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拍摄了高清素材,而最终需要有标清发布的制作者来说,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先进行标清下变换,还是先进行剪辑,完成制作后再进行下变换。一般来说,如果最终也需要发布高清节目,肯定需要先进行高清剪辑、制作。如果最终只需要标清节目发布,就要根据客观情况(主要是编辑设备的性能)来决定,毕竟高清视频的后期制作对编辑系统有一定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何种下变换方式。  相似文献   

2.
三 下变换图像质量控制 在高清制作标清播出的流程中,下变换是播出链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理论上分析高清制作标清播出的节目质量应该比标清制作的更好,但在不能正确使用下变换设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高清制作标清播出的图像质量比标清制作的节目质量还差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湖南卫视高标清同播系统由湖南广电完全自筹资金建设,系统从筹划方案至最终建成共历时近三年。 2006年,湖南广电开始启动和规划高清系统建设,原计划建设一套高清播出系统,但考虑到目前观众仍以标清收看为主,高清用户还需要较长时间普及,需建设一套高标清同播系统,即一套播出系统同步播出高清节目和标清节目。并且不论是高清或标清节目源.  相似文献   

4.
高清晰度摄录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标清设备的更新受到制约.电视制作系统对高清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设计系统不仅考虑单纯的高清格式.同时还要考虑标清系统兼容的图像质量问题.人们一方面关注高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重视低成本的高清制作手段,行业内呈现出多层面的需求。在2004年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上.我们高兴地看到高清制作设备成为新的主流.从制作流程的每个环节、设备的适用范围、制作和监看手段以及与标清兼容等多方面.处处体现了高清技术的不断成熟.为高清节目制作的普及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为多种形式开展高清节目制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张家豪 《电视技术》2007,31(4):67-68
毋庸置疑,数字高清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今各种档次的高清摄像机、录像机以及用于演播室、制作、存储、播出系统的产品都在不断地丰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大、中、小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设施也都很不一样,但低成本的高清现场制作系统应该拥有广大的市场,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上海洋铭科技的"高清/标清SDI数字移动导播室MS-100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用Avid |DS HD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高清信号转为标清信号的几种途径,并通过测试,对不同方式下得到的标清信号的质量进行比较,探讨了在后期制作中如何应用示波器辅助,在Avid |DS HD中完成高清节目制作后,通过系统中视频信号色彩校正,在下变换标清时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方法. 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高清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继而推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清设备,如高清摄像机、录像机、切换台和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电视工程》2010,(2):2-2
山东电视台新大楼于近日投入正式运行,结合部分部门搬迁,山东电视台将在新大楼建设一个150m^2高清新闻演播室、1个400m^2高清新闻演播室,一个近80个站点的高/标清新闻制播网络,并将把十一届全运会IBC综合制作网迁回台内并扩容,改造为50个站点的高/标清后期制作网,用于台内各档高/标清节目的采集收录、编辑制作、播出和发布,并可实现与现有音频网络互连互通,实现音频的包装制作等,整个网络系统由节目回传系统、采集收录系统、节目编辑制作系统、演播室播出系统、资料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8.
香港于2007年12月开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地面数字电视开播之时,TVB公司每周提供60个小时的数字节目。其中30小时是自己制作的节目和购买的高清电视节目,另30小时是标清节目内容。TVB公司也在地面数字电视平台上多播其两个模拟频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255-1255
近期,捷成世纪成功中标“中央电视台新台址4K高端制作岛系统”项目,将为中央电视台打造国内首套4K超高清节目制作系统。 从标清到高清,电视行业走过了10年历程,经历了720 P/1080 i之争,经历了立体高清的火爆时代,而代表更高画质的超高清电视节目已在展露头角。目前,国外多家电视台如NHK、BBC、Eutelsat等均开始了4K超高清节目拍摄与播出的相关测试。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电视行业的领军者,积极选定4K制作标准,着手建设中国首套4K制作系统,并最终选定捷成世纪作为该系统的设计与搭建方。  相似文献   

10.
山东电视台2005年要投入使用的1200m^2高清演播室,其视频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全功能的标清系统功能,能够独立完成标清电视节目的转播与制作,使用系统中采用高,标清输入信号资源,并能在进行标清播出时具备最简单的高清节目制作能力,即系统可以提供一个自动跟随标清信号源切换的高清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11.
新奥特(CDV)成功中标甘肃省广电总台高清制作系统采购项目。此次甘肃台采购的高清综合制作系统主要用于甘肃广电总台制作综合机房,填补后期制作综合机房没有高清后期制作设备的空白,缓解现有后期制作设备无法满足节目生产的现状,满足今后高清化全媒体节目生产的系统化需求。甘肃台制作中心综合制作机房的设备已使用近十年,设备状况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各常态栏目的正常生产。自甘肃省广电总台深化体制改革以来,各个频道自制类节目数量大幅增加,现有设备无法满足节目生产需求。甘肃广电总台前期摄像机已实现高清化改造,标清配置的后期制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高清节目制作要求。因此,填补综合机房没有高清后期制作设备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娜  陈蕙 《电视技术》2011,35(22):67-69
青海电视台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发展硬件建设,将标清新闻演播室改造为高清直播演播室.系统面向高清,采用纯高清内核,上下变换满足标清制作需要,可以同时制作两套不同的高清/标清节目.主要从系统设计原则,视音频系统、同步系统、通话系统、TALLY和时钟系统的选型设计等方面作了介绍.青海台高清直播演播室改造建设充分借鉴各省台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CCTV-1标清系统和高清系统进行改造,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顺利实现了高标清同播,本文对CCTV-1原有标清、高清播出系统的现状及改造状况分别作了介绍,其中针对高标清同播需要解决的高清广告播出问题重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节目运行管理方面适配增加的一些新规范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清节目制作的推动者,从2005年至今,索尼推出了多款HDV、XDCAM EX格式高性价比高清摄录设备,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用户、中小型制作公司、独立制作人等非电视台用户从标清向高清过渡的进程。在BIRTV2010开幕之前,本刊专访了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业务总部副总裁井手司治先生。井手先生和我们一起回顾了索尼在推动非电视台用户高清化改造方面的经验和感受,并对高清节目制作,大画幅成像哭件拍摄设备,3D立体节目制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数字化工程的不断推进.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化,高清化成为未来节目生产的一个必然趋势.相对于标清来说,高清制作技术,与其说是一种先进的制作手段,毋宁说是一种全新的制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视技术》2008,(11):158-158
日前,新奠特公司中标湖南电视台高清节目制作网络项目。湖南电视台高清节目制作网络项目以国际水准的智能化媒体存储系统(ISIS)及针对媒体业务工作流引擎系统(Interplay)为核心基础架构,以新奥特灵活、快捷的Himalaya高清节目粗编系统和国外顶级稳定、成熟的高清节目精编与包装系统进行深度耦合实现湖南电视台对高清节目制作流程和功能的要求,并最终为湖南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提供了“高效高产、灵活个性、安全稳定”的国际领先的高清节目制作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7.
提到16:9的节目,人们第一印象是说高清节目,因为大家最常见的就是4:3的标清节目,而高清节目无一例外都是16:9的画面比例。其实高清、标清节目都是相对而言的,关于画面的比例也是多样的,并没有硬性地规定,高清或标清一定是什么比例,只是人们习惯了某些说法而已,高清同样有4:3的比例,标清也有16:9的。电视机也有16:9或4:3之分,不同的节目在不同比例的电视机上显示,也有一个兼容的问题,这些都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青岛电视台休闲资讯频道节目需要在演播室旁的开放演播室高清系统中制作标清节目,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清系统中搭建标清系统的设计、构建及系统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高清制作系统中,监看、监视系统比其在标清制作系统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顺利完成高清节目制作的基础和保障。本文正是围绕着高清的监看问题进行一些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节目播出的高清化进程的不断前行,播出平台的高清化和电视台节目源的高清与标清共存,传输领域和观众群体的高清进程不一致等使得高标清同播成为新建播出系统的必选模式,因而高清和标清两种标准并行所带来的技术应用也日显突出。本文通过对高标清节目宽高比等因素在上下变换中模式的分析和技术上应对手段的功能介绍,阐述了如何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实现高标清节目同步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