学美术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美术教学与诗词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术的画中欣赏诗词,在诗词学习中欣赏美术作品,把美术作品与诗词欣赏结合起来,建构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半”字趣     
“半”是个模糊概念。若将它运用得体,那独特的涵义,令人叫绝。诗词中的“半”,描出神奇的景色,如“一道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7)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而格律作为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基本素养来进行培养,在提升对于格律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要逐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的欣赏能力,采取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带领着学生解决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困难,逐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以及水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7)
该文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使用意义,归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应用于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在文化创意设计中应用中国古典诗词中鸿雁意象的实践,说明在文化创意设计中如何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进行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选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5)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格式创新后提出的一种全新课文形式,它以中国诗词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展开详细阐述,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诗词的创作的主要方式及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有助于小学生们更加深入而透彻地理解诗词、学习诗词、感悟诗词。诗词既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文包诗"创新式课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诗词教学现状,它可以帮助学生们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0)
中国宋代的朱淑真和朝鲜宣祖时期的许兰雪轩是两位才华横溢而又命运悲惨的女作家。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她们的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各有千秋。本文旨在对她们的诗词内容做一比较,以揭示二人诗词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6)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诗词语言精练,意蕴深远,诗词鉴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词之美,汲取诗词文化智慧,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典范的古典诗词,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体例中的关键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亦能帮助小学生借助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浸染,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诵读古诗,领会古典诗词之美便成为了小学教师应当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