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倾斜桩顶推和注浆组合纠偏施工工法特点、施工工艺、主要材料及机具和质量控制措施。该施工方法采用高压水冲孔手段减少倾斜桩被动土压力,借助反力支承系统,通过千斤项提供水平推力在倾斜桩正向进行顶推,使倾斜桩复位,然后在桩周进行注浆,使桩周扰动土得到加固。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加固效果显著,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熊乾峰 《中华民居》2012,(11):73-74
某大厦工程基坑周边市政管线复杂,为减少开挖阶段围护墙的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需增加坑内的被动土压力,保护周边环境。在主楼和辅楼基坑中,分别采用大面积高压旋喷桩加固和高压旋喷桩满堂加固。通过研究旋喷桩施工时对周边管线的影响幅度、范围及技术参数,使施工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3.
上海黄河大楼基坑开挖中采用钻孔灌注桩作围护结构,同时使用压力注浆防渗帷幕、坑底土加固以及特殊的环形桩顶圈梁等措施,成功地在闹市中心进行施工开挖,保护了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相似文献   

4.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浅埋暗挖施工安全通过雨、污水管线工程的实例,对施工中采用的注浆加固地层和注浆止水方案通过地下管线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注浆加固地层和注浆止水方案满足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安商务酒店大厦工程基坑周边市政管线复杂,为减少开挖阶段围护墙的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需增加坑内的被动土压力,保护周边环境。在主楼和辅楼基坑中,分别采用大面积高压旋喷桩加固和高压旋喷桩满堂加固。通过研究旋喷桩施工时对周边管线的影响幅度、范围及技术参数,使施工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建筑会导致不均匀沉降、倾斜。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需要进行基础加固和纠偏。常用的基础加固方法有注浆加固法、树根桩加固法、静压桩加固法。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法对既有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加固的设计方案及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期望本工程的加固方案对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坑旋喷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艳斌  谢永健 《建筑技术》2007,38(12):915-917
上海某大厦工程基坑周边市政管线复杂,为减少开挖阶段围护墙的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需增加坑内的被动土压力,保护周边环境。在主楼和辅楼基坑中,分别采用大面积高压旋喷桩加固和高压旋喷桩满堂加固。通过研究旋喷桩施工时对周边管线的影响幅度、范围及技术参数,使施工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某城市地下人行通道基坑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利用高压旋喷桩可以倾斜施工绕过障碍物的特点,对地下管线穿越基坑围护结构时进行加固的处理方法。实施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法可行、效果良好,避免了管线的迁移,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处于城市中心区、地下管线密布的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超浅埋、复杂地质、管线众多地段修建地铁车站,采用传统的洞桩法很难满足地铁施工要求。为此,结合北京地铁19号线某车站实际情况,提出了管幕结合洞桩法超浅埋车站施工方法,研究了地层加固及管幕支护技术。监测结果表明,对软弱地层注浆加固能够控制地层沉降;管幕结合洞桩法修建超浅埋地铁车站对周边环境及地表沉降影响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管施工法下穿道路及现状管线时,通过对现状管线周边的土体采取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浆压密注浆的方法进行加固,达到提高土层力学强度的目的,保证现状管线的安全,并有效的保证施工沿线地表不塌陷,使顶管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朱锦峰 《山西建筑》2011,37(29):57-58
以某医院地下通道工程为例,探讨了高压旋喷桩施工对周边管线的影响,结合该工程中高压旋喷桩加固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分析了高压旋喷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幅度、范围及技术参数,从而使施工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2.
郭志明  梁敏之 《山西建筑》2007,33(35):335-336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学院路站小月河桥桩加固工程为背景,论述了人工挖孔桩和洛阳铲探测管线技术、地面钻孔注浆加固桥桩的施工要点及主要参数,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铁工程盾构侵入障碍桩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盾构施工中遇到不明障碍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某地铁盾构侵入障碍桩处理施工,经过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决定采用人工挖孔桩,通过注浆加固预处理、预插竹签及控制钢筋截除高度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施工。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南高原地区复杂地层洞口施工中常见的滑坡问题,提出采用钢管桩技术对滑坡范围进行加固控制,对桩底淤泥积水应用"静压注浆+高压注浆"的方式,有效防止滑坡体扩散危及洞口安全。将此技术成功应用于维通公路维西南隧道施工中,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彭军  涂青 《城市住宅》2016,(7):135-137
某软土地基处建筑物因一侧桩体失效,发生了倾斜偏移,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角度考虑,采用了顶升纠偏联合注浆与静压桩的加固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处理,加同后的建筑能满足正常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3):131-136
为研究CFG桩对大型油罐软弱地基的加固机制,利用FLAC3D模拟分析CFG桩复合地基倾斜、沉降和加固特性,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分析不同参数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能够有效地限制罐体的平面倾斜、非平面倾斜、平面沉降和非平面沉降,并有效地限制上部荷载的作用范围和地基隆起的产生;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地基底面处;CFG桩复合地基中,桩长和桩间距是控制竖向沉降和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厚度黄土填土场地的较长时间和较大沉降对建筑物地基设计及施工有很大影响,既有建筑物填土地基浸水后加固处理工艺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考虑填土自重固结沉降的影响,又要具有可行性。仅在基础采用压桩或旋喷桩托换加固,会由于大面积填土自重固结沉降引起的桩身负摩阻力的影响而不能取得预期的加固效果。对于经过旋喷桩加固后的浸水软塑填土地基,采用专门研究的振动沉入式花管注浆加固工艺,加固后地基在1~3个月时间内沉降稳定,取得了满意的加固效果。表明,振动沉入式花管注浆加固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节省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常规成孔方法无法进行的较软粘性土层中的加固。  相似文献   

18.
大厚度黄土填土场地的较长时间和较大沉降对建筑物地基设计及施工有很大影响,既有建筑物填土地基浸水后加固处理工艺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考虑填土自重固结沉降的影响,又要具有可行性。仅在基础采用压桩或旋喷桩托换加固,会由于大面积填土自重固结沉降引起的桩身负摩阻力的影响而不能取得预期的加固效果。对于经过旋喷桩加固后的浸水软塑填土地基,采用专门研究的振动沉入式花管注浆加固工艺,加固后地基在1~3个月时间内沉降稳定,取得了满意的加固效果。表明,振动沉入式花管注浆加固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节省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常规成孔方法无法进行的较软粘性土层中的加固。  相似文献   

19.
当盾构隧道底部是淤泥层和细砂层等软弱地层时,容易在运行中因振动产生蠕变或液化而使隧道沉陷变形。以往的解决办法是从地面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进行加固,但从地面加固存在征地、管线迁改、影响交通等诸多问题,而在隧道内采用特制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则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金星 《四川建筑》2009,(Z1):161-163
探讨了深圳地铁四号线上民区间下穿具有各种地下管线的梅坳八路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和长短管相结合注浆加固掌子面,以及岩柱较小的情况下实施对拉锚管加固等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在隧道顶部有大面积管线的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