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WLAN属于一种新型网络技术,在现代网络通信中具有多种优势,如在安装的过程中无需布线,可将安装周期缩短,便于开展后期维护工作等,且在使用WLAN的过程中方便增加用户与迁移用户。在WLAN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潜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目前禁用WLAN的组织及企业数量在增加,如美国LLNC等。对此,应充分重视探索WLAN通信的安全机制,注重强化安全机制,从而加快WLAN的发展。文章分析了WLAN通信安全风险,并探讨了WLAN通信安全机制,包括常规安全机制与安全机制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现有的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IEEE802.11b的WEP安全机制及其在加密和认证上的漏洞,SPRNG协议用同步伪随机码发生器产生认证变量,并为每帧数据加密,是基于双向认证和加密;并分析了其实现技术的复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Vo IP属于通信方法之一,又被称为网络电话或互联网语音协议。目前,许多组织机构或企业都已了使用VoIP通信系统。然而,通信安全问题会影响VoIP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出于安全考虑,运用WLAN、防火墙和SIP安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VoIP网络安全系统,并在设计中同时考虑了VoIP通信服务的服务质量(QoS)。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智能配电网终端通信传输时产生的丢包率,为电网信息数据提供安全防护,开展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网终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智能配电网终端用户身份验证,引用5G通信技术将报文进行加密并上传,提高配电终端FTU和DTU的通信安全防护与加固。将新的安全技术与基于改进AES算法的安全技术对比证明,新的安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丢包率更低,同时,基于5G远动通信安全网关测试应用的部署及保障配网主站系统与站端配电终端通过5G远动通信安全网关进行数据的安全传输,能够为终端通信提供安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通信安全技术,其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运用,可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文章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加密方法,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语音通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移动通信网的现有安全机制仅对无线信道进行了加密,未能提供地面核心网络的安全措施.文中针对移动语音通信安全现状,探讨了实现端到端语音保密通信的方法,分析了加密语音在移动网内传输面l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加密语音基于移动数据业务信道传输和基于话音业务信道传输的两种实现方案,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无线网络因其传输介质的开放性而使其本身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并使得各种威胁也波及到原有的有线网络。对于WLAN(无线局域网),所有有线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隐患都同样存在,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两个方面。讨论了WLAN的安全现状和校园WLAN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控制无线AP的信号覆盖范围、启用无线设备的安全能力、禁用DHCP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通信安全发展的过程中,5G技术的诞生使通信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物理层安全技术便是一种能够实现将安全与通信融为一体的关键技术,亦可认为物理层的安全技术是无线安全的革命性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本质在于可以有效地利用无线通信的特性,也就是无线通信的内生安全机制,做到"一次一密"的安全性传输。因此,针对5G通信背景下的物理层安全技术,本文将展开研究,首先分析5G通信的基本安全需求,再简要讨论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具体内容,而后说明物理层加密传输技术中的密钥生成技术与物理层加密技术,希望可以有效加强通讯系统物理层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安全缺陷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IEEE802.11的安全机制,从认证和加密的角度讨论了IEEE802.11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给出了Wireless LAN安全机制应具备的安全性质,并提出了改善WLAN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付航 《电信技术》2009,(7):76-77
1 移动通信中的安全威胁 移动通信的数字化为通信安全,特别是鉴权与加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数字化加密技术为特殊业务提供了有效的保密手段,为用户个人隐私提供了有效保护。同时,数据业务与多媒体业务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移动安全保密技术的发展,目前3G系统一共定义了以下5种安全结构:  相似文献   

11.
5G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通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无线安全的颠覆性革命技术,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PLS)技术是实现安全与通信一体化的关键手段。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无线信道特性的内生安全机制,为“一次一密”提供一种可行思路。首先,对通信系统的各协议层以及不同协议层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针对物理层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目前所使用的物理层安全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描述;最后,基于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和物理层加密技术,提出了可采用的安全方案,着重介绍了基于调制的物理层加密技术和基于编码的物理层加密技术,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飞速,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更加重要。基于此先对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加以概述,然后主要通过存储加密技术、传输加密技术、密钥管理加密技术和确认加密技术四种信息加密技术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对网络安全加密技术在理论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更易推进其实践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数以亿计的设备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中,针对用户隐私以及基础网络环境的窃听、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无线通信业务广泛开展的严重障碍。传统认证与加密机制与传输相脱离,以密码算法和分发密钥的私密性为前提,容易受到物理层的攻击。为此,迫切需要深入开展面向物理层的安全机制研究。从无线通信网络的根源出发,面向无线信道的内生属性,研究了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架构,并针对此架构提出了基于射频指纹与信道密钥的内生安全通信技术方案。该架构将认证、加密与传输融为一体,从体系结构上增强了防御效果;利用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特点,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了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对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MIMO-OFDM应用于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中,提出一种基于MIMO-OFDM的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首先对5G通信系统的认证模型进行构建,以通过物理层对5G通信网络进行安全认证。基于MIMO-OFDM系统制订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方案,方案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加密发射端,另一个方向是解密接收端,以实现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技术的接收者误码率低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太赫兹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遮挡、恶劣天气等原因导致的复杂、弥散信道对通信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新的挑战。太赫兹通信的保密属性在通信网络的广域性下隐含泄露、窃听等风险,研究现有的加密和防窃听手段在太赫兹通信中的可行性,推动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信息的稳定安全传输,成为具备研究价值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安全通信角度出发,分析部分现有物理层加密与防窃听方法,总结其在太赫兹通信领域中的融合应用与效果,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简淦杨 《电子器件》2020,43(2):239-244
目前配电终端安全加密芯片与MCU之间主要采用SPI总线进行同步通信,由MCU输出网口数据实现配电终端应用层安全加密通信。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加密防护能力,本文选用IPSEC安全加密芯片直接输出网口数据,芯片与MCU之间采用异步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层安全加密防护功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网络双层加密防护应用,通过对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终端进行软硬件设计,并研究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加密应用,提升了配电终端加密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IPSEC极限通信测试、应用加密测试以及现场实际测试,验证了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终端的加密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通信网络可利用无人机的高移动性满足其高覆盖、低延迟等通信需求,但安全传输的问题也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与日益增加的通信节点数量亟待解决.因为无人机是资源受限的空中平台,上层加密技术难以在无人机通信网络中发挥同等有效的作用.物理层安全的本质是对信道进行人为设计从而实现合法信道与窃听信道的差异最大化,在无人机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8.
王锟 《移动信息》2024,46(3):175-177
信息通信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但在加速产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当前,可借助大数据强化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基于此,文中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并进一步讨论了多元化数据传输加密处理技术与大数据安全接收读取监测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晨 《移动信息》2023,45(12):136-138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信息处理、资源共享等功能与特点,其经常会出现一些网络安全隐患,降低计算机运行的效率。为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应用防火墙中的加密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数据修复技术等,以减少外部攻击,降低网络安全隐患;实现数据加密,提升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访问安全;对日志监控、安全配置进行防护;分析用户的危险行为,提升路由器防护效果。通过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让计算机网络更加安全,使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行业在如今的信息市场中获得高速发展,在这一领域内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目的是实现移动通信数据加密处理,保证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在文章的研究中通过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安全性方面论述,希望能够为该行业信息安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