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预湿程度的陶粒与碎石以1:1体积比混合配制的混凝土的匀质性,此外还对高性能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人对其匀质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轻骨料的吸水率越大,预湿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浆体粘度的增大;提高陶粒自身的颗粒密度和预湿程度,则可减小陶粒与浆体的密度差;浆体粘度对于新拌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干陶粒对于降低浆体粘度作用显著,且当水灰比较高时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匀质性;而当水灰比较低时,饱和预湿陶粒自身较高的颗粒密度则有利于减小其与浆体的密度差,从而也对提高匀质性有利。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送新拌混凝土时,拌筒转速随着底盘行驶速度的改变在2~8r/min范围内不断变化,这对混凝土的均匀度造成了很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抗压强度不仅取决于宏观均匀度,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微观均匀度。作者根据多年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有效保证和提高运输混凝土均匀度的合理拌筒转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的判定方法,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提出了控制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具体措施,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冯文元 《混凝土》1992,(2):37-40
一、提高匀质性的意义鉴于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在控制或评定其质量时,不能仅看强度高低,还要视其匀质性如何。为此《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规定的两种统计方法,都首先要计算匀质指标,同时规定了生产质量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在标准中规定质  相似文献   

7.
周娟 《山西建筑》2012,38(26):130-132
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综合体现,针对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内、外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美珍 《山西建筑》2003,29(4):116-116,151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与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坍落度简进行简易改造、用定量指标表示工作性、用坍落度与坍流度综合评价流动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研发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工艺,对城市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探讨了各项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回收工艺有效改善了骨料质量,活化骨料性能,加工功效明显,制备出的再生粗骨料能够满足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要求,再生细骨料满足GB/T 25176—2010《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要求;当再生粗骨料的掺量不大于50%、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40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同配合比基准混凝土相近;通过增加外加剂掺量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泵送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王志金  张义  谢恩慧 《混凝土》2023,(2):186-192
为使粗骨料UHPC生产时不产生钢纤维结团等匀质性不良现象,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其中,辉绿岩粒径在3~8 mm范围内一定程度变化时,对粗骨料UHPC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在719 kg/m3高掺量粗骨料的情况下,尺寸为φ0.30×20 mm的端钩型钢纤维与φ0.22×14 mm相比会降低抗压强度,略微增加抗折强度;而尺寸为φ0.30×25 mm的端钩型钢纤维单掺或与短纤维复掺时均易结团,力学性能均下降。粗骨料UHPC在搅拌站生产时,采用钢纤维与粉体颗粒先干混均匀再加水的搅拌方式易结团,宜选择拌制成浆体后再缓慢加入钢纤维的搅拌方式;粗骨料UHPC在运输过程中,搅拌运输车的旋转状态会严重影响粗骨料UHPC的匀质性,运输时应当严格控制搅拌筒的旋转速度。最后在保证匀质性的前提下,采用标准化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预制桥面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13.
坍落度试验是评价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传统方法,泵送混凝土工作性主要指可泵性,单纯以坍落度为指标已不足以评价其可泵性的好坏。本文对评价泵送混缔造中泵性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初步确定了新拌混凝土可泵性区间。  相似文献   

14.
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方法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上可用的坍落度试验是评价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标准方法。就泵送混凝土而言,工作性主要指可泵性。泵送混凝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单纯以坍落度为指标已不足以评价其可泵性的好坏。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工作性评价方法。本文对评价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初步确定了新拌混凝土的可泵性区间。  相似文献   

15.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袁杰  张宝生  葛勇  郑秀华 《混凝土》2004,(11):42-44
本文研究了由不同比例的碎石和页岩陶粒所配制的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骨料中碎石比例的增加,各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及干体积密度逐渐增大,即使碎石与陶粒比例为4:1的混凝土性能也基本符合中密度混凝土的要求。采用混合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兼具普通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机理分析及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预拌浓浆法,并分别采用该方法和传统拌制工艺,对比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统计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拌制工艺相比,预拌浓浆法能使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提高8%~19%;同时,预拌浓浆法能够在不改变配合比的条件下,使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桥梁工程结构特点,提出了桥梁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制备出粘聚性与包裹性好、流动度佳,且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C30~C50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硬化试件不同部位显微硬度与微观结构的测试,分析了增粘剂对其匀质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对于C30桥梁清水混凝土,掺5×10-5的纤维素醚或掺6%的硅灰时,混凝土的含气量不超过2%,浆体旋转粘度值在1 900~2 000MPa·s之间,试件不同部位显微硬度值接近,匀质性好,结构密实。  相似文献   

18.
通过显微硬度法,分析了用水量波动、水灰比、粉煤灰三者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析度、集料离差度与用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水灰比的降低、粉煤灰的掺入优化了水化产物,降低了孔隙率,有效地改善界面过渡区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自流平混凝土(SCC,Self-compaction concrete)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可用于困难条件下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高的工程。研究开发的目的是因为SCC代表了混凝土技术中的质量变革,并且SCC还可用于特殊的混凝土工程,例如形状复杂、窄或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或混凝土浇筑难以到达的部位等。SCC不需要振捣,这就带来了更多的优点——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的噪音小,  相似文献   

20.
现行混凝土施工规范对混凝土施工强度匀质性评定标准,多适用于中低强度混凝土范围,不适用于高强混凝土。本文根据某大型工程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实践,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提出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的评定标准,可供高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配合比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